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海超 《成才之路》2013,(17):92-93
我在上学期上了一节政治课,受到了听课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这节课是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第二课时——《多锻炼多实践》。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最大的成功就是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全班的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使同学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2.
芮娇 《教育文汇》2012,(5):33-33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一针见血地阐明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崇尚的教育格言。记得一次听一位教师的区级评比课。课上,老师教学面面俱到,学生举手踊跃,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学生几乎都能对答如流。课后,当许多年轻教师在赞叹这节课多么成功时,我却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3.
蒋军晶老师在博客中写道:“在南京上文言文《已死的母熊》,说实话,都没有进行试教,但这堂课终于让自己知道了什么叫‘高峰体验’,课上完以后,老师们给予我热烈的掌声,我自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以后不太会上这一课了,我想保留这份感觉。”很荣幸,当时笔者也在现场听了这节课,也对这节课抱以了热烈的掌声,至今记忆深刻。为什么这节课掌声不断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堂,回味每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4.
张艳芬 《辅导员》2013,(4):34-35
<正>有人说:"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不是真正的老师。"是的,我担任班主任虽然年限不长,尽管没有什么经验,但深有体会。下面,我就班级管理谈一些做法。一、上好第一节班会课每到学期初,接到新的班级,班主任都会给学生上第一节班会课。在这节课上,班主任既要表现出你的亲和力,又要让学生能信服你,因为你的第一印象学生会记忆犹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班主任要精心准备这节课,并且要利用好这节课,给这一学期带来一个崭新的开始。我记得每次上第一节班会,都会先向学生介绍我自己,如我的性格,我的班级管理原则,我的班级管理目标,我的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5.
绝妙的风车     
说来也真巧,那天下午我拿到《小学自然教学》1994年第5期,看了付昶服老师上的《什么力量使大气流动成风》课堂实录后,心里暗暗道了声惭愧。因为我上午正好在一个班上完了这节课,课堂效果当然远远不如付老师。再仔细地研读这节课的实录,对付老师处理这节课的方法,我打心眼里佩服,我想这也许是曾上过这节课的老师所共有的感受。因为要把这节课讲清楚,让学生弄明白,  相似文献   

6.
圈里圈外     
胡建社 《教育文汇》2011,(12):34-34
前不久,听了一节小学数学研讨课。这节课末尾的"课堂巩固练习"环节,授课老师采用本上的课后习题"圈一圈,填一填",让学生当堂分组讨论练习,学生很快就准确地完成了练习题。课后座谈时,听课老师对这一教学环节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肯定者认为,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8.
田俊萍 《学语文》2014,(5):7-10
"同课异构"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教研方式。一篇课文由多位老师来上,进行横向比较,这样还可以体现评选的可比性、公平性。 近几年,我也参加了一些赛课的评选,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好课是磨出来的。众所周知,为了一节公开课,尤其是评选课要花费参赛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赛老师既要深入研读文本,又要对未知的教学对象做多种预设,因为是赛课,还要制作课件,上出新意,真是会死不少脑细胞。但也就是在这折磨人的过程中,让我一次次蜕变,一次次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9.
听了一节初二的物理课"光的传播",让我深有感触。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新老师,能释放自己的激情,实验有条不紊,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知识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非常不容易。"小孔成像"的实验,将课堂推向了高潮。我看到了同学们惊奇的目光,相信每个同学都感受到了这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 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我颇有感触,联想到上学期听到的同样是三年级的《父母的疼爱》,老师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讲述和体验“父母的疼爱”时,学生说来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我听了一节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春联》的公开课。这节课尾声中一个未曾预设的"最美遇见"——精彩的生成细节,让我看见了一堂"尊重学生天性鲜活"的生态阅读课。春联,是格律诗的一种形式,把它选入小学课本,作为一种文学应用文,让学  相似文献   

12.
钱维 《江苏教育》2014,(10):64-65
为儿童上课,不为教案走课。10多年前,我的公开课教学还没有出道。一次参加外地研讨活动,与特级教师薛法根先生同住一室,我悄悄地问他:"怎样才能上好公开课?"薛老师思考了片刻,告诉我:"为孩子上课。"我把这句话记下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儿童生根在心里,去为儿童上课,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心里一旦有了儿童,真正为儿童上好课,就可以上出一节儿童喜欢的课,一节精彩的公开课。如果每堂课不是为了考试而上课,而是想着为儿童上课,在公开教学时便能自然地融入“为儿童教学”的理念,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邹立明 《考试周刊》2012,(27):146-14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通钢一中教师邹立明,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二节"功",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功"这一节在力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1/4的遗憾     
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师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作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相似文献   

15.
于淑梅 《学子》2012,(9):43-43
"怎样滚得远"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获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发现斜面与地面的夹角成多少度时,圆柱形物体可以滚得远一些。在上这节课前,我问了一些以前教过的老师是怎么上的,有的是自己做学生看,有的是让学生自己回家做。我思考再三,  相似文献   

16.
【故事背景】这是我至今为止最满意的一节课,那是一次研讨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让我领略了新课程的课堂由于开放性而带来的挑战,让我真正经历了一次面对学生的"意外"想法,如何使它"变废为宝"的实战大演练。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苏科版初中物理§6.2《电流的磁场》一课教学中,学生课堂中一个"小动作"竟然让我突发奇想,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一个教学难点.《电流的磁场》这节课难点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看似"简单"的操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使学生不知所措,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杨波 《中小学电教》2012,(4):128-129
本节内容在高考中属于非重点知识,但又是一个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知识点,是学好后面"光的干涉"这一节内容的前提。同时,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也很多。所以,我们对这节课的教学仍需要精心设计,要让学生从中得到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在理论分析时不要有过多的引申。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供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第十一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南通赛区)数学课堂评审活动。这届展评活动的主题是"让学习真正发生",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各尽所能,和学生一起演绎数学,力求让学习真正发生。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的王素旦老师执教了苏教版三上《认知周长》一课,当课上到一半时,我身边一位资深编辑说:"这节数学课才真正好玩,有意思!"这节课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是每一位老师的日常工作。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在本学期我在学校上的一节数学课生本公开课,课前、课后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