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他出生的那年,计划生育抓得正严,他却是光明正大生下来的老二,因为他的哥哥是先天性脑疾,也就是弱智。有时,母亲在院子里抱着弟弟晒太阳。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兴奋地想摸摸弟弟的脸蛋,母亲却大声呵斥他:不许碰弟弟,你想把病传染给弟弟吗?一次,父母不在,他远远地看着姑姑怀里的弟弟。姑姑心一酸,说:来,摸摸弟弟的手。他却迅速地躲  相似文献   

2.
夏越新 《河南教育》2014,(11):73-73
<正>刘志飞,1986年5月出生在河南省内黄县一个农民家庭里。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人辛勤劳作把他和弟弟抚养成人。2002年,刘志飞16岁那年为更好照顾因劳累过度住进医院的母亲,正上高二时选择了休学。母亲出院后,为减轻家里负担,他和年仅13岁的弟弟一同去广州打工。2003年,他带着打工赚到的4000元钱返回家乡,继续求学,追寻自己的梦想。2005年,刘志飞考上河南农业大  相似文献   

3.
读者提问:我是个姐姐,目前有个念初中的弟弟。我们的家庭很不幸:十年前父亲就去世了,弟弟当时才3岁,是母亲一人把我们姐弟俩拉扯大的。好在我们姐弟俩的优异成绩没有让母亲失望,我们先后考入了市里的重点中学。可是我发现弟弟到了城里的新学校后就变了,原本就不爱说话的他,现在经常窝在学校宿舍里,不想上课念书,反而整日沉迷于网络,玩...  相似文献   

4.
刘庆邦 《华章》2011,(7):11-11
母亲到矿区帮我们看孩子,老家只有弟弟一个人在家了。弟弟当时正在镇上的中学读高中,平时吃在学校,住在学校,每星期只有星期天才回家一次。以前弟弟回家,都是母亲给他做饭吃。母亲不在家,弟弟只好自己生火烧锅做饭。那是1975年,母亲秋天到矿区,直到第二年麦收之后才回老家。也就是说,连当年的春节,  相似文献   

5.
蒙山中学校长周纪平,1962年从华东师大附小毕业后考入上海中学。周纪平的父亲周进楷,是华东师大历史系教师,他的母亲在华东师大图书馆工作。他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相似文献   

6.
“姐,我去吧,妈还需要你照顾。”弟弟挥着干瘦的胳膊,在他单薄的胸前拍着.“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和母亲离婚后,父亲要带走我和弟弟中的一个。父亲倚在门框上,母亲病倒在床榻上。我低着头,以沉默回应了弟弟。那年弟弟10岁,我12岁。  相似文献   

7.
<正>【热点美文】玻璃匠和他的儿子梁晓声我的一位朋友的父亲,曾是一个玻璃匠,他有一把德国造的玻璃刀。有一次,这位朋友聊起了他父亲那把视如宝物的玻璃刀。他说他父亲一向身体不好,脾气也不好。他十岁那一年,他母亲去世了,他父亲的脾气就更不好了。他是长子,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亲一发脾气,他就首先成了出气筒。他和父亲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也越来越冷漠。  相似文献   

8.
黄泉见母     
知为林 《良师》2010,(11):40-40
春秋初年,郑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郑庄公战胜了他的弟弟共叔段,独揽了郑国的大权。他因为母亲姜氏支持弟弟共叔段谋反,恨极了母亲,于是把她逐到城颖,并向她发誓:“不到黄泉,我再不跟母亲见面!”黄泉,指的就是死。也就是说,除非死了,他不愿意再见到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9.
妈,您不像别人母亲那样对儿女嘘寒问暖,对我倍加疼爱。可是,我明白您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自从有了弟弟后,我老觉得您偏爱弟弟,把好吃的都给他,每当我和弟弟闹别扭时,您也总是护着他。现在我明白了,那时我还不大懂事,您对我和弟弟的爱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
弟弟出生时左手缺一截手指,落得“九个半”的一个绰号,和别人打架也大多因别人嘲笑他这个的结果。母亲身体不好,干农活时我是她的主要帮手,而弟弟往往只凑个人数。父亲在县城里上班,离家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还要翻过两座山头,所以回来得较少。父亲常教导我,弟弟的手有缺陷,和他相比,我算是幸运的,有什么事情不能让着他呢?我初中毕业那年,母亲再一次病倒了。父亲急匆匆赶回,东奔西跑治好母亲的病后,家里积蓄也一干二净了。看着父亲憔悴的脸,我提出让弟弟读书,我到父亲工厂里学手艺去。父亲犹豫了好长时间,最后才说“:好,我也想提前退休,你母亲…  相似文献   

11.
母亲到矿区帮我们看孩子,老家只有弟弟一个人在家了。弟弟当时正在镇上的中学读高中,平时吃在学校,住在学校,每星期只有星期天才回家一次。以前弟弟回家,都是母亲给他做饭吃。  相似文献   

12.
一诺千斤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贫穷,他母亲为他生了好几个弟弟、妹妹,这也许就是贫穷的原因吧。我的为难令那个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有急用,又说保证5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相似文献   

13.
十年前的一个隆冬,刚满五个月的陈浩父母离婚,自此,父亲远走他乡,母亲把他带回娘家抚养。十年后,一场纠纷使遭到毒打的母亲诱发精神病落井身亡,年仅14岁的陈浩面对接踵而至的无情打击,毅然走向法庭——  相似文献   

14.
弟弟的冰糖     
因为生活拮据,弟弟八岁那年就被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寄养了。那天母亲把弟弟洗漱得干干净净,给他穿上刚缝好的新衣裳,帮他系好衣扣,戴上帽子。弟弟把新衣裳看了一遍又一遍,单纯地笑着。  相似文献   

15.
弟弟的冰糖     
因为生活拮据,弟弟八岁那年就被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寄养了。那天母亲把弟弟洗漱得干干净净,给他穿上刚缝好的新衣裳,帮他系好衣扣,戴上帽子。弟弟把新衣裳看了一遍又一遍,单纯地笑着。缝衣用的布料是我们兄弟几个人从野外捡骨头,用卖骨头的钱换来的。母亲跟  相似文献   

16.
一叠钱     
父亲是个农民,在教育子女方面却颇有良方。10年前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至今难忘。那时家里经济比较困难。有一次,母亲卖果树苗得了30元钱,她把这些钱全换成了一角的纸币,悄悄地放在衣柜的一个角落里。正上小学的弟弟不知怎么发现了这个秘密。大概是受不了学校门口零食摊的诱惑吧,他悄悄伸手从这叠钱中抽出了一张。见没人发觉,他的胆  相似文献   

17.
弟弟的冰糖     
1因为生活拮据,弟弟八岁那年被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让人寄养。那天母亲把弟弟洗漱得干干净净,给他穿上刚缝好的新衣裳,帮他系好衣扣,戴上帽子。弟弟把新衣裳看了一遍又一遍,单纯地笑着。缝衣用的布料是母亲将我们兄弟几个人从野外捡来的骨头卖到供销社的钱换来的。  相似文献   

18.
我上高中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在当时,这相当于我的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贫穷,他母亲仿佛是个职业孕妇,每年都为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我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急用,又说保证5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到了第5天,那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  相似文献   

19.
继父     
1980年的春天,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村里,我的降生给年轻的父母带来了快乐与满足。父亲在村里是单门独户,惟一的外姓人,而母亲是从外地远嫁过来的。这样一个平日里略显沉闷的家庭,因为有了孩子的笑声而热闹起来。三年后,弟弟出生了,我们一家四口幸福和美,生活虽不算富裕,可日子过得很舒坦。1984年夏天的一个清晨,我还在睡梦中,一阵刺耳的警笛声由远而近,一下子把我惊醒了,我睁大惶恐的眼睛,和弟弟一起躲在母亲怀里。警车径直停在家门口,几个很威武的警察带走了父亲。幼小的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吓得哇哇大哭。母亲没有告诉我和弟弟,父亲为…  相似文献   

20.
醉汉把短短的巷子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台湾]非马)【赏读】初读诗歌,感觉似乎平淡无奇:诗中刻画了一个醉汉的形象———喝得醉醺醺的,跌跌撞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一条迂回曲折的小巷里,简直找不到回家的方向。细细品味之后,浓郁的诗意油然而生:“醉汉”为何要喝这么多酒,醉成这样?原来,他是因为思念母亲而不得见,于是借酒浇愁。非马1948年赴台,而母亲则留在广东潮阳老家。数十年来,这位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思念故乡。这种思念之情萦绕在诗人心头,剪不断,理还乱,苦苦折磨着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