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翻开几家报纸,常常看到同一内容的新闻,几家报纸所作标题不一,效果也大为不同,对于某些妙题常常会拍案叫好。  相似文献   

2.
彭跃东 《记者摇篮》2008,(12):26-27
由于专业媒体的数量剧增,新闻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报道内容的同质化现象也日趋严重——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或收音机,人们会发现,所有媒体报道的新闻内容都大同小异,很难看到独家报道。业内人士深知,在信息化时代,抢到独家新闻真是太难了——通常是同一件事件发生后,多家媒体记者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3.
一稿多投,一直是困扰编辑的一个问题。前不久,某编辑在报纸撰文痛陈一稿多投的危害,并列举了自已经历的两件事:其一,同一作者将报道同一事件的稿件投于同一报纸的两个版面,结果造成重稿;其二,某作者将同一稿件分别投于同处一地的两家报纸,这位编辑将稿子编发就绪,不  相似文献   

4.
洪巍  王聃 《青年记者》2009,(20):45-45
近年来,我国报纸时评进入了一个发展期。但其中的报纸时评重稿现象,越来越引发业内外人士的重视与忧虑。报纸时评重稿,即指部分时评撰稿人向多家报纸投稿,最终导致同一篇时评稿件在一家报纸的不同版面,或于同一天在多家报纸上同时刊登的现象。就报纸时评的功能而言,  相似文献   

5.
拿起今年11月3日的《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和11月2日的《乌鲁木齐晚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第二版在我区首次发行的消息。阅读之后,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刊登在这三家报纸上的这同一内容的消息,它们的标题或有错误或欠妥。标题犹如新闻的眼睛,眼睛是容不得灰尘的。同一内容的消息标题在自治区有影响的三家报纸上同时出纰漏,这不能不发人深思,值得同行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最近,日本《朝日新闻》惊呼:中国正爆发一场“报纸战争”。据1月10日《北京青年报》介绍,全国现有文摘报刊170多家,其中文摘刊物160多家,文摘报纸17家。今年1月1日以后,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级报纸都进行了扩版,绝大部分在扩版的版面上划出一块作为文摘专版(栏),意在扩充信息量。据笔者所知,不少读者是比较喜欢读文摘报刊或文摘版(栏)的。因为读一张文摘报可以省却翻许多张报的时间。不过,许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办同一内容的事,多了就会出现类同重复,不易把事  相似文献   

7.
刘飞锋 《今传媒》2006,(6X):38-38
因为职业习惯的原因,平时喜欢将多家报纸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对比起来看。然而,有时却屡屡看到让人犯迷糊的报道。为何?因为各报对同一件事的报道不尽相同,让人不知道到底该信谁。试举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报纸时评进入了一个发展期。但其中的报纸时评重稿现象,越来越引发业内外人士的重视与忧虑。报纸时评重稿,即指部分时评撰稿人向多家报纸投稿,最终导致同一篇时评稿件在一家报纸的不同版面,或于  相似文献   

9.
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都是党和政府的喉舌,都是传达中央声音和人民群众呼声的阵地,但是,它们在承担同一种功能时却各有各的优势。全国性报纸以高屋建瓴式的宏观视野,报道党和国家的纲邻路线,方针政策,而地方则是通过本地区对中央政策的实施情况用事实给以回答,地市报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就会找到很多带有自己的独有特色的个性优势。  相似文献   

10.
如果只订阅一份北京的报纸,对于北京发生的事情的报道,通常只能根据上面说的来理解,这个时候报纸糊弄人比较容易;若多看几家北京的报纸,就会发现,读者经常陷入记者制造的迷魂阵,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了,因为关于同一件事实,各报的报道差异颇大。这就要问问当事记者们:你们怎么采访的?遵循采访要领了吗?例如2011年11月24日京华时报4版通栏黑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论的都市报纸,指晚报、都市报、商报、早报等城市报纸,它们都是以城市居民为读者对象的综合性大众化报纸。在成都市,都市报纸就有七家,它们在同一发展空间中较量,成都报业竞争之激烈也因而全国闻名。都市报纸以反映都市变动,服务市民生活见长,都市新闻用B务性和娱乐性是它的强项;在市民日常生活之外的影响力是它的弱项。西部大开发,给追求更大影响力的都市报纸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首先,成都的都市报纸都以显著版面大量刊登新华社播发的中央有关西部大开发的各项重大决策,全国尤其是西部各省对这决策的响应和行动,四川省、…  相似文献   

12.
月苹 《新闻导刊》2007,(4):52-52
6月17日,本市两家报纸同时刊登了山西黑砖窑一名受害的合川小伙被解救回家的新闻,并配发了同一张照片。奇怪的是两条新闻内容差异悬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新闻文摘     
香港报刊概况香港报业在中国报业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857年在香港出版的《香港船头货价纸》,是第一家单张报纸,两面印刷的近代中文报纸。1858年11月创刊的《中外新报》是第一家用铅字排印的中文报纸。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个机关报《中国日报》是1900年在香港创刊的。据统计,至1992年底,香港注册出版的报纸共67种(包括四家英文报纸以及停刊而没有取消注册的)。每日发行的有中文报纸23家,其中有16家为综合性报纸,有3家为财经性报纸,其他则为娱乐性报纸。此外,还有23家每周只出版两次的关于跑马、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论的都市报纸,指晚报、都市报、商报、早报等城市报纸,它们都是以城市居民为读者对象的综合性大众化报纸,而区别于以各级党政干部为读者对象的机关报。在成都市,都市报纸就有七家,它们在同一发展空间中较量,成都报业竞争之激烈也因而全国闻名。 都市报纸以反映都市变动,服务市民生活见长,都市新闻、服务性和娱乐性是它的强项;在市民日常生活之外的影响力是它的弱项。新闻史上有条规律,一张综合性报纸不管因为什么原因站稳脚跟后,它总要追求更大的影响力。它甚至不得不这样做,为了竞争,为了发展,为了适应阅读品位日渐提…  相似文献   

15.
同一份报纸,100位读者就会有100种印象.好的印象汇合,会逐步形成对报纸的满意度、忠诚度;反之,形成不良印象,则会导致读者流失.对读者阅读报纸后的印象进行调查、分析和提炼,有助于了解报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事同文异论短长──对成都三报两则社会新闻的评析李青近日对照着阅读成都三家报纸对两起事件的报道,觉得很有趣又很困惑。有趣的是三家报纸对同一事件的新闻要素(何时、何人、何因等)和重要情节各说各;困惑的是不知相信哪家写的真实。我只好三取其二,凡两家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17.
信息窗     
20世纪中国三大媒体发展概况报纸 世纪初的1901年只有125家,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报纸总数是628家。在此后22年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全国报纸的总数徘徊在1000种左右,最多的一年是1936年,一度达到1503家。新中国成立后,改变了原来的报业架构,建立了以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报为主的报业体系。1950年全国专区以上报纸的总数为179家,1952年为276家,1955年为392家,这是建国初期的情况。此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逐年递增,1960年一度达到1274家。“文化大革命”中,报纸…  相似文献   

18.
笔有个天天读报的习惯和爱好,虽然县图书馆供读阅览的报纸极有限,但加上自己订阅的,每天也能读到二十多种报纸,不过主要是中央级的几家大报,再有就是类、卫生保健类的小报了。然而,就在这极有限的几家大报上,每每能读到一些出自名家之手的同一篇章。举个例吧,刚读罢《工人日报》2001年11月6日新闻评论版刊登的《动手拆掉“二衙门”》,拿起同一天到达的11月5日的《中国老年报  相似文献   

19.
’94报纸扩版热的思考陈建中,裴海安一、报纸扩版方兴未艾近年来,我国报业发展的明显特点是增长速度快,报纸规格越来越大。据有关方面统计,1991年底我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为1543家,到1993年底就已经发展为2030家,两年增加480多家,平均每1.5天...  相似文献   

20.
陈雨  谷虹 《新闻大学》2004,(4):70-73
报纸大分类广告,是相对于报纸小分类广告而言,两者同属于报纸分类广告。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类别的专一性和多样化上。小分类广告,是以栏目、版面的形式把同类产品或服务放在一起,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专栏广告";类似"一家专卖店",只经营同一品牌的商品和服务。报纸大分类广告,是指在报纸广告专栏上将不同类型产品或服务放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