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尔芙与张爱玲同为20世纪上半叶的女性作家,作为东西方女性意识崛起的突出代表,在伍尔芙和张爱玲的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对于当时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意识的关注。但是,在两位作家的作品中,所呈现的女性意识又存在着差异,这在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伍尔芙小说《到灯塔去》中的莉莉·布里斯科两位年轻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有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作者在书中成功塑造了两位典型的女性形象,一位是追求独立自主、渴望个性解放的简·爱,一位是长期被囚禁、失去自由的疯女人形象。试从女性的视角分析《简·爱》中的文化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冲击与碰撞。  相似文献   

3.
简.爱是夏绿蒂.勃朗特在她的代表作《简.爱》中塑造的一个追求心灵自由和人格独立,具有独特个性的女性形象。作者自始至终突出地刻画了简.爱强烈的、不屈不挠的独立性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简爱形象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到灯塔去》中,作者从女权主义视角着力打造了两个女性人物——拉姆齐夫人和画家莉丽.布里斯科。前者集中了博爱宽厚、甘于吃苦的女性气质,后者体现了作者独立自尊、知性超脱的女性观念。这两个人物的精神世界构建了一座理想的20世纪女性的精神小屋,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现状的独特反思及其独到的美学观和人生观。虽然这座精神小屋由于设计者伍尔芙本人特殊的生活环境和脆弱的身心条件,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但它浓缩了英国上层中产阶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段动荡时期的精神世界,反映了英国的社会和文化,蕴涵着作者的社会历史感和对两性身份与创作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5.
托尔斯泰和曹禺笔下的安娜和蘩漪是一对追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敢于反抗压迫,敢于离经叛道的妇女形象。她们作为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典型代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变革时期旧家庭关系的瓦解及上流社会精神、道德、伦理方面的危机,充分体现了两位作者对旧社会封建伦理道德的抗议和批判。同时作者对这两种女性性格的动态塑造,赋予了两位女性形象真实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6.
《任氏传》是中唐沈既济的一部狐女美情小说。作者结合传奇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以蕴含人性和神异性的女性为主体描写,塑造了一位既具有独立顽强个性,又具有传统美德的女性形象,狐女形象就任氏而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开后世赋予狐精以美好形象的风气"。  相似文献   

7.
薛娇 《考试周刊》2015,(1):21-22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及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社会地位及女性独立意识觉醒两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李劼人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个性鲜明而独特,形象地体现了李劼人对女性命运的理性思考,也反映出作者的女性意识与观念。  相似文献   

9.
<简·爱>和<德伯家的苔丝>两部巨著为我们塑造了两位命运坎坷,但性格独立的新女性形象.从生活背景、人物个性、反叛精神和爱情观念四个方面对两位女主人公进行了讨论,以此感受广大女性在争取独立人格,进行不懈斗争过程中的艰苦历程.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和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女性自我独立意识觉醒后不同的自我救赎和不同的前途。  相似文献   

11.
和谐的悲音     
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女性形象,每一个女性形象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悲剧性命运,但这些女性群像又都共同体现了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追求和谐。文章把小说中塑造的主要女性形象分为哥萨克传统女性与叛逆女性两种类型,分析她们悲剧性命运之中的和谐美感及其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2.
林海音是台湾女性文学史的开山人,她的女性书写有其时代的独有特色:她以夹缝于传统与现代女性意识视角,塑造了一个个性格独特的女性形象,也展示了新旧时代交替中女性悲惨的命运以及对命运消极的抗争。这种书写表达了作者迷恋于传统伦理观念而又向往个性鲜明和独立解放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3.
丁玲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小说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延续性,但同时亦有变化.在丁玲的早期作品中,梦珂、莎菲等新式女性形象的塑造明显带有作者丁玲的个人影子.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丁玲对新式女性的看法也出现了变化,在小说《母亲》中,曼贞的出现,为读者重新认识与理解新时代知识女性的独特个性与精神面貌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是明代著名的神魔小说,它虽然是一个取经故事,但作者在设定取经途中的八十一难中,几乎每一难都有女性出现,她们有的是人,如女儿国国王,有的是妖怪,如白骨精等等.这些女性看似男性取经路上的陪衬,但与同时期其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相比,她们更具有独立的人格.<西游记>中女性形象体现了吴承恩的伦理道德观与女性观,也是明代社会个性解放思潮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虎妞和小福子是《骆驼祥子》中两位女性形象,作者把两位女性放在不同审美形态的强烈对比中:一个丑陋;一个俊俏;一个粗野、俗气;一个温柔;一个不惜手段成全自己;一个不惜牺牲自己为了别人。这样,从出身到性格,从外表到心灵,互相映照,互相衬托,在不同的审美形态的差异和比较中,每一个独特的性格都表现得鲜明、突出。作者采用对比方法刻画出这两个人物,既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中两位女性形象又突出了祥子的性格,同时也寄托了作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王安忆是执著于追求女性精神的两位作家,她们在城市的背景下抒写普通女性对自我的追寻。由于作者女性意识的不同,她们对城市的态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从批判自我到超越男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评论大多倾向于发现亦舒小说女性形象强烈的独立意识,本文认为,在亦舒的小说中,这种独立意识是作者强加于人物身上的,这些女性形象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独立意识,特别是把放弃爱情作为女性独立的一个重要标识,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8.
丁玲的作品中渗透了强烈的女性意识以及为争取人格独立而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她用日记体的形式为我们塑造了莎菲这个独立、坚强而且叛逆的女性形象.作品留下了“五四”后冲出旧家庭,大胆追求独立、个性、自由的青年女性的辛酸而痛苦的足迹.莎菲身上的一些品质也很好地体现了作者丁玲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9.
杜十娘与辛瑶琴是冯梦龙在《三言》中塑造的两个女性文学形象,作者对这两个形象的角色把握倾注着自已的文学思想,个性情怀,因此在审美向度、贞节悖向、理范情维等方面均表现出作者对这两个文学形象既相同又相异的适度把握。  相似文献   

20.
作为明代小说中影响较大的作品,《三国志演义》与《水浒传》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亦开启了明代小说世俗化的浪潮。对读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将不难发现,从流于符号化的貂蝉到相对独立的潘金莲,彰显了作者对女性人物形象由平面化处理到立体化塑造的演变。置于时代背景观之,这类女性形象的新变正是明中期以降文学面向现实、关注人性之世俗化趋势的表征与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