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波 《现代语文》2008,(6):113-114
成语“近水楼台”出自古诗“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从一些词典的解释上看,很难看出两者在意义上的差别。实际上,两者的意思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在使用中应注意区别。  相似文献   

2.
"下去"和"下来"是汉语中一对常见的趋向补语.外国学生在初学时对这两个词的选择经常会有一些偏差.如果把握住说话人、动作主体和动词之间的位置和时间关系,就容易正确使用这两个词.  相似文献   

3.
何小静 《现代语文》2009,(10):30-31
现代汉语中,“收集”和“搜集”都有“使聚集在一起”的核心义素,是一组同义词。本文在基于大量语料的基础上,考察了二者在词义、构词方式及对主宾语的选择方面存在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4.
5.
天空的和谐,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和谐,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和谐,如钻石般耀眼;落日的和谐,留下了最后的美丽。——题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对"心"和"heart"作了比较与对比,并对不同语境下"心"的英译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两个在翻译文化词语时供参考的基本方法:寻求合适的对应词和使用融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医学发展神速,仪器越来越高级,技术越来越精细,当前,更是运用分子生物手段,从基因水平对疾病进行研究.当基因密码被人类完全破译的时候,可以预料,医学又将面临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稀罕"和"希罕"是一组常见同义词.本文分析了"稀罕"与"希罕"的来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它们从古代至现当代词义的发展演变历程,从中发现了它们的一些新义项.  相似文献   

9.
“一再”和“再三”两词的语义和用法接近。在句法上,二词存在一些较为显著的差异;在语义上,二词有细微的不同之处。“一再”表示的“一次一次”可以有较长的时间跨度,动作次数之间也可以有较长的时间间隔,而“再三”表示的“一次一次”重在短时间内动作次数的反复。“再三”有表集中量的“多次”义,“一再”没有。  相似文献   

10.
"一样"和"一个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样”和“一个样”都能表示“同样;没有差异”这样的意义,但二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句法上,“一个样”只能做句子的谓语中心语、宾语和补语,而“一样”还可以做定语和状语;在语义上,“一个样”有表示“差异性”和“意外性”的倾向,而“一样”没有这个倾向;在语用上,“一个样”具有强调的意味、不自足的语境特色和鲜明的语气色彩,而“一样”很少具备这样的语用价值。“一样”和“一个样”的这些差异主要是二的主观性程度不同造成的。“一样”主观性程度弱,“一个样”主观性程度强。“一个样”的主观性程度强,既跟量词“个”的介入有关,也与“一样”和“一个样”的历时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王芸华 《文教资料》2008,(11):26-27,45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揭示了平时用来询问原因与目的的"怎么"和"为什么"的差异,指出了"怎么"源于说话人对事态发生与预先所想不舍而引起疑问,也就是说"怎么"总是有预设的."为什么"源于说话人由于未知而引发疑问.它们由于不同的原因在一定的语境中都可以表达语用否定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2.
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司马迁《报任安书》进行深入分析,"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并非指死的意义,而是指对死的态度."重于泰山"的精确原义应是把死看得很难,不轻易赴死;"轻于鸿毛"的精确原义则是把死看得很容易,欣然赴死."重于泰山"并非说的是死,而是说的"不去赴死";"轻于鸿毛"所指才是"赴死",并且是"视死如归".作为对古...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一再”和“再三”对动词的要求,对时间的要求,对几种特殊格式的要求几方面,较为细致地辨析了二者的区别,以便帮助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说"黏"和"粘"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黏"、粘"以音别义实行分立,是一件好事.但因为留了一个"粘"字读nián同"黏"的尾巴,以致语用中两字发生牵混,时下"黏附"等复合词之第一语素作"黏"即属误用,换为读zhān、作动词用的"粘"字才对.  相似文献   

15.
论"如果"和"如果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假设句有些表达在"如果"后不能加"说",有些必须加"说",有些则可加可不加。本文认为,这受制于所设定的假设条件p的真值。p的真值未定(±p)用"如果";p的真值必定为真(+p)用"如果+说"。用"如果"包括真正假设句和准真正假设句,用"如果+说"包括非真正假设句和变异假设句,既可充当真正假设句又可充当非真正假设句用"如果+[说]"。  相似文献   

16.
17.
人类社会与经济就像双胞胎,一起成长一起发展,相互映衬相互渗透.也就难怪近些年有人慨叹整个社会商业味浓了,功利性强了,人情味却淡了.  相似文献   

18.
这天,我和同学们正在做早操,突然,天空中飞起了黄色的蒲公英状的"不明物体".那是什么呢?我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因为操场边上有几株桂花树,现在又正是丹桂飘香的季节,我怀疑那飘飞着的是花粉.  相似文献   

19.
"致"和"至"     
在荀子<劝学>中有这么两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中两个"千里"前面分别用了"致"和"至".这两个字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初中语文第1册第1课<劝学>中没有解释,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3册第10课<劝学>中仅对"致"做了解释:"到达".  相似文献   

20.
"完"和"玩"     
小明常常分不清"完"和"玩",于是他请字典爷爷来帮助自己正确认识"完"和"玩"兄弟俩。 字典爷爷告诉小明,虽然"完"和"玩"名字相同,长得也有点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