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主要形式,电视承担着解释、说服、娱乐等多项功能,对现代信息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电视受众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和受传者,受众心理是受众在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时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是媒介传播内容这一客观存在作用于受众大脑而产生的主观反映。受众心理由媒介传播所触发,  相似文献   

2.
电视媒体影响力的本质是对受众的“吸引注意”、“引起认同的变化”过程。本文从电视播出机构的社会属性和受众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电视媒体影响力的发挥状态和作用的优劣,是直接影响电视媒体产业经济发展中最本质的问题。电视媒体产业经济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电视媒体节目对受众的“吸引注意”、“引起认同的变化”过程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影响力经济”。  相似文献   

3.
电视节目最终面向的是观众,当电视文化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后,受众的需求和心理越来越成为各大电视节目关注的重点,同时,这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电视的受众在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取向上都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他们的接受心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目前电视新闻的编辑现状与受众的心理需求方面还存在的较大的差距。本文,我们将针对受众的心理需求来谈谈电视新闻编辑的现状,并分析如何在编辑方式上采用创新策略来满足受众,让受众更加易于接受。期望本文对我们当前的电视编辑方式方法的革新有所帮助,在此也请教于各位专家、同行,以便共同交流、进步。  相似文献   

4.
电视是产品营销的重要媒介通路,营销成败取决于内容汇聚受众注意力的效果。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媒介技术的变化发展,受众的媒体消费选择、使用行为都随之变迁,直接影响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促使电视媒体进行节目编播的调整与革新。为在日趋激烈的注意力争夺中获得更有  相似文献   

5.
王淼 《记者摇篮》2009,(2):51-51
写好、拍活电视经济新闻的关键是把握受众心理,接近现实生活。电视,是现代化的形象化宣传教育工具,具有其他传媒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加强,经济新闻在整个电视新闻宣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那么怎样才能使电视传播的经济新闻更鲜活,成为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向导,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谢彩虹 《新闻知识》2007,(11):36-38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必然会影响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社会阶层,这种变化将必然引起以反映现实、再现现实、表现现实和服务现实为己任的电视媒体的改革,当今的新闻传播已进入了一个由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人际传播转化的轨道。现在社会里,受众的独立主体意识日渐浓厚,受众在有选择性地接受新闻的同时,还有向外界表达自己感受的心理诉求,这也体现了新闻传播对人性的重视与回归的召唤。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表征着中国社会主流文化娱乐渠道之一的电视行业,也依据不同的时代语境进行着符合时代要求的蜕变。时至今日,从电视行业的整体格局来看,中国电视已经从传统电视逐渐迈进到新电视时代。电视受众显然已经不再满足于内容传统与功能单一的电视节目,受众的收视喜好与收视手段已经迥异于电视发轫之时,在多元化的时代具有了多元化的消费诉求。因为观众消费需求的转向,电视行业无论是在宏观结构上还是在微  相似文献   

8.
作为传播的五大要素之一--受众,不管是对于媒介自身创作的内在要求,还是对于社会发展的外在推动力,它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视是用来看的.而受众不仅仅只是充势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它尊毫承担着创作者的角色。本文以都市情感剧《男人帮》为例,从受众在接受电视产品上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方面,阐述了受众对于电视创作的重要性,只有完全清楚掌握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创造出更加符合观众审美情趣的高质量的电视作品。  相似文献   

9.
新闻编辑直接面向的是受众,受众的心理以及需求都影响着传播的效果。随着新闻受众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心态的变化,其心理接受也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受众的心理和眼光出发是新闻编辑创新的重要思路。本文在阐述受众与传播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受众心理的新特点,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新闻编辑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视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传媒,其影响力和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是较高的。心理学认为,眼和耳是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两个最重要的器官。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电视正是适应了人们的这种生理特点,因此,它能够最生动、最直接地带给人们信息和心理感受,也正是因为这种特点,人们心理因素的变化也就对电视的传播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受众的心理主要包括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大多数公众所共有的心理,而个体心理因不同个人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层次等因素而不同。在电视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个体心理的变化将直接影…  相似文献   

11.
50多年历史的中国电视,从内容生产角度,大概可以分为以"宣传品"为主导的阶段、以"作品"为主导的阶段和以"产品"为主导的三个阶段.①作为内容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因素,电视受众在这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收视条件、收视需求、收视心理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本文试图分析中国电视受众角色的嬗变历程,结合当前的社会语境进一步分析现阶段电视受众的角色、收视需求和收视心理.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作品反映着客观世界的变化,同时,也渗透着作者对生活、时尚以及对社会的独特理解和对电视新闻美的体验。然而,电视受众对电视作品的收看、理解与评价,会有较大差异。这是受众在收看电视时经常发生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审美结果。受众对电视频道的选择取决于受众对电视新闻审美价值的评估。电视新闻画面与审美的关系近些年,建立在现代高科技装备基础之上的电视艺术已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采成为亿万受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可谓稳坐荧屏前,一览世界小。这种广泛而深刻的传播效应在于现代科学技术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因素,电视也随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也拥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电视媒体进入了一个新发展的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受众消费电视的心理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电视栏目创新的时候对受众的收视习惯的变化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正是这样,“草根性”、“中产阶级性”、“公民性”等宏观语汇已经不能与它的深刻变迁相符合.本文简单分析受众收视变迁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并阐述这种变迁与栏目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媒体的竞争,受众的需求,以及电视自身体制的变化等,都使得电视传播的局面,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变化,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拿出精品力作,才能拥有尽可能多的受众。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视文化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不断转化,也预示着电视文化以受众为消费中心的时代的到来,受众需求及受众心理引起了电视台越来越多的关注,就受众需求与受众心理的相关研究看来,人们打开电视是寻找好看的节目的娱乐方式,而节目的好看包括了内容及形式两个方面,就人类接触事物的规律看来,首先要有好的形式才能引导人们深入了解好看的内容,强调基于受众需求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必要性。文章就受众需求及受众心理在电视欣慰传播中的地位、受众对电视新闻的需求进行简单分析,重点阐述基于受众需求的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受众的需求和心理一直都对新闻传播效果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目前为止,电视新闻节目受众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心态呈现出了很多新特点,接受心理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电视新闻的现状还不能够对受众的需求和心理进行满足,本文中,笔者就对基于受众角度的电视新闻创新进行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17.
电视综艺节目是受众重要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近年来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发展,从内容、形式、技术等层面都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变化与受众的心理需求。如今的综艺节目,原创意识逐步加强的同时也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引领文化自信,坚守价值导向,彰显社会责任,创时代精品。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需求,并提出电视民生新闻编辑要从受众的大众化心理和需求出发,主动适应受众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电视业的快速发展和受众市场的瞬息变化使得电视频道专业化成为必然。但在欣喜之余,我们看到,专业化频道在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了诸多的问题,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受众的实际调查和细致的分析。因此,在电视频道专业化变革的进程中,专业化频道的发展急需摸清电视的消费主体——广大电视受众的需求变化的特点和走势,掌握他们的心理需求、态度、兴趣、审美体验以及认识和评价等,探求专业化频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电视业的快速发展和受众市场的瞬息变化使得电视频道专业化成为必然。但在欣喜之余,我们看到,专业化频道在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了诸多的问题,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受众的实际调查和细致的分析。因此,在电视频道专业化变革的进程中,专业化频道的发展急需摸清电视的消费主体——广大电视受众的需求变化的特点和走势,掌握他们的心理需求、态度、兴趣、审美体验以及认识和评价等,探求专业化频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