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是世界女子排坛规模最大的比赛,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代初期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的年代;关于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历届比赛的情况简单介绍如下。第一届 1952年,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有8个国家参加比赛,结果苏联女排获得冠军,获得2—8名的国家是:2波兰、3捷克斯洛伐克、4保加利亚、5罗马  相似文献   

2.
以历史视角分析世界女子排球职业赛事发展,深入了解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概况、职业体育的内涵与逻辑,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与职业体育发展提供案例参考。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梳理世界女子排球职业赛事的发展历程,探讨世界女子排球职业赛事的发展困境,并结合我国职业体育开展情况及女子排球职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探寻启示。。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范围内,女子排球训练“男子化”早已成为现代女子排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学习和借鉴男子排球的先进经验也成为了女子排球制胜的关键。由于受生理特征的影响,女子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体能方面会略显不足,因此针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核心力量训练是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的新兴体能训练方法,本文尝试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到高水平女子排球队中,以便为核心力量训练在女子排球运动的应用提供客观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范围内,女子排球训练“男子化”早已成为现代女子排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学习和借鉴男子排球的先进经验也成为了女子排球制胜的关键。由于受生理特征的影响,女子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体能方面会略显不足,因此针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核心力量训练是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的新兴体能训练方法,本文尝试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到高水平女子排球队中,以便为核心力量训练在女子排球运动的应用提供客观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范围内,女子排球训练“男子化”早已成为现代女子排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学习和借鉴男子排球的先进经验也成为了女子排球制胜的关键。由于受生理特征的影响,女子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体能方面会略显不足,因此针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核心力量训练是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的新兴体能训练方法,本文尝试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到高水平女子排球队中,以便为核心力量训练在女子排球运动的应用提供客观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范围内,女子排球训练“男子化”早已成为现代女子排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学习和借鉴男子排球的先进经验也成为了女子排球制胜的关键。由于受生理特征的影响,女子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体能方面会略显不足,因此针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核心力量训练是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的新兴体能训练方法,本文尝试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到高水平女子排球队中,以便为核心力量训练在女子排球运动的应用提供客观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女子排球实力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子竞技排球实力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子竞技排球实力变化经历了繁荣发展、整体实力下滑、综合实力提升、发展不稳定4个阶段.认清世界女排的技战术发展趋势,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培养球星;加强梯队建设、培植科学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是我国女子排球不断走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全运会增设青年组比赛后山东青年女子排球队变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全运会竞赛规程及相关文件的研究,分析竞赛规程的变化给山东省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带来的变化及影响,结合山东女子排球运动发展现状,研究增设全运会青年组后现阶段山东省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在选材和训练方面的变化,旨在为山东省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健康持续发展,并为相关排球管理部门制订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中国和意大利女子职业排球俱乐部的运作形式、组织结构、人员配备和运动员转会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吸取意大利职业排球俱乐部的成功经验,并针对中国女子职业排球俱乐部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女子职业排球俱乐部应继续发扬自身优势、努力借鉴意大利成功经验,以促进我国职业排球的市场化,为中国排球职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两种女子竞技排球服饰为研究对象,重点比较了女子室内排球和沙滩排球运动服饰的款式、色彩、图案、面料、装饰配件、服饰的功能性要求、服饰的视觉效果、身体的裸露及紧身程度、着装规范以及两者服饰兴起和流行的社会及商业背景.通过图像和文献的分析及比较,认为两种服饰在风格和款式上的差异主要受到运动的竞技特点影响以及运动商业化进程的影响;通过男、女沙滩排球服饰的比较,得出商业化进程对沙滩女子排球服饰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作用大;以沙滩女子排球服饰为例,论述了竞技体育比赛服饰的视觉美感、比赛的观赏性以及项目繁荣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3全国女子排球锦标赛和2003全国女子排球优胜杯赛的16支我国优秀女子排球队的运动员,进行影响自我效能感因素问题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替代性经验、成败经历、自尊心、劝导、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特征综合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有氧能力是排球运动员能量供能的基础,是决定排球比赛胜负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排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测试与评价对于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训练计划十分重要,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状况,对即将参加2010—2011赛季全国排球联赛的64名优秀排球运动员赛前通过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指标、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整体有氧能力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排球运动水平、运动等级、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VO2max也相应表现为较高的水平。通过递增负荷运动中HR、BLA、Pmax、无氧阈功率、无氧乳酸阈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在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速度耐力和耐乳酸能力存在位置特征,大致表现为副攻>二传>主攻>接应>自由人,提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训练应根据场上不同位置有氧、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基本要求来制定合理的发展本专项所需要的生物能量能力的训练计划,从而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四川女排曾经涌现出张蓉芳…、朱玲等排球名将为中国的排球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目前在主教练胡进的带领下四川女排进步很快,在最近几庄的个国比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全国女子排球联赛(2003-2004)四川利君女子排球俱乐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1952年-2014年世界排坛三大赛事(女排世锦赛、女排世界杯赛、奥运会女子排球赛)为依据,回顾62年来世界女子排球的格局变化,探寻世界女子排球竞技优势转移的轨迹,分析优势国制胜的原因,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跳发飘球在世界女子排球比赛中的运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跳发飘球正逐渐被女排运动员所采用;跳发飘球在当前赛制下具有一定的优势;运动员选择跳发飘球技术主要是由自身素质及技术特点决定的,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将会被更多的女子排球运动员所采用。  相似文献   

16.
运动参与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的运动参与行为。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动机问卷的整理总结出黑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参训动机,了解他们参与排球运动的目的。通过对参训初始动机的内外部因素分析,得出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参训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排球教练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促进黑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运用心理测量、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2003年全国女子排球锦标赛和全国女子排球优胜杯赛的16支优秀排球队的运动员进行自我效能结构及水平问题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纪莉萍 《体育世界》2011,(3):109-11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目前高校排球选项课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高校女子排球发球教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女子排球选项课发球技术的几种策略,以便为排球教师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8所高校70名女子软式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软式排球具有重量轻、球体质地柔软、动作难度较小等特点,长期大运动量、大强度运动会造成肩、肘、腕、手指及踝等关节部位的慢性损伤;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损伤率也显著增高;软式排球的技战术特点所造成身体损伤部位的比例不同;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过度疲劳、精神不集中、伤病在身、场地、器材等;高校女子软式排球运动员在训练中的损伤率远远高于比赛中的损伤率;为了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应加强身体素质及技战术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 199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1999年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与 1999年、2 0 0 0年全国女子排球甲级联赛的研究 ,对每球得分制条件下影响一攻和防反的主要因素进行论证。结果表明 :发球、一传效果、防守效果、不同风格打法和运动员心理素质是影响每球得分制条件下一攻、防反效果的主要因素 ;与世界强队相比 ,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后排进攻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