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在自然界中,许多物质具有吸引铁、镍、铬等物质的属性,这种性质叫作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地球是一个大的磁性天体,它有性质相反的两个磁极。其中一极接近于地球的南极,叫北磁极;另一极接近地球的北极,叫南磁极。在地球的外部,磁场线从地磁的N极到地磁的S极,指南针就是利用地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指南针在地磁作用下,受到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自然法则制约,必然会自动停止在南北方向。指南针为什么会指向南方?!沈阳市@袁梓铭  相似文献   

2.
林泉 《百科知识》2011,(9):33-34
科学观测表明,地球磁场形成于34.5亿年前。地球幼年就拥有强大磁场,但地磁场的方向并不是始终不变,经过一段长时间,地磁场会发生反转,改为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即原来的地磁北极变成地磁南极.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地球磁场的探索和猜想假如地球磁场发生反转,也就是地球的北极变南极,南极变北极,人类居住的地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们的这种担忧是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发现洋底地磁条信息之后产生的。根据测得的古地磁场信息得知,在过去的7600万年中,地球的磁场  相似文献   

4.
未来探测器     
当一个物体放旋转时,它就可能带上了电荷,或者形成微弱的电流,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如我们的栖息地地球,由于它质量大和它的自转速度快,在它的经度线上就形成了一条自东向西的电流,形成了南北磁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南北极。我想对于这样大的质量球体,在它旋转时,它外部和内部的速度很大,这样对于一些围绕原子运动的电子,就会由于不断的运动,逐渐偏移开原子核,而聚集在这个球体的表面。由于地球的不断旋转,形成一条自东向西的微弱电流,进而产生磁场。在这样一个球上,所有的经度线都可看成一条条电流,进而我们只有感觉到南北极,而在地面和天空并…  相似文献   

5.
梦系北极点     
地球有两个极,即南极和北极。两个极的中心有两个点,即南极点和北极点。这两个点有如下的共同特点:一是只有一个方向,东西方向没有了,如果你站在南极点,所有的方向都是北。如果你站在北极点,所有的方向都是南。二是一年只有一天,半年太阳不落,半年没有太阳。三是只有公转没有自转。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9,(23):10-14
封面故事:南北极的极光可以不对称 新的证据表明,通常认为北极光(发生在北半球)和南极光(发生在南半球)是互为镜像的观点并非总是正确的。极光的确往往同时在北极和南极区域出现,其出现的地点由地磁场线连接.这种联系预计也许会将两个极光的图案、位置和时间关联起来。2001年5月12日.两个地球观测飞船“IMAGE”和“Polar”处在对两极同时进行观测的较好位置.当时对南极来说是黄昏.对北极来说是黎明。  相似文献   

7.
"地磁倒转"是怎么回事?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磁场的南北极就在地球的南北两极附近.地磁的存在对地球生物有着极其特殊的保护作用.我们知道,漂浮在太空中的地球时时刻刻经受着宇宙中各种射线、粒子的轰击,其中太阳就是最主要的一个源头.太阳辐射中的粒子流像风儿一样,绵延不绝地吹向地球,当太阳耀斑爆发时,数十分钟内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亿颗100亿吨级的原子弹爆炸.如果没有地球磁场的遮挡,太阳的各种高强度辐射将径直冲到地表,其危害程度决不小于核电站泄漏事故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磁场的南北极就在地球的南北两极附近。地磁的存在对地球生物有着极其特殊的保护作用。我们知道,漂浮在太空中的地球时时刻刻经受着宇宙中各种射线、粒子的轰击.其中太阳就是最主要的一个源头。太阳辐射中的粒子流流风儿一样,绵延不绝地吹向地球,当太阳耀斑爆发时,数十分钟内释放的能量相当干20亿颗100亿吨级的原子弹爆炸。如果没有地球磁场的遮挡,太阳的各种高强度辐射将径直冲到地表,其危害程度决不小于核电站泄漏事故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牵涉很广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遍及地球内部、地球本身以及在地球大气中所发生的一切,而很多地球物理现象的因素还来自空气层以外,特别是来自太阳和月亮。从今年到明年,太阳活动比较厉害。因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决定将今年7月1日到明年年底这段时间作为国际地球物理年,对很多地球物理现象作较大规模的观测和研究。现在就特地向大家介绍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几本有关地球物理的小册子。“地磁知识”(徐静明著,1957年6月出版,定价0.11元)是一本介绍有关地磁的一般知识,地球的磁场和它的变化等的小册子。地磁这门科学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10.
火星发电机没电了?地球拥有一个稳定的地磁场,所以我们的指南针才会指向南北极。但是如果我们把指南针拿到火星上,它就不灵了。现在的火星没有磁场,这也是火星不适宜生命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送往火星轨道上的一些探测器,只在这个红色行星的个别最古老的  相似文献   

11.
天下万象     
地震趣谈南北极从没发生过地震在地震史上,地球的南、北极地区还从未发生过任何级别的地震,这一奇异的地质现象一直是地质学界的一个未解之谜。美国的科学家经过30多年的观测研究认为,巨大的冰层是造成南极大陆和北极的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没有发生过任何地震的主要原因。据多年观测统计,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冰雪覆盖面分别达到90%和80%,且冰层厚度大。由于冰层的压力,其底部几乎处于“熔融”状态,同时由于冰层面积大且份量重,在垂直方向产生强烈的压缩,而这种冰层形成的巨大压力,与地层构造的挤压力达到了平衡,因而不会发生倾斜和弯曲,所以分…  相似文献   

12.
从地球仪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南极和北极地区,海陆分布似乎恰恰相反。在南极区域,以极点为中心向外扩展的是南极洲大陆,大陆周围是洋面;相反,在北极区域,以极点为中心向外发射的是北冰洋洋面,洋面四周几乎全为陆地或岛屿所包围。如果比较南极洲和北冰洋的面积,两者竟然非常接近,前者为1425万平方千米,后者为1321万平方千米。若把南极洲大陆自东向西转动100经度,然后再将两极区重合在一起,不难发现,南极的陆区几乎正好填充了北极区的海域。据此,有人推测,在地球发展史上的某个阶段,似乎有某种宇宙压力施向北极一端,造成一块巨大…  相似文献   

13.
虽然不存在北极的“臭氧空洞”,但某些条件将会导致产生空洞。在南极上空存在一个“臭氧空洞”的发现,为地球上层大气中能够保护生物免遭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良氧层正处于令人担忧的脆弱状态,提供了戏剧性的证明。在北极地区上空会不会出现一个类似的臭氧层空洞呢?一个对北极地区1月至2月的同温层进行过检测的考察队提出的初步结果表明: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4.
正几千年来,北极星就像路标,给人们指明方向。在我们的知识库中,北极星是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明亮恒星,但是事实上,北极星不只有1颗恒星。1780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爵士(恒星天文学之父)发现,在北极星的位置可以观察到两颗看起来离得很近的恒星,被命名为北极星A的恒星比太阳大6倍,亮度比太阳亮2000倍,而它的伴星北极星B则比它小。也就是说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北极星其实是两颗恒星。但是由于与地  相似文献   

15.
山脊 《今日科苑》2012,(10):102-103
科学研究表明,人睡觉时应该采用头北脚南的朝向。这是因为地球本身具有地磁场存在,地磁场的方向是南北向(分南极和北极),磁场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人体内都含有这三种元素,尤其是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铁(在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中),选择头北脚南的朝向入睡,可顺应地磁力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3,(12):23
为什么只有北极星却没有南极星?在南极天空有一个南极星座,南极星座里有一颗叫作α的星,它离南天极和北极星离北天极的距离几乎差不多。但是,这颗α星的亮度仅是北极星亮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即使视力最好的人,在晴天没有云和月亮的夜空里细心寻找,才可能看到它。显然,一颗亮度不够  相似文献   

17.
乐樟  JAMES  ROTH 《科技新时代》2007,(10):14-15
一串光电倍增传感器被科学家埋在了南极厚厚的冰层下2400深的地方。到2011年.将有70个这样的传感器串(分布在1平方千米的区域内)被埋在南极冰层下,组成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望远镜IceCube。所有的传感器都将指向地球深处,即北极的一方,以寻找穿透地球的高能中微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栗子切口器     
正一、结构设计栗子切口器包括竖直向下开口的桶状底座以及供栗子单个通过的切割筒,切割筒垂直安装在桶状底座上。桶状底座的顶壁上有圆形通孔,孔直径与切割筒的内直径一致。桶状底座内有一个栗子收集桶。切割筒内有活塞和两块切割栗子的刀片,活塞的下端面安有能竖直穿过切割刀片间间隔的顶块。顶块的下端面为弧形面。使用时,弧形面罩在待切割的栗子的部分外壳上,在通过活塞及顶块推动栗子时,可确保栗子沿切割筒的轴线移动,提高切割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块磁体总是存在磁南极和磁北极,迄今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只存在一个磁单极的磁体。那么,世界上存在不存在磁单极的磁体?物理学家早在1931年就明确指出有这种物质,那么它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在土星北极发现一个盘旋行进的巨型气旋,而且他们还在这颗行星的南极观测到一个比以前的发现大10倍的类似风暴。这些在红外光范围拍摄的新图片,第一次展示了一个在土星北极盘旋行进的巨大的气旋.与这颗行星南极的巨型风暴非常类似。研究人员认为,大气底层雷暴内的冷凝水释放出来的热量可能是这些风暴的动力源.这跟地球云团内的冷凝水为飓风漩涡提供能量的方式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