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和影响他们语言态度的相关背景因素,试图回答哪一个背景因素对语言态度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最能够预测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把汉语水平、社会网络、和民族认同三个背景因素作为自变量,把语言态度的亲和力维度和地位价值维度作为因变量,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检测出三个自变量对两个因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所有的背景因素中,社会网络因素对语言态度的影响最大,可以作为语言态度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在社会中使用,社会的各种因素不能不对语言产生各种影响,社会中使用语言的人们会对自己使用的语言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做出一定的评价,这种认识或评价通常称为语言态度。文章对语言态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以期对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研究南京方言随社会的发展所发生的变化,目的是说明语言态度也存在着“进行中的变异”的问题,而这些变化是可以在社会调查中得到显著表现的。本文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做数理分析,从样本推断总体的情况,研究南京方言态度正在经历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社会因素。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从中可以窥察我国其他方言在语言态度上的趋势和影响因素,并可以在语言多样性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及方言保护的工作中引起对语言态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云南是一个民族众多的省份,研究本土少数民族的语言态度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课题研究的重点问题是:1)在昆藏族大学生对藏语、汉语和英语的态度各是如何?2)影响他们语言态度的社会因素是什么?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大部分受试者从情感角度对藏语都持较为肯定的态度,而对汉语和英语在认知角度上的态度更为积极。此外,受试者们的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他们父母的婚姻类型(属于族内还是族外)是影响他们语言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语言态度是语言与社会密切关系的印证,是研究语言发展状况、社会心理结构的一个观察点。在对外汉语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语言态度的考察是很有应用价值的。泰国是汉语推广的一个成功范例,文章针对清迈中学生的语言态度进行调查分析,希望对汉语教学提出一点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姚鹏朵 《宁夏教育》2012,(12):25-26
在教育实践中笔者总结发现,提高教师的语言魅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一、教师表达语言的态度教师的语言态度对幼儿所产生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教师如果对幼儿的语言表达持关注和认可的态度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就能激起幼儿更强的表达欲望,他就会更想说、更爱说,久而久之才能更会说。反之,如果教师对幼儿的语言表达不闻不问或否认、缄默,就会影响幼儿表达的积极性。幼儿的语言态度是属于情感化的,因为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语言水平低,不能对特定语言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地位进行理性的评价,因而幼儿的语言能力除教育外很大程度上依从于教师的语言态度。幼儿在听教师讲述的过程中,往往会在情感上或情绪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聋哑人自然手语作为听力障碍者第一语言和教学主导语言的结构、发展和影响。通过自然手语与社会主体语言——口语的比较,分析社会语言的变化,以及社会各界对自然手语的误解、偏见和自然手语使用群体对自己语言与有听力人士的主体文化语言的一系列态度观念,以引起人们对听障人士的关注和爱护。  相似文献   

8.
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的普遍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能够帮助我们在社会交往中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礼貌表达的方式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语言方式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调影响。语调具有表意功能,直接反映发话人的态度和口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话语双方的感受。本文主要讨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调对人们感知礼貌的程度有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9.
语言态度是社会心理的反映。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老年人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了解了老年人对现实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的态度。他们的态度表明他们能从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角度理解社会语言生活的变化,并且愿意积极参与语言生活从而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0.
语言态度是人们心理和情感态度的直接反映,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表现,也是语言活动的核心,但是语言态度的表现形式繁多且各有不同。文章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中学生语言态度的调查研究,试图发现中学生语言态度的差异,以及性别,学生汉语水平这些变量对英语语言态度是否存在影响。这些结果对改进新疆双语教学将提供积极的建议,对制定正确的、切实可行的语言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社会结构和社会态度的关系反映了语言的社会关联.语言的社会性对社会人的语言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人的话语展示了其思维状态,通过探索语言的实际使用与语言的社会关联的内在联系,能够有效地探索语言自身的性质及其社会化过程。网络流行语是富有社会意义的代表性语言。具有深刻的语言分析意义,通过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从更深层次上探究语言分析应用的政治意义,并在把握社会动向及维护社会稳定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引言影响学生外语学习的因素很多,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语言知识的水平、语言学习能力以及年龄、性别、家庭所属的社会阶层和民族性这四大基本社会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其外语学习的成就。其中,国外有关民族性对外语学习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民族性是影响外语学习的四大基本社会因素中最受关注的中心因素(Ellis,1999)。有关民族性的研究结论之一是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目标语学习成就,肯定的态度会导致学习的成功。但是,在中国,中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态度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成就是否有如此大的影响?2国外有关学者对目标语文化的态…  相似文献   

13.
论语言态度的听者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语配对法”是迄今语言态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然而,学术界对这种高效的、已结出累累硕果的测试方法还持有批评意见。本文在回顾“变语配对法”及其局限的基础上,指出语言态度研究应重视听者因素。认为听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听者的期望和目的、听者信息处理都是影响语言态度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 学习和掌握第二门语言是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的因素很多。在众多的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或许要算环境、动力、学习方式及学习策略。这四大因素中有的是学习者自己能支配的,可有些却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此,我想浅析一下这四大因素在第二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第二,社会环境对第二门语言学习者个人的影响。众所周知,往往一些历史原因,国际事件,贸易联系和外交关系决定着一门语言在社会上的地位。一般情况下,这种社会地位影响着学习者的兴趣和态度。而想学好一门语言首先必须是对该语言有浓厚的兴趣,从而采取积极的态度;反之,想学好第二门语言就很困难。因为你不可能指望一个持消极态度的人学好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15.
语言态度影响人们对语言的文化认同和学习的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视角,结合关于海外华裔对英语、当地语言及汉语语言态度的研究,以及华人对不同语言态度的调查,通过分析华文语言态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语言态度的展望,提出如何从加强语言态度的措施上,提出促进华文语言乃至中华文化学习切实有效的方法,为华文教育提供新的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一名母语为韩语,英语为主导语言(Dominant Language),目前在上海上学,曾于香港这个以英语及粤语为主的语言环境中成长并生活17年,英语水平高却自认不谙粤语的香港韩裔学生为研究对象。与他进行深度访谈,对他的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问答方式对其粤语能力进行测试,分析并探讨他对英语、汉语、韩语、粤语的语言态度与他这四种语言能力的相关性。通过研究发现,他对四种语言态度与他此四种语言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而其语言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随环境、时间而变更,并反映在其语言习得成效及语言水平上。  相似文献   

17.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因为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英语学科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显得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双语教育制度的变迁改变了华人语言习惯和语言态度,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英语的使用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从语言态度而言,70%的华人认为英语"最有用"、"地位最高",认为华语"最有用"、"地位最高"的人约占14%。由此可见,新加坡华人语言习惯和语言态度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双语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凯里地区少数民族小学生语言态度分析翁燕珩1996年春,笔者对贵州省凯里地区苗族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放在黄平县,内容是语言使用现状、语言态度、语言影响和学校双语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对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的态度及倾向。调查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很有...  相似文献   

20.
浅谈语言和语言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语言的集团或个人对某种语言的价值评价和行为倾向,社会语言学称之为语言观念、语言态度。其形成是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及语境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它的研究,既有利于了解复杂多变的语言现象,对语言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