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宽叶羌活发芽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是通过对宽叶羌活种子不同贮藏方法和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宽叶羌活种子采收后,需要经过一个由高温到低温的过程才能打破休眠.同时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浸种可以代替低温过程打破休眠,但对高温阶段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药剂浸种、可湿性粉剂拌种、低温温汤浸种等方法对柠条种子进行消毒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浸种处理杀菌效果好,但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同时对种子有较大伤害,在药剂浸种中以高锰酸钾的杀菌效果好而且有催芽作用。拌种处理对种子表面病菌杀菌效果较好,但种子发芽率受抑制;低温温汤浸种对种子的杀菌效果欠佳,但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生根粉溶液(奈乙酸、GGR、吲哚丁酸、吲哚乙酸)各20ppm,分别对湿地松种子进行播前浸种2h后育苗,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模式下对所培育苗木进行后期观测,再按照不同生根粉浸种处理下的苗木高度、地径、侧根观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用GGR生根粉20ppm溶液进行播前浸种2 h对湿地松幼苗生长发育有影响,主要表现为苗木根系发达、侧根较多,地径粗壮,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在不同浸种时间条件下对野生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1 000ppm的赤霉素浓度范围内均能萌发,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变化显著;在相同浓度下,浸种72h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下降。本试验以600ppm浸种48h发芽效果最好,发芽势、发芽率为43.33%、57.33%。  相似文献   

5.
1 生产方式在温控箱内生产,该方式适宜家庭作坊式生产,操作方法灵活方便,多层立体盘栽,温度可随时调控,此技术的操作管理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基质采用珍珠岩最好,其重量轻、通透性好,自身为高温烧结后的产品,用前无需再严格消毒。生长盘一般选用塑料制品或不含油质的木材自制,高为5~7cm,长和宽依据温箱大小灵活掌握,底部钉上一层塑料窗纱或塑料箩底,便于透气、透水,保持一定的湿度。 2.浸种 (1)首选当年新产红椿6号种子,清除杂质,撮去翘翅备用。(2)浸泡:用适量45℃~60℃的热水浸烫种子15~20分钟,期间用手不停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水温降至22~25℃后将种子捞出,放入盛有增长剂2号溶液的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置于温控箱内,恒温22~25℃,浸泡8~12小时后,将上浮的瘪种和杂质滤出,用25℃的温水漂洗干净捞出备用。  相似文献   

6.
《种子的萌发》的探究过程 ,两个班级我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学。第一种方法是 :按人教版《自然》课本的安排思路 ,从“提出问题—猜想与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教学。步骤是 :(1)提出“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问题 ;(2 )推测种子萌发必备的条件—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4 )课后进行实验验证 ;(5 )一周后汇报验证结果。第二种方法是 :应用《科学》课标新理念 ,“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以“种子的萌发”为探究内容 ,先让学生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从中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  相似文献   

7.
以"郑杂五号"的西瓜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1/2 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设4个不同浓度的硒处理(Na2SeO3分别为0 mg/L、2 mg/L、4 mg/L、8 mg/L),每个处理栽培25株西瓜幼苗,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5周,研究不同硒浓度对西瓜幼苗地上部的保护酶(POD、SOD、CAT)活性、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2SeO3用量的加大,西瓜幼苗SOD、POD、CAT活性都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则是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试验,综合考虑西瓜幼苗长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发现最适宜西瓜幼苗生长的硒浓度为2 mg/L。  相似文献   

8.
水杨酸与脱落酸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脱落酸(ABA)的配比组合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生理指标,研究水杨酸及脱落酸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使用一定浓度的水杨酸及脱落酸浸种处理的玉米种子,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显著升高.其中,SA可起到比ABA更显著的抗旱效果,且二者配比组合(1.0mmol/L SA和4.0mg/L ABA)具有最显著的缓解干旱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精彩点播     
《阅读》2008,(6):8-8
夏天,我到朋友家玩,发现一个有趣的东西——西瓜做的面具。因为那里是农家,有堆积如山的西瓜。就像现在万圣节时大家用南瓜做的面具一样,那个面具是用西瓜皮做的。  相似文献   

10.
广西马尾松种源的ABT生根粉浸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0ppm的生根粉溶液分别不同时间(即2h、5h、10h)对马尾松种子进行播前浸泡后播种育苗,经过育苗后期测定,并分别不同时间,按苗木高度、地径和须根数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用ABT生根粉20ppm溶液浸种5h对马尾松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浸种后使苗木根系发达,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1.
使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对玉米浸种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幼苗的一些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水杨酸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0.01~0.1mmol/L)的水杨酸处理,可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增加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浓度(0.5~1mmol/L)的水杨酸处理,玉米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均受到显著的抑制,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过高浓度(≥5mmol/L)水杨酸则完全抑制玉米种子萌发.说明0.01~0.1mmol/L水杨酸是处理玉米种子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2.
对灰绿藜和中亚滨藜2种藜科植物的种子进行不同光—温耦合条件下的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12h光照/12h黑暗—20℃条件为灰绿藜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而在24h全黑暗—30℃条件下,种子萌发状况最差。在24h全光照—30℃条件下,中亚滨藜种子的萌发状况最佳,而在24h全黑暗—35℃和24h全黑暗—10℃条件下,分别表现最低的萌发率和发芽指数。光照不是灰绿藜和中亚滨藜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但对二者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良镇成校探索出高效主体种植模式马良镇内的“小江湖”、“邓家湖”均为汉江溃口冲积而成,土地沙化极为严重。为改造荒滩,该镇成校经过10多年的不懈探索,成功地推出了一套以桃、梨、柑、桔、葡萄等优良品种的果树为主,其他高效作物种植为辅的立体种植模式.其经济效益显著,比常规种植模式亩平增收2000元。该套种植模式的做法是:每年春天在果树行间点播花生,果树株间种植早熟西瓜,(西瓜种植采取保护地育苗、地膜覆盖种植),花生、西瓜收获后,种植50—70天的早、中熟大白菜或其它生长期短、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4.
小乔 《阅读》2023,(45):18-21
<正>发现了吗?超市里、水果店里,以及街边的小摊上,西瓜那圆滚滚的身影如今随处可见。在炎炎夏日,吃上一片甘甜多汁的西瓜,是多么惬意的事啊!可是,在这么多西瓜当中,如何才能挑中口感令你满意的那一个呢?快和田恬一起向奶奶学习挑西瓜的小妙招吧!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物实验课《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呼吸时吸收氧气》、《种子呼吸时释放CO2》等都需要萌发种子。而种子萌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宜的温度。在制备萌发种子时,如果直接用普通容器托种子,种子表面将被水覆盖造成供氧不充分,影响萌...  相似文献   

16.
阔叶红松林卫生伐对红松结实及种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丰林保护区1975—1990年对阔叶红松林进行的卫生伐后红松结实调查,定性定量分析出卫生伐后红松平均单株结实量比对照区提高17~40个球果/株,平均单株种子产量比对照区提高了0.598~1.848kg/株;阳坡种子产量提高的幅度大于阴坡。阳坡中下腹种子产量提高的幅度大于上腹,阴坡上腹种子产量提高的幅度大于中、下腹,种子品质活力无显著变化。本文目的是为促进红松林的结实改建红松母树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对哈尔滨地区阔叶树种紫椴的种子雨和种子库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紫椴种子雨过程从每年8月25日到9月21日,其中9月1—7日是集中落果期,落果数量占总数的32.1%,霉烂是造成紫椴种子库亏损的最主要因素,霉烂果实的数量达到总量的93.5%,紫椴种子的自然萌发率低,仅为0.5%。  相似文献   

18.
美人蕉种子硬实与萌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人蕉种子硬实率高达94.7%,用常规方法来处理美人蕉种子,其发芽率极低.而采用98%的浓硫酸对美人蕉的种子进行处理,其发芽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中,用98%浓硫酸处理种子120 min的效果最好,其萌发率达到了100%,且种子发芽时间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9.
以猪毛菜为试材,以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等为指标,考察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猪毛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800mmol/L范围内,随浓度升高,NaCl对猪毛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强;25mmol/L的NaCl低微浓度则能促进萌发,提高发芽速度和质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的方法对羊踯躅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羊踯躅风干的蒴果和脱粒在4℃低温贮存,其发芽率较高,用培养皿法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