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书馆     
谁如果能锁住茫茫大海千百年的惊涛骇浪,使之像酣睡的婴儿一样悄无声息,那么,这静穆的海浪就是图书馆最贴切的比喻.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初步学会用比喻描绘人物肖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相关资料和多媒体教学过程师:今天是作文课,我们学习的目标是初步学会用比喻描绘人物肖像。谁来说说,什么是比喻?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     
谁如果锁住茫茫大海千百年的惊涛骇浪,使之像甜睡的婴儿一样悄无声息,那么,这静穆的海浪可谓图书馆最贴切的比喻。图书馆里.语言是静寂的.流淌是凝滞的。人类不朽的性灵之光,被乌  相似文献   

4.
熟语当道     
1.近水楼台先得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3.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谁惹出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4.换汤不换药--指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 5.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两者完全不相干。6.破天荒--指从来没出现过的事。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     
谁如果锁住茫茫大海千百年的惊涛骇浪,使之像甜睡的婴儿一样悄无声息,那么,这静穆的海浪可谓图书馆最贴切的比喻。图书馆里语言是寂静的,流水是凝滞的,人类不朽的性灵之光,被乌黑字  相似文献   

6.
比喻三戒     
使用比喻,有三戒。一戒陈旧。任何老生常谈,都不能给读者带来新鲜的审美信息,比喻也是如此。比如:“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这则比喻,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时光流逝之快。想来第一位说出这则比喻的人,定能语惊四座。但现在谁都不会对这则比喻产生什么兴趣,因为它陈旧,人们使用得太多了。从作者方面说,用这一类比喻,并没有经过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     
谁如果能锁住茫茫大海千百年的惊涛骇浪,使之像酣睡的婴儿一样悄无声息,那么,这静穆的海浪就是图书馆最贴切的比喻。图书馆里,语言是静寂的,流水是凝滞的,人类不朽的性灵之光,被乌黑字母的链子捆绑,投入纸页的大牢。无法预料  相似文献   

8.
奶酪·蛋糕     
“奶酪”原指用牛奶等奶汁制成的半凝固状态的食品。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出版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在书中“奶酪”这个喻体所比喻的事物很多棗例如一份称心的工作,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金钱和豪宅,健康和自由,社会的认可和领导的赏识,等等。后来,“奶酪”产生了新的义项棗比喻追求的目标,比喻最想获得的东西。例如:“对于美的公司来说,冰箱行业是一块新的奶酪”;“移动PC动了谁的奶酪”等。“蛋糕”的本义尽人皆知,但其产生的新义是:比喻共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信息交流离不开比喻,文明的传承、科学的描述也离不开比喻。人类因为创造了无数经典的比喻,使交流简洁传神,使深奥的科学易于被人们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比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采用风趣、形象的比喻,试图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0.
用议论文章阐发道理,并非总是心平气和、条分缕析;有时也可以嘻笑怒骂、冷嘲热讽。采用幽默风趣、寓庄于谐的手法,可以把复杂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使文章获得一种机趣,读者读来,会感到微辞隐义、耐人嚼味,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教益。如何使文章获得谐趣美,这要借助形象化的说理,形象化说理最常见的方法是比喻论证。在一般文体里,比喻要求贴切。在讽刺小品和杂文里,作为比喻的喻体和要论证的本体之间,表面上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仔细品味,会感到它们之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且看楠客的杂文《女人不孕先查谁》,文章开篇先发出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     
谁如果锁住茫茫大海干百年的惊涛骇浪,使之像甜睡的婴儿一样悄无声息,那么,这静穆的海浪可谓图书馆最贴切的比喻。图书馆里,语言是静寂的,流淌是凝滞的,人类不朽的性灵之光,被乌黑字母的链子捆绑,投入纸页的大牢。  相似文献   

12.
丘比特的金箭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是爱神。他的形象是个可爱的小孩,终日背着弓和箭,如果谁中了他的金箭,谁就会得到爱情和幸福;谁中了他的铅箭就会失去爱情。此语比喻爱情和幸福。  相似文献   

13.
《新作文》2007,(2)
有一次,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北京大学MBA讲坛上讲授“商场不是战场,不是谁吃掉谁的关系,而是要寻求合作‘双赢’关系”的课题。深圳学员课后讨论时,用这样一个故事进行了比喻:  相似文献   

14.
昨天     
人生是本书脚步是生命的一支笔翻开昨天这一页看———谁留下了空白谁写错了历程碎玉零敲:一个比喻形象了一个道理。昨天$河南省新乡县大召营中学@王清让  相似文献   

15.
比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好的比喻可以使文章的语言生动鲜明,使事物的特征形象具体,让人回味无穷,进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一、比喻要贴切。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不同的两种事物,二者之间又具有某种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比喻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表明,形象化、具体化、和实践相联系、与个人感受或利益相关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学习和内化。比喻教学可以使知识的形态具体化,可以使知识的效用迁移到与学生相关的情境,可以使知识更容易被触摸、发散、扩展和延伸,能够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知识。对比喻教学内涵的理、解、比喻教学意义的分析、比喻教学对师生的要求以及对实施比喻教学应该注意问题的解释,能够澄明对比喻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巧妙地运用比喻是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喻的正确与否有赖于个人的广博的阅历,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贴切得体、创意新颖的比喻可以使事物形象生动,使人物本质显露,使人物特征突出,使事理浅显易明,使褒贬色彩鲜明,使讥讽隐晦含蓄,从而展现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姿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擅长“比喻”,其比喻机智幽默,富有哲理性。他小说中的比喻类型多,喻体选择准确,所用的辅助手段使语言表达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     
图书馆里,语言是静寂的谁如果锁住茫茫大海千百年的惊涛骇浪,使之像甜睡的婴儿一样悄无声息,那么,这静穆的海浪可谓图书馆最贴切的比喻。图书馆里,语言是静寂的,流淌是凝滞的。人类不朽的性灵之光,被乌黑字母的链子捆绑,投入纸页的大牢。无法预料它们什么时候突然举行暴动,打破死寂,焚毁  相似文献   

20.
正比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好的比喻可以使文章的语言生动鲜明,使事物的特征形象具体,让人回味无穷,进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1.比喻要贴切。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不同的两种事物,二者之间又具有某种相似之处。如:"这是一个男孩子,头发有两寸来长,乱蓬蓬的,活像一个喜鹊窝;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