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非的《望春风》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两部小说都是关于"故乡"之作,这两个创作旨趣上有着共鸣的文本,分别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穿越到了数十年前的中国乡村/拉美乡镇的历史,回复了一个过去的时空。两位作家在小说中传达了他们的洞见,即故乡中人与社会空间的复杂关系,总体上处于一种与当时的社会空间对峙的状态,而人又在这种对峙之中体现其主体性。此外,作家在重构历史之中人与时间关系的过程中,两部作品分别演绎了不同时代下的中国乡村与拉美世界,各处于"新旧代序"与"混顿失序"两种状态。两位作家的"故乡"书写均流露出一种"现实回向",表达了他们对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文明和强权政治带给乡俗世界巨大破坏的重重忧思,以及试图在一个超越性的时空中寻回自我的渴望。  相似文献   

2.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和《米格尔街》,采用回望故乡的叙述视角,通过对故土人琐碎生活的记述,表现了对有限生存环境中小市民生存困境的关注。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又内蕴着作家的创作个性。因此,结合两位作家的生活经历,阐明抒写相同主题时两部小说集呈现的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狂人日记》在现代文学史上开白话文之先河,阿来的《尘埃落定》则在当今文坛掀起西部文学的一个高潮。本文从主题切入方式、作家语言风格、作品优势土壤、艺术手法选择等方面对两部作品的创作加以比较研究,分析其异同,以进一步认识和解读作品和作家。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91):19-20
《BJ单身日记》是英国作家海伦·菲尔丁的代表作,被誉为"现代版的《傲慢与偏见》",这两部小说均出自女作家之手,探讨的都是爱情、婚姻问题。但是这两部小说的创作时间相隔甚远、创作背景颇有差异。本文从后女性主义语境下分析两部作品爱情观、婚姻观的异同点,试图揭示现代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处境的改善及仍然存在的困境,肯定"女性主义"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劳伦斯的《虹》和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中的主人公安娜和尼科尔的婚姻悲剧的根源,在于两人童年时期的记忆创伤、两人的社会地位,以及两位作家的文化传承使然.两部作品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呈示,表现了作家自身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乡土文学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乡土文学又被称为乡土小说。在中国新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初期,一些寄身于大都市的来自农村的青年作家,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乡怨的笔触,写出了具有泥土气息的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带有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一大创作流派。代表性的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台静  相似文献   

7.
<正> 在巴金的创作生涯里,有两部具里程碑性质,足以代表其小说面貌的作品。它们是《家》和《寒夜》。本文想通过这两部作品的分析,对巴金小说的艺术风格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 《家》和《寒夜》的写作,虽然前后相隔近十多年,但作家的艺术个性——这被屠格涅夫称为“自己的声音的东西”,却象一根红线贯串了这两部作品。其特色之一是:作家所关心的,在艺术上作刻意追求的,是人心的发掘和探索。研读《家》和《寒夜》,我们可以发见一个颇有兴味的事实:这两部作品对人物肖象、体形和服饰的描绘都很简约。在《家》里,作家对最主要的人物形象——觉新  相似文献   

8.
在经历了“失根”的苦痛之后,作家已经发现根在中国,于是满怀期重返故乡寻找。此时的作品表现了一个海外华人地祖国之根的深深依恋之情,其中《傅家的儿女们》体现了她创作题材及风格的转变,这是一部转折性、过渡性的作品,对于研究作家思想的变迁历程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归来》是法国作家莫泊桑1884年创作的短篇小说,《上海屋檐下》是中国作家夏衍1937年创作的3幕话剧,这两部作品既有惊人相似,又有明显不同,两相比较,《上海屋檐下》更深刻、更成熟一些。  相似文献   

10.
《荷花淀》与《百合花》艺术风格的异同姜波《荷花淀》与《百合花》两部作品创作年代,写作背景有所不同,但作品在艺术风格方面有某种程度的惊人的相似之处,又有不可替代的差异。通过两部作品的艺术风格的比较,可以领略孙犁和茹志鹃两位作家创作风格的异同。1.演绎时...  相似文献   

11.
要把《俄狄浦斯王》与《雷雨》这两部戏剧放在一起加以评述。一定会令人吃惊。因为前者是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而后者,则是中国现代戏剧家曹禺的传世之作,二者在创作年代上相距遥远,反映的也是东西方两个不同国度的生活。但是,笔者在反复研究两部戏之后,发现这两部戏之间确实有干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又有着这样一种大家公认的说法,就是曹禺的创作深受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影响。但是曹禺究竟受了,他们哪些影响,还很少有人涉及。本文主要从作品比较的角度,阐释《俄狄浦斯王》与《雷雨》的关系,以便我们从一种新的角度来看待作家与作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昭通青年作家杨恩智的第一部散文作品集《被风吹净的村路》的文本细读,从作品集中的主要题材,表现风格挖掘作家内在的创作心理机制,分析童年经验在作家创作中的作用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并进而评价杨恩智的散文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3.
薛娇 《考试周刊》2015,(1):21-22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及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社会地位及女性独立意识觉醒两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最满意的作品,也是其最富争议的一部作品。几乎所有人都将《洛丽塔》归结为:中年男子兼"恋童癖"亨伯特迷恋上12岁的洛丽塔的畸形恋爱故事。然而,童年亨伯特痛失玩伴,成年后由于对童年玩伴的思念而使得这一创伤得以延续、加深,最终以死亡来结束这一肉身之痛,显然,亨伯特是出于对洛丽塔的爱才造成了这一切。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和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女性自我独立意识觉醒后不同的自我救赎和不同的前途。  相似文献   

16.
艺术构思是作家艺术创造的总体设计,它凝集着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包蕴着作家特有的审美判断.把握一个作品的艺术构思,于作品赏析,犹如找到了解开这个艺术体的钥匙:于作品教学,便提挈了通贯全篇的纲.鲁迅小说《故乡》是一篇艺术上具有颇多特色的作品,但只要把握住了艺术构思,就能把欲讲析的诸方面串连起来,做到繁而不乱,多而不杂.从渐近故乡的破败景象落笔:写到了故乡"我"的回忆;再写现实故乡的情景;以"我"离别故乡的情思收篇.这就是一般论者以"我"回故乡这条线索为依据,对作品所作出的结构剖析.其实,这仅是呈露在《故乡》外部的结构形态.若深入揣摩鲁迅的创作意图,仔细体察鲁迅由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不难发现,《故乡》实际是以"我"由故乡的变异引起的感情变动这一意念或情结为主线网络情节、配置人物的.这是作品的深层结  相似文献   

17.
《城南旧事》是一曲哀婉的人生骊歌,作家舒缓而又不无忧伤地叙述了亲友的离开、童年岁月的逝去、与故乡北平的告别,共同凸现了"别离"这一主题,作品在淡淡的忧伤中弥散着一种浓浓的相思之情。  相似文献   

18.
《城南旧事》是一曲哀婉的人生骊歌,作家舒缓而又不无忧伤地叙述了亲友的离开、童年岁月的逝去、与故乡北平的告别,共同凸现了"别离"这一主题,作品在淡淡的忧伤中弥散着一种浓浓的相思之情。  相似文献   

19.
《边城》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乡土作家沈从文的前期作品,最能代表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良家妇女》是我省当代文学较有成就的作家李宽定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分别取材于湘西和黔北山区乡村小镇,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散发出清新的人性美的芳香。本文试就这两部作品所表现的人性美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巴金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果戈理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的奠基人。巴金先生年青时就深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非常欣赏俄罗斯作家的创作风格。将巴金的《寒夜》与果戈理的《外套》相比较,两部作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