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尹荣方 《文化遗产》2017,(1):105-110
《山海经》"青丘国"及"九尾狐"形象出于"东方苍龙"中的"尾宿",因"尾有九星";禹在治水之时遇"涂山氏女"与"九尾白狐"的传说,是禹"治水"始于"箕尾"之间的曲折传承;禹"治水"绝非地上现实的治水活动,其真相关乎古人的"度量天地";所谓的"涂山",本意为"度量之山";从《书·禹贡》禹"导山"的记载可知,禹的治水,关乎天上的"银河",是以二十八宿作为天球上的坐标,来明确银河在天上的起没行径,天上银河的起源之地,正是"尾箕"之间,这是禹"治水"之始,得以遇见"涂山氏女"、"九尾狐"并与之成婚生子的契机所在。  相似文献   

2.
高梓梅 《兰台世界》2016,(15):149-152
出土的汉代墓葬石刻螺女画像,有的表现为由生物螺向螺神转化,有的表现为与仙界神灵相会。从叙事角度看,螺女转化和与仙人相会的场景已具备了空间的时间流程,选取的是情节快到高潮而未到高潮的"顷刻",因此最令人神往。透过画像,其文化意蕴为农耕社会贫穷单身男子对婚姻、家庭的渴望,以及先民对生命的挚爱。  相似文献   

3.
九州的来历     
中国为什么古称"九州"?九州确指哪些地域? 传说禹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疏导了九条大河后,把全国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进行管理,他还"南省方,济于江",在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约请诸侯相会,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九个鼎,成为夏王朝之象征.  相似文献   

4.
<正> 北宋天禧二年,即公元1018年,曲阜孔庙奎文阁开始建立,初名“藏书楼”。金明昌二年,即公元1191年,章宗在对其进行重修时命名为“奎文阁”。现“奎文阁”三字的匾额为清代乾隆皇帝所题。“奎”是曲星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二十八星宿之一,被尊为天上的“文神”。古代帝王为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遂将孔庙藏书楼命名为“奎文阁”,以赞颂孔子。奎文阁是整个孔庙建筑的主体之一。其构造方式,据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生前考察,全国别无先例。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部关于曲阜孔庙奎文阁建筑艺术的专  相似文献   

5.
南岳衡山的文化源流与中华五千年文化同步,占往今来,记叙南岳风土人情,讴歌南岳秀丽景色的文字几乎浩如烟海。然而,迄今为止,抓住南岳的文化特质,并为之立传的却不多。衡阳电视台以邓秋林,张齐政先生的专著为蓝本拍摄的《寿岳说寿》是第一部为寿岳立传的电视专题片。任何一座名山,都是一种综合的山水文化。山、雾、林、泉、庵堂寺观,险秀奇幽,五岳皆然。但是,山水文化的根基以及深刻的内涵却各相同。《寿岳说寿》从南岳为什么称作"寿岳"切入,以史为证,纵横捭阖,把南岳的寿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现在受众面前。古籍《星经》记载:南岳地处古代九州中的荆州,按28星宿分野,与主寿的"轸星"相对应,在上天为管理生死的星宿,在下则管生长发育,南岳的位置"度应玑衡",是保持天地间平衡的。所以叫"衡山",又因其主寿,所以又称"寿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我国香烟广告的题材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一支香烟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出现在上海,由美国人菲利克携带来华零售,品牌有"品海"、"老车"两种①.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中外合资的"北洋烟草公司"在天津开业.随后美国烟草大王杜克家族的"英美烟草公司"也开始在中国销售卷烟.到了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华侨简照南在香港创办"南洋烟草公司",第一支击败洋烟的中国香烟制造出来.  相似文献   

7.
正真高兴参与了"中国童话美绘书系"的编辑工作,因为每一页的阅读,都能使我疲惫的心从钢筋水泥的大厦里飞出去,溜回到童年。那时候,听的就是这些故事。彼时是那样的场景:炎炎夏日的夜晚,清凉的竹塌上,妈妈摇着蒲扇,慢悠悠地述说:每年的七月初七,天空中很少会见到喜鹊,你知道他们去哪儿了  相似文献   

8.
彭朝丞研究员撰文讲,概括,系指新闻写作者按新闻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的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对某一新闻事实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分析综合与提炼归纳,省去情节、细节,写成的言简意赅,恰如其分的简明的事实材料。概括方法因文而异,灵活多样。点面概括。点面结合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笔法之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都有个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这样,在新闻写作中点面结合的表现方法是不少的。所谓"点",即对新闻事实中,人与物富有个性特征或场景、情节特征的细节再现;所谓"面",即是针对多个同类事…  相似文献   

9.
赵逵夫 《文化遗产》2007,(1):95-102
《牛郎织女》的产生跟周、秦民族的交融密不可分,《史记·秦本纪》、秦简和汉末魏初的《三辅黄图》都说明这一点,现存于西安附近的西汉牵牛织女石像更是证据。庾信《尉迟氏墓志铭》中的织女庙当在西安至陇东、南一带。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牵牛(牛郎)、织女的祠庙、纪念地被遗忘或变为同董永故事相关的祠庙。从陇东的乞巧风俗看,牛女传说和相关风俗在这一带长久流传,陕西很多县的乞巧风俗同陇东的相近。古代陇右、陕西中部一带的诗人也都有大量的咏七夕和牵牛织女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金花夫人,又称"金花娘娘""金华夫人",是珠三角地区颇为流行的掌管生育的神袛。金花夫人的传说最早在元大德年间已经出现,最初的故事形态简洁;明清两代传说情节内容逐渐丰富,金花夫人的神职从水神转变为生育神,职能越发明确,期间形成金花夫人信仰,受到岭南地区人民的崇拜。第一座金花庙建于广州仙湖旁,继而有河南金花庙;迄今粤港澳各地依然建有金花庙供奉金花夫人和奶娘们。民间还把农历四月十七日金花夫人的生辰定为"金花诞"加以庆祝,并有由参加诞日的女性组成的特殊组织"金花会"。粤港澳三地同属岭南文化圈,以金花夫人信仰为联结,可以表现三地共同的生育观念与生育理想,构成粤港澳之间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1.
日本著名畅销书作家田中芳树在中国的"粉丝"很多,但许多读者都抱怨说,目前只能买到他的盗版书,如<银河英雄传说>和<创龙传>.而<创龙传>在网上能阅读的也仅仅只有前3本,错别字多且无标点.此次接力出版社引进的正版<创龙传>,力求让读者以愉快的方式来阅读这部纸上动作片.  相似文献   

12.
指称或描述自身的语言称为"元语言",语言这种指称或描写自身的功能称为"元语用"。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新闻话语中重要的元语言类型——引语的元语用功能,力图揭示记者如何在对他人话语的引述中叠加进自己的声音,如何在对他人话语再现的同时进行隐性评论的,以及在引述多方言语时,如何调动不同的引述方式以达到表面上均衡地呈现各方观点,但暗中却传达了一定的价值倾向的。  相似文献   

13.
北宋诗人张耒的《七夕歌》是以牛女传说为题材的诗作中篇幅较长的一首。诗中说织女成天织云锦星衣,容貌不理,天帝怜之而将其嫁于牵牛。因婚后废织贪欢,又将其分在天河两岸,准其一年中相见一次。神官召集了灵鹊在银河上架桥,让织女渡河与牵牛相会,凌晨之时神官催促晓发,织女泪流成雨。描写生动感人,借以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制。传说中的几个要素都已具备,唯牵牛、织女在天河两岸位置的表述上东西颠倒。  相似文献   

14.
颜若 《报林求索》2009,(7):54-57
2009年6月,知名的国际咖啡连锁店星巴克被台湾网友发现,在其英文网站上,台湾被列为"中国的一省",消息曝光后,亲绿网友借机闹事,抵制拒喝。美国星巴克在绿营施压下,将"省"改为"国"。这一举动迅速引起大陆网友的强烈不满,遂又掀起了一轮抵制星巴克的浪潮。  相似文献   

15.
<正>"七月流火"一语出自《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诗中的原义是"农历七月暑渐退而秋将至之时",即"天气转凉"。但在现代汉语中,"七月流火"频频被用来表示"天气酷热"。试举二例:"七月流火,武警杭州特警处女子特警班正在烫人的烈日下进行军姿训练。"(CCL语料库)"流火七月,我们来到湘潭市,从上到下都听到同样的反映与呼声,资金太紧了。"(同上)  相似文献   

16.
张乐盈 《今传媒》2020,(4):111-113
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电影理论的不断丰富,受众对于电影的认识从起初单纯将其视为"视觉艺术"转为兼具画面空间和听觉空间的"视听艺术"。声音不再是电影语言中的"附属品",或是"辅助性"元素,它影响着电影情节的叙事建构。本文以高口碑印度悬疑类电影《调音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音乐元素、音响元素、语言元素对电影情节的叙事建构。  相似文献   

17.
或许在缺少浪漫细胞的科学家们看来,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之遥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即使是思念般的光芒.从其中的一颗星到达另一颗,也需要十六年之久。可是,谁愿意将如此美妙的际遇仅仅归结为一门生硬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七月流火,早晚已透出些许凉意.民营书业繁荣的背后,又有多少人在慨叹"不景气,这个行业太艰难",本期焦点故事特推出"民营书业亟需建立信用制度",文章从新疆书市的民营图书交流会谈起,分析了现在图书购销模式的形成、发展以及弊端,账期长、回款难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书业发展,并引发出版业上下游关系的不和谐.这已经不是哪个人或哪个企业可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行业主管部门和所有从业者都行动起来,才有可能拉动民营书业和整个书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乞巧何如制巧如今的城市姑娘,可能没有玩过“乞巧”。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俗。农历七月初七夜,天上银河鹊桥,双星悄渡。人间多少家庭,把梨、苹果、菱角儿、芋头和一碗清水,放在星空下。女孩们乖乖地求祷天上织女星,赐给智慧,赐给灵巧。据说织女把灵气渗入供品,女孩们吃了就聪明了。古诗中也有唱咏这民俗的——“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我上小学后尤其热衷玩“乞巧”,多么希望借织女的智慧,在成绩单上混个好分数! “乞巧”与我们的课题有何相干?有。新闻的可读性,凝聚着记者的“匠心”,或者说“灵巧”。这  相似文献   

20.
省级卫视是各省唯一面向全国的主流媒体,作为省级电视台的运营核心,堪称省级台的"半壁江山",甚至"一多半江山",并在中国电视业具有极其重要的隘口性、结构性地位。自1999年国内31家省级电视台悉数上星,短短十多年,省级卫视便异军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