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职校学生已经产生了朦胧的爱情意识,在爱情类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地揭开爱情的神秘面纱,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的爱情文学作品过程中直面爱情、了解爱情、认识爱情,学会理性地分析爱情与自然、爱情与人生、爱情与社会道德等诸多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爱情观,达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指出,爱情由亲密、激情、承诺这三要素组成,爱情的三要素就像一个三脚架,三者缺一不可。真正的爱情是具有其积极意义的,爱情是一种平衡结构,其核心是自信,爱情能推动自我完善,爱情是人性的学校,在爱情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通过爱情来认清自我,完善自我,学会成熟地去爱。^[1]而针对大学生来讲,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往往呈现浪漫性、易变性、多元性、突击性的恋爱特点。  相似文献   

3.
纵观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可以看到一条消解与坚守神圣爱情的线索。从早期表现理想爱情到表现爱情的虚无,直至最后表现对爱情的绝望,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一步步展示了神圣爱情的被消解。同时,作为一位富于责任感的作家,方方从未放弃对神圣爱情的坚守,她在爱情书写中表达着对爱情、生命的终极思索和关怀。  相似文献   

4.
在探讨20世纪之前人类的爱情悲剧:神话式的自然的爱情、宗教化的纯洁的爱情和大工业时代极端"理性"化的爱情悲剧之后,劳伦斯认识到传统的人类自以为美好的"爱情"文化,实际上是制造现代人爱情悲剧的根源。所以在对传统文化厌恶、失望、愤怒中,他写下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颠覆传统"爱情"观念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5.
在《红楼梦》众多的爱情故事中,宝黛爱情是"儿女真情"的典范,也是作者理想爱情的体现。与中国古代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无论是从爱情的产生、爱情的品质还是爱情的结局上来说,《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都显示出了超越前人的深度、高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许多学者对爱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他们对爱情都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Davis(1985)认为爱情等于友谊加上两个集束:激情与关心;Rubin(1970,1973)认为爱情与喜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并通过研究爱情与喜欢的区别,建立了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斯腾伯格(1986,1988)在研究爱情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角形理论等。本文从爱情起源理论、爱情分类理论和爱情观理论这三大方面,对国外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做一简要介绍。通过对相关理论的介绍增加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人都可以拥有爱情,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建立在爱情上的婚姻。作为人类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爱情历来就是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散文小说,在中国的历史上,讴歌爱情赞美爱情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但讴歌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的作品却寥若晨星。文学作品总能若隐若现地展示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也会或多或少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有关爱情的文学作品,来观察中国人爱情观与婚恋观的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8.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美国作家沃勒在他的小说《廊桥遗梦》和续书《梦系廊桥》中,对于爱情的赞美、推崇以及对传统价值中的“爱情”与“责任”的凸显,让读者认识到在文学创作中如何实现理想的爱情、现实的生活、爱情的理想三个层面上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许多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元杂剧,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在爱情婚姻方面,展现出爱情觉醒、自主追求爱情、勇敢捍卫婚姻等崭新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束缚人性和自由的封建礼教宗法观念。  相似文献   

10.
人人都可以拥有爱情,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建立在爱情上的婚姻。作为人类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爱情历来就是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散文小说,在中国的历史上,讴歌爱情赞美爱情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但讴歌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的作品却寥若晨星。文学作品总能若隐若现地展示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也会或多或少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有关爱情的文学作品,来观察中国人爱情观与婚恋观的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11.
童书里都有什么样的“爱情”爱情 在童书中从来不是一个回避的词。很多优秀的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里都有爱情。爱情,让童话充满了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2.
古今中外,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文学作品大都以描写如诗如画、如泣如诉、令人神往的爱情为主题。然而,透过字里行间,人们看到的所谓美妙动人的爱情故事,无不漫溢着人世间的风雨与血泪,所谓曲折离奇的爱情作品,无不以主人公爱情的不如意、甚或爱情的缺憾去动人心、摄人魄、留传后世,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明珠——在这里,文学作品中的缺憾爱情无疑是美的!  相似文献   

13.
小说《廊桥遗梦》表达的是一个传统而古老、凄美而哀婉的爱情主题:在爱情与责任之间,那一方面更重要.爱情和责任在格斗,爱情和道德发生了冲突,最后突出强化了责任和道德超越爱情的力量,历史意识中的道德精神与人文意义上的生命价值在爱的主题中获得新意,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历代爱情美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天鹅意象贯穿于叶芝的整个诗歌创作过程,是其爱情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在早期诗歌中,叶芝用它象征永恒不朽的爱情,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在中期诗歌中,天鹅仍然是不朽爱情的象征,但是叶芝对爱情的认识却发生了改变;在晚期诗歌中,叶芝将自己的爱情与天鹅的爱情彻底割裂开来。爱情诗歌中天鹅意象的变迁,折射出叶芝爱情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描写和颂扬爱情的美好,表达对爱情执着追求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不胜枚举,也是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以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展示作者对待爱情的观念。近年来,一些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宣扬不受任何约束的、不担负任何社会责任的性爱观、婚姻观,并用“人性”作为支撑其观点的理由。影视作品的作者应牢记自己的社会职责,坚守爱情婚恋观的道德底线,创作恪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颂扬健康美好爱情的作品,以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修养,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爱情问题已是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爱情观、爱情行为的偏离亟待矫正。社会性道德环境的恶化、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爱情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爱情观及爱情行为偏离的主要原因。高校实施爱情教育必须密切贴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在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加以创新,才能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爱情问题已是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爱情观、爱情行为的偏离亟待矫正。社会性道德环境的恶化、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爱情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爱情观及爱情行为偏离的主要原因。高校实施爱情教育必须密切贴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在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加以创新,才能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展望爱情伤害问题的认识前景,提出爱情绝对伤害和爱情形式伤害概念,从身体性、精神性、社会性三维呈现爱情绝对伤害的先锋性。情伤害动机的多元消解存于本体——爱情相对精神性表现的赋予价值的可能,可作为阐释爱情绝对伤害的依据。社会学研究中(泛域)爱情、婚姻与人生研究范畴提出爱情伤害问题尤其是爱情绝对伤害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严肃的、学术化的且极富实践前景的议题。  相似文献   

19.
高中时期是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积极的爱情观。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如何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肯定爱情的美好纯洁,使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爱情观;以道德为底线,引领青少年走上理性、坚贞的爱情之路;使学生树立高远的行为准则,让他们明白爱情是需要附丽的。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爱情教育的理性思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认为,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必要的,爱情教育应该走在性教育的前面;爱情教育的基调应该是人性的、生活化的;爱情教育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爱情教育的形式应该是非教条的,重在观念的养成.同时也探讨了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