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专著,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杂采几代多家训诂材料汇编起来的。在《尔雅》文本传抄、文献征引、后世字书储存的过程中,《尔雅》用字会发生各种变异。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同形字。新产生的《尔雅》用字可能与其他字书或文献用字同形,也可能与《尔雅》其他名物词用字同形。本文仅就后一种现象进行讨论,同时指出《汉语大字典》在义项收录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佳 《文教资料》2014,(4):8-10
本文通过对李善注《文选》(简称李注)引《尔雅》原文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李注引《尔雅》原文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所引文字与原文完全相同,二是与原文不尽相同。“不尽相同”是因为所引文字与《尔雅》有出入,这些出入有的仅是文字上有差异,对意义毫无影响,而有的则导致意义上的差异,使得李注的引文与今本《尔雅》有根本性的不同。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研究李注引《尔雅》与《尔雅》原文在字际关系(通假、同源、异体)方面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3.
《尔雅》作为古汉语训诂学的集大成之作,在我国学术史上有极大研究价值。对21世纪初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把握《尔雅》现阶段研究重点及方向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通过对各大语料库检索的文献进行分析,把21世纪国内《尔雅》研究分为六个方面,同时还简略概述了日本和欧美《尔雅》的研究状况,并对《尔雅》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指出了今后《尔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小尔雅》是中国雅学史上一部重要的雅学著作,也是最早的广续《尔雅》之作。它对《尔雅》进行了增补,主要收录了《尔雅》漏收的先秦古语和《尔雅》以后出现的通用词语,成为对汉语训诂学、词汇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的一部雅学著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郭注、邢疏和《通志》,《四库全书》对《尔雅郑注》的评价并非至当。《尔雅郑注》是一部优秀的雅学著作,但是,如果要研究《尔雅》还需借助于其他雅学“善本”,不可仅仅局限于《尔雅郑注》一书。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尔雅》概述 一《尔雅》的作者和成书年代 中国古来的传统,把语言文字之学,称为“小学”。小学书大别为三类:一是文字之学,以研究《说文解字》为主;二是训诂之学,以研究《尔雅》为主;三是音韵之学,以研究《广韵》为主。这一篇只简述《尔雅》,不及其它。 《尔雅》这一部书,自晋郭璞注,宋邢昺疏之后,到清代各家的笺疏、补正、校勘等等的著作,据周祖谟先生《重印雅学考跋》(《问学集》下,689——696页,  相似文献   

7.
《尔雅》与《说文》是中国传统"小学"中的两部重要典籍。《尔雅》先成,《说文》后出,《尔雅》对《说文》的成书有一定的影响。《说文》明引《尔雅》凡31处,其中15处所引《尔雅》与今本《尔雅》相同,其余则在用字、释义及语言表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文》明引《尔雅》虽然数量不多,但具有宝贵的文献价值,从中既可以窥见古本《尔雅》的内容,亦可以发现《说文》有误或《尔雅》有误。  相似文献   

8.
清代是“雅学”研究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大量“雅学”著作,其中刘玉鏖的《尔雅校议》和《尔雅补注残本》是补正《尔雅》注疏方面较为重要的著作。根据考订,这两部著作都不是刘玉鏖手定,而是由后人辑成,但并非同一著作的两个辑本。《尔雅校议》内容丰富,运用古代文献的引文、注文以及碑文等对郭注和邢疏进行补正,也注意解决古代文献的疑难问题。《尔雅注疏残本》是从刘玉鏖《尔雅正义》校本中辑录而成,共计六十三条,与《尔雅正义》相互补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尔雅·释诂》合疏词义关系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自它出世后,历代有许多学者为它注疏。在所有注疏中,以清代郝懿行的《尔雅义疏》最为精善,影响最大。今天,我们揣摩郝氏的《尔雅·释诂》合疏,就会发现《尔雅》编纂体例上的特点和郝懿行在词义研究方面的成绩,可以利用它为古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服务。 《尔雅》训列以义相次例 古人著书讲究义例,而这种义例隐藏在全书的字里行间,需要读者去体会、发掘。我们在阅读郝疏《释诂》时,发现郝氏常常把相邻的几个训列放在一个“疏”下合疏,并把它们在意义上贯通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考察,得出了《尔雅·释诂》训列有以义系联的特点的结论。 一般认为,《尔雅》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而编纂的词典。但他们所说的“以义相从,类聚群分”只是指分篇以及后十六类  相似文献   

10.
《尔雅》绝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名物的训释,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尔雅》训释名物的方法,并进一步分析其名物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总结出中国古代以《尔雅》及其嫡传诸书为中心,旁及《方言》、《释名》及其各种专业书、类书等的名物研究系统。  相似文献   

11.
《尔雅》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词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问世以来,就引来无数学者对它进行研究。本文旨在对《尔雅》的研究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文献综述,一方面概括前人的观点,另一方面指出《尔雅》在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专书,在古典经学史和汉语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代学者黄侃先生称之为“诸夏之公言”、“经典之常语”、“训诂之正义”。自汉代《尔雅》成书后,学者纷纷为之注疏,最著名的有:晋代郭璞的《尔雅注》、北宋初年邢昺的《尔雅注疏》、清代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和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其中,郭注、郝疏等倍受称颂,独以邢昺《尔雅注疏》,所受贬斥多于褒扬。本文作者初涉训诂领域,在研读《尔雅》的过程中,从邢疏中多受启发,感到对它贬抑过甚,似有不公,特为浅析,以就教于前辈学者。  相似文献   

13.
《尔雅义疏》,清郝懿行撰,属《尔雅》整理著作中较精善者,一直为世所推重。郝书的最大优点,一是以音声为本,二是注重目验。其疏误之处,王念孙在手批《尔雅义疏》写本(即节本)①勘误按语中,肖璋在《王石删订〈尔雅义疏〉声的谬误述补》②中,张永言在《论郝懿行的〈尔雅义流〉》③中,郭在贻在《谈郝懿行的〈尔雅义疏〉》④中,都曾予指出。概括起来,大致有对《尔雅》性质和宗旨的理解、声训、引文、校勘和袭用前人成果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专门谈谈《尔雅义疏》中增附式释义的疏误问题。中国古代辞书的增附式释义,是与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李善注《文选》(简称李注)引《尔雅》原文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李善所引用的《尔雅》,与郭璞注《尔雅》在文字上有一定的差别,但这些差别有的仅是文字上有差异,对意义毫无影响,在意义无异的前提下,本文从衍文、脱文方面对这些文字上的差异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出土非文字材料运用看《尔雅》研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土地下材料包括古文字材料和非文字材料,这些非文字材料也可以用来对《尔雅》进行“新证”研究。利用这些非文字材料可以订正《尔雅》的不足,同时还可以检验《尔雅》对一些词语训释的正确性。我们在对《尔雅》等传世古籍的整理工作要重视非文字材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东晋郭璞的《尔雅注》是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尔雅》古注,也是清代以前影响最大的《尔雅》注本。尽管郭璞对《尔雅》词义的训释是直观的,尚停留在感性阶段,但他对词义内部的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认为:郭璞已初步具有义素思想和语义系统思想。  相似文献   

17.
《尔雅义疏》,清郝懿行撰,属《尔雅》整理著作中较精善者,一直为世所推重。郝书的最大优点,一是以音声为本,二是注重目验。其疏误之处,王念孙在手批《尔雅义疏》写本(即节本)刊误案语中、肖璋在《王石删订<尔雅义疏>声韵谬误述补》中,张永言在《论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中,郭在贻在《谈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中,都曾予指出。概括起来,.它们大致有:《尔雅》性质和宗旨的理解、声训引文、校勘和袭用前人成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专就《尔雅义疏》中增附式释义的疏误问题展开过评。中国古代辞书的增附式释义,是与古代汉语词义发…  相似文献   

18.
《尔雅》作为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历来被视作治经学的工具。本文通过研究《尔雅》一书中的词语分类编排所反映的古代社会和文化面貌,并以《尔雅》中词语的分类观为契入点,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尔雅》的编排体例。  相似文献   

19.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汇释经典用语的训诂工具书,它汇集了从春秋战国以至秦汉间训诂研究的丰富成果,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因而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成书以来,有不少人对它进行研究,并为之作注,流传至今最有代表的是晋人郭璞的《尔雅注》,但由于训语过于简练,所以到了宋代,随着《尔雅》经学地位的提高,邢昺等人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尔雅疏》疏通相关训义,特别是其注  相似文献   

20.
《广雅疏证》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尔雅》“兴于中古,隆于汉氏。”(著作者已不可考,见郭璞《尔雅注》)。如果这事实可靠,它无疑是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深为后世尊崇,公认它是我国古汉语词汇学、词义学的发端,是我国训诂学的始祖。继《尔雅》之后,历代均有人做傚《尔雅》体例,编纂训诂辞书,或著书删补《尔雅》中衍漏之内容,其中佼佼者,当首推三国魏太和年间博士张揖所撰的《广雅》。依据卷首所载张氏《上广雅表》得知,《广雅》原分上、中、下三卷,唐以后析为十卷,共一万八千字,所释训诂名物计二千三百四十五条。其书篇目次序完全因袭《尔雅》,博采汉人笺注以及《三苍》、《说文》、《方言》诸书,增广《尔雅》所未备,故名《广雅》。隋人曹宪为《广雅》作音释,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