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量子力学在微观世界相当于宏观世界的牛顿力学。在量子力学问世90年后的今天人们认识到,无论从在技术领域的重要应用,还是从对其他学科、对人类思想的影响等角度去看,都难有其他科学分支像量子力学这样对人类社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和推动。然而对于如此重要的量子力学的创建历史,却存在着模糊不清甚至完全错误的认识。无论国内外,基本上都认为,玻尔的哥本哈根学派是20世纪第一物理学派;玻尔是建立量子力学的核心人物,哥本哈根是建立量子力学的指挥部、大本营。事实上20世纪不曾存在一个叫做哥本哈根学派的物理学派;玻尔也未曾指导一代年轻人并使他们成为建立量子力学的主力军;量子力学不是产生于玻尔研究所;量子力学缔造于玻恩的哥廷根物理学派,玻恩才是建立量子力学的导师和领袖。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实际应用之重要,还是从对人类思想影响之深刻而言,量子力学都堪称20世纪人类缔造的最重要的自然科学理论。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对于量子力学发展史的描述,至今仍然是谬误频传;很多人所了解的依然是张冠李戴、主次颠倒的错误版本。玻恩与玻尔的学派有什么区别?玻恩与玻尔究竟谁是海森伯的恩师?玻恩与玻尔在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分歧? 1921—1926年玻恩主要做了什么?玻尔能否因为曾提出氢原子理论而能被称为量子力学领袖?以这五个问题为视角,在基于文献资料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说明:量子力学只能诞生在玻恩的学派而不是玻尔的学派,玻恩是量子力学的总设计师,玻尔与量子力学的建立无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界定科学大家的"四点论"。以牛顿为例,他建立了经典牛顿力学;牛顿第二定律是量子力学出现前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核心工具;牛顿在光学、微积分等其它领域仍有重要贡献;基于牛顿力学的决定论成为几百年人们信奉的思想信条。按照"四点论"来分析,玻恩带领弟子们建立了矩阵力学;玻恩最早写出的量子力学对易关系式是量子力学的核心;除量子力学外,玻恩在晶格动力学、场论、相对论、液体理论等方面也都有重要贡献;玻恩的波函数几率解释彻底粉碎了决定论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合法性。因此,如同难以比较牛顿与爱因斯坦谁更伟大一样,将玻恩与牛顿作对比研究,重点不在于比较二人科学形象之高矮,而在于肯定:玻恩与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一样,堪称物理学大家。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10月定价:168元玻恩是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全书主体有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玻恩如何建立并运作其学派,分析该学派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第二章介绍玻恩与近20位著名物理学家的相互关系,从这个侧面展示玻恩对20世纪世界物理界的影响;第三章对玻恩的思想世界展开深入探索,第四章在介绍玻恩学派的基础上,将其与我国科研机构的状况相对比,陈述它能给予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有意义的启示。全书撰写基于大量可信的一手资料,很多与这部分物理  相似文献   

5.
玻尔和海森伯对量子力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以他们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做出的解释却引起了爱因斯坦等许多物理学家的长期争论。20世纪50至70年代,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开展过一系列批判哥本哈根学派量子力学诠释的活动,对玻尔的互补原理和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进行了反复的批判。这种活动影响了人们对于这个学派量子力学思想的正确理解,不利于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文章系统地考查了这种批判活动的历史过程,分析了进行这类活动的历史原因,讨论了批判的具体内容及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创立早期相对论后,离开量子力学研究的洪流,而去进行“统一场论”的研究,企图建立引力场和电磁场的统一理论,并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阶段。遗憾的是,他的探索始终未取得具有物理意义的结果,但却几乎耗尽了他整个后半生的科学创造精力,并使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最蓬勃发展的领域——以量子力学为指导理论的微观物理学,这对物理学的发展无论如何是一种损失。玻恩在谈到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态度时写道:“我们当中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出悲剧——对于他来说,他在孤独中探索自己的道路;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失去了领袖和旗手。”我们不…  相似文献   

7.
本文扼要叙述了创立量子力学关键的几步:海森伯提出用依赖于两个态的观测量数组代替只描述一个态的物理量,玻恩和约当以及狄拉克分别据此提出正则对易关系,给出量子力学的海森伯表象;薛定谔根据德布罗意波建立波动方程,给出量子力学的薛定谔表象;玻恩提出波函数的统计诠释;狄拉克和约当分别给出量子力学的表象变换理论,统一量子力学的不同表象;海森伯发现测不准关系,给出量子力学的物理基础。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第五届索尔维物理会议,和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  相似文献   

8.
熊伟 《科学文化评论》2009,6(1):108-112
熊伟本科学的是物理,研究生论文作的是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玻恩的科学贡献和哲学思想。其人生性淡泊,习科学而喜文史特别是哲学,以致外人将他同那个专研海德格尔的北大教授视为一人。不过这位熊伟对于著述留名之事不甚介意,常常把写好的文章贴到网上就不去管它了。去年戈革先生驾鹤西行之后,网上流传的一篇纪念文字在北大科学文化论坛转载,有人发帖求证作者何方神仙,  相似文献   

9.
科学学派的形成是科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适应大科学时代科学复杂性的必然要求.科学学派具有内聚性、整体性、传承性等特点使科学学派成为科学研究高效率的组织形式,对现代科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我国的现有条件下,建立我们自己的科学学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维特根斯坦通常被看作对维也纳学派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关键作用。但根据最新研究,这种作用被人为夸大了。历史地和逻辑地分析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学派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维也纳学派在多大程度上受了维特根斯坦的影响;而且,这种夸大对我们理解维也纳学派的历史地位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60多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作为世界性科技革命的追赶者,是实行自主创新政策的极少数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正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科技实力已居世界第二位,与美国的相对差距迅速缩小。文章对中国实现科学技术的追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的自主创新道路进行了梳理概括:从"向科学进军"到"打破常规,跨越式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中国未来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原因:中国特有的历史基因和历史传统,中国特有的大国特征和大国优势,中国未来实现"中国梦"大战略的客观需要和巨大需求,中国对人类发展的责任和贡献。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冲突与对立"曾被认为概括了科学与宗教、神学的关系。在科学与神学的关系史上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新的天文学革命、机械论的宇宙观和达尔文的人类起源说。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科学与神学之间的冲突是由于二者对科学知识和神学知识的本质和范围作出了言过其实的断言。科学方法的成功、神学的新境遇以及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推动了科学与神学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13.
赵克 《科学学研究》2012,30(9):1281-1286,1300
科学革命观主要出现在对传统物理学进行历史解读的人文领域,然而其影响已超出知识界、思想界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领域。"革命"观不仅不适用于准确地表述科学的划时代进步,更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宏观脉络。如果科学革命果真存在或成功,那么为何我们要独自享受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而让中小学生一直生活在革命前的旧社会,继续忍受着阿基米德的静力学、牛顿力学的煎熬呢?通过对三个几近耳熟能详的案例分析表明:科学进步是不断开辟未知领域从而使已知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展的进阶模式远比流行的不断革命模式更为接近科学史的真实;所谓的"科学革命"只不过是一种流行的人文传说。  相似文献   

14.
近代科学中心转移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研究话题。从时间上来看,近代世界各主要国家建立专利制度的顺序与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考证是否存在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现象,探寻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揭示世界专利中心转移与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工业革命的关联,利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大量历史数据,发现世界专利中心呈现出英法美德日不断更替又交叉共存的现象,既基本吻合思想解放-社会革命-科学中心-工业革命的波动规律,又体现出各国在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路径上的不同特点。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知识产权强国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有关牛顿时空观的研究与争论虽不是学界的新鲜话题,但“牛顿时空观何以可能”的问题却一直未曾得以认真探析过。我们这里注重一种“回到事情本身”的理路,从牛顿的具体文本出发,结合其思想生态和思考问题的可能理路乃至心理学特征等,在梳理出绝对时空观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内容主旨的基础上,从历史承继关系、逻辑推论程序、科学解释功能、哲学辩护基础和宗教心理情结等多维视域下指认出了其生成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同时也澄清了以往学界的一些误解与误读之处。  相似文献   

16.
刘则渊先生作为科学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杰出学者,多年来,他坚持致力于科学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则渊先生对中国科学学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科学学理论也有着独到而深刻见解,在技术哲学、科技伦理、科学计量学、创新管理等多个领域上做出了开创性成就。为了缅怀和纪念刘则渊先生,本文重点评述了他在科学学领域的杰出成就,总结了他及其团队在科学学领域的学术成果,并对其学术贡献进行梳理和归纳。从时间维度对刘则渊先生四十年来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进行评析。根据学术论文主题,基于刘则渊先生各时期的研究方向,刻画了其科学学学术思想的演化变迁。希望科学学界能更多发展科学学理论,丰富研究方法,拓展科学学应用领域,为科学学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量子通信的蓬勃发展,基于自由空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已成为量子信息科学和量子力学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针对量子通信试验系统中的流程控制以及数据处理需求,构建了软件系统平台。介绍了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工作过程,给出了软件系统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对试验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密钥成码率大于1.5kbps,可以满足系统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8.
英国作为近代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策源地,具有良好的科学传统,创造了卓越的基础科学成就,也奠定了英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英国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过程中,有丰富的经验,也有历史的教训。文章简述了英国自17世纪以来各重要历史阶段科技创新发展的历程,系统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科技创新战略的演进特征。最后,从持续保持基础科学优势、积淀深厚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文化、构筑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等方面总结了英国科技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世界格局变迁和工业革命发展是后发国家实现科技赶超,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历史机遇。德国因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机遇,赶超欧洲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并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日本抓住第二三次工业革命交汇的机遇,成功加入世界科技强国之列。从经济崛起到科技赶超,从技术引进到原始创新,从教育改革到科学发展,从自发创新到体系建设,德美日三国经过赶超,均形成了内生技术能力,持续性建设人才队伍,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并注重发挥国立科研机构的引领作用。据此,提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科教融合、科技开放合作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设等方面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科学是一种高度自治的社会制度这一理论前提,默顿科学社会学对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及其科学内部的社会结构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系统阐述了科学自身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强调科学自主性是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时下我国学术界无视和违反科学自主性的现象比较严重,亟需从理论上分析科学自主运转的规则,为捍卫科学自主性提供理论支持。默顿科学自主性思想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社会运行情况及其规律,在一定意义上能给我国当前的科技体制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