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武装力量最高总司令斯大林在德黑兰会晤后,决定在1944年春,英美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汁划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对德军进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登陆行动,代号为“霸王行动”。罗斯福总统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负责指挥诺曼底登陆战役,并委派英国高级将领蒙哥马利将军担任  相似文献   

2.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从英国出发,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西部的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直接对德军作战,“霸王”行动正式启动。在从挪威到西班牙漫长的海岸线上,盟军为何选择在诺曼底登陆呢?在诺曼底登陆是盟军首脑们经过缜密研究和精心选择的结果。为确保登陆成功,美英军事首脑们认为选择的登陆地点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登陆部队必须能得到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的掩护。二是航程距离应尽量缩短,以便在短时间内运送大量后续部队。三是附近要有大港口。符合上述三个条件者,只有法国的加莱和诺曼底两个地方。加莱地区最大的优点是海面较…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一年底,美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国之后,英美围绕欧洲战场的战略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一九四二年六月下旬,英国首相丘吉尔率领三军参谋长,第二次赴华盛顿举行会谈。六月二十日,邱吉尔交给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份备忘录,反对英美一九四二年横渡英吉利海峡到西欧作战,主张再研究“体育家”计划,在北非登陆作战。总统倾向于首相的意见,并且在六月二十一日晚上的讨论中,提议由美军接管英军在中东的战斗。但是,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认为,英美的主要战场在西欧。因此,积极主张一九四二年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西北部开辟“第二战场”,在西欧同德军作战。如果把大量军队和物质投入北非和中东,则会分散用于西欧作战的力量。六月二十三日,马歇尔向总统递交了两份备忘录,一份是回答邱吉尔的问题,另一份陈述他反对美国派遣大量军队到中东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罗斯福与“无条件投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对罗斯福在战争指导方面的批评中,“无条件投降”原则是遭受议论最多,同时也是最容易引起混乱的一个问题,它涉及到该原则的出笼、背景、实施的具体过程及影响等各方面。首先,在它如何出笼的问题上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1943年1月24日,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会议闭幕时的记者招待会上口头宣布,盟国对德、日、意轴心国的作战目标,是三国“无条件投降”,并且补充说,这次会议“可以称作‘无条件投降’会议”。事后,罗斯福以轻松的口吻说,他是“突然想到了”这个词儿,是“头脑一闪念”的产物①。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说,他听到总…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6日是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日。1944年的这一天,盟军以法国北部诺曼底海滩为登陆地点,发动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代号为“D日”。60年后的今天,英国的新一代人已经不知道这场对二战具有关键性意义的重要战役为何物。在对10至14岁的英国学生调查时,只有28%能正确回答“D日”行动是什么,而有的孩子竟说是对纳粹德国控制下的新西兰的大规模进攻。谁参与了“D日”行动的决策,只有39%的人给出正确答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其他答案五花八门,包括英国现任首相布莱尔,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和他的父…  相似文献   

6.
<正>蒋介石一生树敌颇多,但他做梦也没想到,他的亲密英美盟友也曾计划谋杀他。1943年11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参加了开罗会议,着重讨论对日作战问题。会上,蒋介石与丘吉尔貌合神离。原来,蒋介石为团结印度抗日,多次公开催促英国让印度独立,丘吉尔自然被激怒。英国还想染指中国领土西藏,一心想策动西藏独立。  相似文献   

7.
二战中 ,英美两国密切合作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但由于两国根本利益上的不同 ,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和斗争。本文拟从分析第二战场开辟问题入手 ,来探究英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根源。一、针对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的合作与斗争第二战场问题最早是苏联提出的。 1941年7月 18日斯大林致函丘吉尔 ,首次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或北非两线开辟反击希特勒新战场。但丘吉尔以地理和资源限制为由 ,冷冷地回绝了。 11月 6日斯大林在被德军围困的莫斯科发表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十四周年纪念》报告中 ,首次公开提出第二战场问…  相似文献   

8.
1945年 5月 8日 ,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临危受命的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经过长达五年(1940年 5月丘吉尔受命组织战时内阁 )的浴血奋战 ,终于取得了欧洲战场的胜利。丘吉尔个人的威信也在英国达到了登峰 ,当时有一些报刊称他为“胜利的化身”。到德国投降时 ,英国 193 5年选出的议会已经持续了十年 ,议会在战时度过了两届任期。由于丘吉尔在 1944年10月曾发表声明 :战胜德国之后立即举行全国大选。所以英国在 1945年 7月 ,即大战尚未完全结束时就举行了大选。踌躇满志的丘吉尔领导保守党人志在必得地投入了竞选 ,没想到保守党竟败在了工党手下 …  相似文献   

9.
开罗会议     
<正>作品说明:1943年1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中华民国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埃及开罗举行讨论制定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签署的《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生 《历史学习》2003,(9):31-31
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第40题(3):“从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10分)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美英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4分)”该题主要考查对史实的记忆、概括、归纳能力和对史实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答案:进展: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苏德战场出现转折;苏军大举反攻,矛头直指德国本土。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规定苏美英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原因: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  相似文献   

11.
外国有不少精妙短文,言简意赅,辞约意丰,读之令人鼓掌。现笔者集录一些,与大家共飨。一字诗美国一家文学刊物登载了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全诗就一个字:“网”。它把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字电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英美同盟军决定开辟第二战场,最后商定在法国西海岸诺曼底半岛登陆。当英国首相邱吉尔电告美国总统罗斯福后,罗斯福立即回电:“妙!”  相似文献   

12.
前文着重讨论了围绕火炬行动英美间的分歧与纷争的情况,就1942年两国联合行动,罗斯福最后还是与丘吉尔取得了一致意见,并任命艾森豪威尔为北非火炬行动的总司令统率英美联军于11月8日分别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登陆。两国初次的联合行动就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打败了隆美尔统率的德军,最终将德意军队赶出了北非。为此,罗斯福向世人宣称开始了“战争的转折点”。 虽然有了辉煌的成果,却并不说明美国就此从根本上改变了它的战略意图,反之,双方都  相似文献   

13.
耍弄     
二战时,在德黑兰三巨头首脑会议上,斯大林不断对罗斯福和丘吉尔施加压力,通过的决议全是斯大林提出来的。罗斯福和丘吉尔合谋,决定耍弄一下斯大林,好挫挫他的锐气。丘吉尔: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了全球主宰!罗斯福:我也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了宇宙主宰!斯大林元帅,你梦见什么?斯大林:(慢条斯理地)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对丘吉尔先生的任命,也没有批准对罗斯福先生的任命。丘吉尔罗斯福瞠目结舌,无言以对。耍弄@刘旭  相似文献   

14.
1944年6月6日,第二战场开辟后,美、英盟军的攻势所向披靡,横扫千里,9月15日,盟军最高统帅部签署了作战计划:“我们的主要目标必须是及早攻克德国最重要的目标———柏林。”英国首相丘吉尔也坚决主张:攻克柏林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柏林应是英、美军队的首要目标。但当盟军抵达易北河岸、攻取柏林指日可待时,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突然下达停止东进、放弃攻打柏林的命令。命令盟军将主攻方向改为位于柏林西南、与柏林相距甚远的莱比锡和德累斯顿。这样,进攻纳粹德国首都的头功被迫让给了苏联。对此,丘吉尔和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十分恼火,…  相似文献   

15.
姜益民 《新高考》2009,(9):41-42
在2002年由BBC主办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票选活动中,丘吉尔高居榜首。他最主要的功绩就是:在二战时临危受命,带领英国人民团结奋斗,保卫了英国与英国人民;他作为战时同盟国的最高领袖三巨头(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成员之一,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急中生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罗斯福总统盛情款待,把他安排在白宫住下。一天,罗斯福去看望丘吉尔,恰逢丘吉尔在洗澡。丘吉尔避之不及,急中生智,说:“总统先生,我大英帝国对您可是毫无保留啊。”  相似文献   

17.
无所隐瞒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到美国访问,谋求说服美国领导人向英国提供更多的支援。美国总统罗斯福让丘吉尔住进白宫,以示友好和敬意。一天,正当丘吉尔刚从浴缸站出来时,有人在敲浴室的门。进来吧,进来。丘吉尔大声喊道。门一推开,罗斯福出现在眼前,看到丘吉尔赤裸的身子便想转身退出。进来吧,总统先生!丘吉尔大声喊道,您看,我这个大不列颠的首相,可是什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扶蒋联共政策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中美开始共同对日作战 ,出于动员中国人力对付日本和扩大在华势力的目的 ,美国执行一条援蒋抗日的路线。政治上 ,罗斯福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1942年 1月 1日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 ,把中国同美、英、苏并列于签字国之首。经济上 ,美国于 1942年 2月向中国提供 5亿美元货款。军事上 ,1941年后 ,美国不惜代价又开辟了一条从印度到昆明的“驼峰”空中援华运输线 ,以保障中国战区的作战物资的供给。但是 ,罗斯福实施援蒋抗日政策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蒋介石认为 ,“现在美国人将接过同日本人作战…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18日,英国皇家海军历史上的传奇英雄比尔·朱奥在伦敦悄然辞世,享年90岁。二战时,朱奥曾担任英国潜艇“六翼天使”号的艇长,就是他具体实施了著名的“馅饼行动”,成功地欺骗希特勒调整军事部署计划,使盟军得以顺利在欧洲南部的西西里岛登陆。 1943年,盟军计划在西西里岛登陆,然后迅速占领意大利,这是从北非进入欧洲的最佳作战路线。但是希特勒在欧洲南部驻有重兵,一旦盟军登陆将会造成巨大的伤亡。为此,英国情报部门精心设计了一招“瞒天过海”的妙计,希望能够分散纳粹在欧洲南部的兵力部署。情报部门将这次行动的代号命名为“馅饼…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4日,两只中国大熊猫“甜甜”和“阳光”搭乘“联邦熊猫快递号”飞机抵达英国。这是时隔17年后中国大熊猫再次登陆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