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金相法和有效硬化层深法测定20Cr钢渗碳后渗碳层深度,试验分析了与碳浓度梯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Cr钢渗碳后用金相法测量渗碳层深与用硬化层法测量有效硬化层深其差别很小,因此在热处理检验时可采用金相法测量。金相法测量的渗碳层深度自表面开始测至珠光体含量约占50%左右处。  相似文献   

2.
介绍XQF-4A金相图像分析仪的原理及功能,按常规方法和金相图像分析仪的相关软件分别测量了晶粒度和渗碳层,结果表明:图像分析具有相当可靠性、准确性、科学性,当结果处于边缘时,可借助于图像分析仪来判断。  相似文献   

3.
30Cr4SiMoRe钢经超饱和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用SEM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渗碳层组织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超细碳化物构成;剥层分析实验表明:表面渗层含碳量高达1.9%;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其碳化物主要为(Fe,Cr)7C3和Mo2C;且超饱和渗碳层的表面硬度达HV0.1057。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模具顶杆与排气阀两类零件在离子渗氮中设置合适的辅助阴极,渗氮后作渗层深度、显微硬度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长度与直径比例很大且富含Cr和Ni的模具顶杆与双金属排气阀的均匀渗氮问题由于利用设置合适的阴极产生的空心阴极效应(HCE)而得到有效的解决,讨论了因HCE引起的等离子体振荡对离子渗氮过程及其硬化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课题组采用本钢特钢厂50 t电炉+LF+VD+3.16 t模铸的工艺模式,开发高等级高合金渗碳钢20Cr2Ni4A生产。试验过程中对电炉温度控制、氧气流量、喷碳粉量等进行严格控制,精炼工位化学成分实行窄带严格控制方式,全过程白渣操作,氧含量控制在小于等于10 ppm,VD真空保持时间要求大于15 min等生产工艺。课题组统计了500炉20Cr2Ni4A钢材中,检验结果表明,平均氧含量为9 ppm,晶粒度为7级,低倍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力学性能及各项物理性能均达到高等级高合金渗碳钢20Cr2Ni4A要求,该研究可为本钢特钢厂的实际生产过程提供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40Cr、45两种中碳结构钢没有镀铬、镀厚层铬气体渗氮对比实验,测量试样处理后的硬度和扩散层深度,分析了试样的金相组织。实验表明,在满足实际氮势rNH3>rNH3-Cr2N,rNH3>rNH3-CrN的条件下,镀铬层中生成了CrN、Cr2N,生成CrN、Cr2N后对零件的抗腐蚀性、耐磨性、硬度等性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S25C与SUS405钢的真空扩散焊接的变形率、抗拉强度及硬度.金相及显微分析可见,在焊接接头的结合界面上,S25C钢一侧存在脱碳层,SUS405钢一侧存在增碳层,这是造成接头组织分布及硬度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还采用电子探针进行了微区分析,研究了碳、铬元素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针对14Cr17Ni2钢锻件锻造退火后出现裂纹的原因对裂纹周围试样进行取样,对金相试样及断口位置进行了金相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形貌观察和能谱分析,研究了锻钢金相组织和热处理工艺,并对14Cr17Ni2钢锻件原料采购及锻造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可以避免14Cr17Ni2钢锻件锻后裂纹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对20CrMoH材料汽车齿轮在周期式可控气氛多用炉中进行了稀土渗碳工艺的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添加稀土对渗碳层深及提高碳势对渗碳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880℃~900℃,以氮气加甲醇为载体气氛的稀土渗碳工艺中,稀土加入量为5%时渗碳效果最佳,使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较普通渗碳提高了1.25~1.35倍;稀土渗碳过程中,提高碳势能稍增加渗碳层厚度,但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Cr12MoV模具钢的表面性能,在淬火处理后对Cr12MoV钢表面进行激光熔凝处理,通过对熔凝层的表面形貌观察、着色探伤检测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激光熔凝处理可以在该钢表面获得一定厚度、质量较好的熔凝层。但激光熔凝处理淬火Cr12MoV钢,由于淬火应力叠加激光熔凝处理应力,在应力没有得到释放和消除时,在外力诱导作用下,容易在熔凝层与基体的结合部位产生冷脆裂纹;通过采用较长时间的低温回火处理,可以消除内应力,并抑制裂纹生成。因此,对淬火后的Cr12MoV模具钢进行激光熔凝处理时,需要及时进行回火处理,可以较好地解决应力过大问题而产生的裂纹隐患。  相似文献   

11.
采用镀硬铬溶液 ,用电解法改变镀液中Cr3 + 浓度 ,实验Cr3 + 浓度对镀铬液性能及镀铬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镀铬溶液中Cr3 + 浓度偏低时 ,镀液深镀能力差 ,镀层光泽不良 ,清洗性差。随着Cr3 + 浓度升高 ,镀液分散能力和电流效率降低 ,光亮区电流强度范围减小 ,而镀液深镀能力、镀层硬度及耐磨性随Cr3 + 的浓度升高而出现极值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一种制作大面积埋弧自动焊高耐磨堆焊层用非熔炼焊剂。使用该焊剂配以H08A焊丝进行埋弧堆焊,可获得硬度为HRC58-63的均匀堆焊层,利用金相、TEM和X射线衍射分析堆焊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堆焊层组织为大量细小的马氏体加残余奥氏体及碳化物。该堆焊层的耐磨性是45钢的8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MC3深淬硬层冷轧工作辊进行二次淬火试验和跟踪检验,研究MC3深淬硬层二次淬火冷轧工作辊质量和使用性能,改进使用与维护制度,其使用寿命比常规二次淬火冷轧工作辊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气水过渡带在垂向上用气水同层顶底面海拔垂直深度表示,在平面上用气水内外边界线的作图深度来表示.对于地层厚度较大、气水同层段很厚的情况,有必要在平面构造等深图上画出气水内外边界线,为储量评价和井位设计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实例分析,在平面构造图上确定气水内外边界的方法——剖面投影法和几何计算法各有优点和误差,因此应两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激光电弧复合焊,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其残余应力;然后取样、对试样进行镶嵌,用砂纸对试样进行研磨、磨光、抛光、腐蚀、拍摄金相;最后对试样的硬度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本课题研究范围内,同种钢A514接头的残余应力峰值小于异种钢A514-D500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与硬度的分布规律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稀土元素庄渗碳过程中对渗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能使渗碳过程加快、渗层加厚、时间缩短;稀土对碳钢的渗层组织无明显的细化;稀土能使合金钢表层碳化物颗粒细化,均匀弥散分布,碳化物层加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干湿交替腐蚀增重实验测定了Q345钢和耐候钢09CuPCrNi的耐腐蚀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对腐蚀产物进行了观察,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耐蚀机理。结果表明,耐候钢09CuPCrNi的耐腐蚀性能优于Q345钢;发现两种钢均存在由Fe+30(0H),Fe0(0H)和Fe3O4组成的锈层,但二者锈层的致密程度有明显区别,Cu、P、Cr和Ni合金元素在锈层和锈层—钢基体界面均不存在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钢铁材料的含碳量分布与磁化特性关系的分析,发现钢铁材料的矫顽力与其含碳量关系最为密切,进而研究了通过矫顽力来测量钢铁材料的渗碳层深度的方法;进行了钢铁材料矫顽力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给出了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及主程序流程.  相似文献   

19.
采用HL-5000型横流CO2激光加工机.对QT 600-3球墨铸铁电梯正弦轮进行了激光相变硬化处理.测量了淬硬层的性能,淬硬层的硬度可达到HV0.2904,硬化层深度约为O.85 mm,硬化层宽度约为11.0 mm,达到电梯正弦轮的技术要求.研究了QT 600-3球墨铸铁激光淬硬层从表至里石墨球周围的显微组织变化.  相似文献   

20.
摇臂轴软氮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可控气体井式氮化炉,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氨气加乙醇滴液通气法,对摇臂轴的软氮化工艺进行分析、拟定、试验,并对化合层检测试样进行研究,用金相分析及电子探针检验化合层厚度,最终获得合适的软氮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