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朵  姚琴 《海外英语》2024,(7):21-24
“忠”文化自产生已有三千余年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充分发挥翻译在文化传播交流中桥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探究《红楼梦》霍克斯译本“忠”字英译过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的翻译策略及概念整合机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接受。  相似文献   

2.
归化异化之争由来已久,中外皆有,但迄今为止学者们都始终没有达成共识。然而归化和异化作为文化翻译策略,始终都是译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涉及我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一部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百科全书。可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如何能让外国读者理解这部鸿篇巨制中的内容乃至中国文化,无疑对众多翻译工作者是个巨大的挑战。文章以《红楼梦》两部最出色的完整英译本:杨宪益夫妇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霍克斯及女婿闵福德合译的"A Story of the Stone"为例,试图对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与应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如何处理文化意象的翻译一直是译者和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翻译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更重要的是译文能够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文所富含的信息,其中当然包括原文中的文化意象.否则就会影响原作内容的传达.本文主要以《红楼梦》霍克斯英译本为例,探讨习语英译中文化意象的失真及其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最受欢迎的两个英文译本当属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全译本。以《红楼梦》中多个诗歌的英译为例,从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同时根据不可译性这一现象提出了《红楼梦》诗歌翻译的补偿策略,来弥补诗歌在译语中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作出描述和解释的新译学理论。翻译行为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文章将译者对翻译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作为切入点,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比较杨宪益英译《红楼梦》和霍克斯英译《红楼梦》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上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首慧  刘正刚 《文教资料》2006,(29):146-147
本文以杨宪益及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本为研究对象,指出翻译文化词汇时应根据文化对应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对译、释译、改译、省译、注译等处理方法,并总结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杨宪益夫妇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为依据对《红楼梦》判词翻译的策略进行探讨,认为无论是选择整体性意译、局部性补译,还是选择视角转译,译者必须在各自翻译目的的基础上仔细考虑文化的影响并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霍克斯所译《红楼梦》一直被认为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但根据“归化”与“变通”的概念,并分析霍译本中的具体译例,霍克斯使用的翻译策略更符合“变通”而非“归化”。  相似文献   

9.
语义文化诠释即词语文化内涵的微观解读,是文化典籍外译的中心,但相关翻译研究并不多见。从语义文化诠释角度审视典籍翻译,并从文化历史关照、文本内证与文本外证、互文观照和人文互证四个维度探讨许渊冲《琵琶行》英译本的翻译技巧,有助于丰富此领域的研究视角,促进译者对文化典籍英译策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杨译及霍译《红楼梦》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来分析杨宪益夫妇及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所选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的原因,可以发现:译者对汉语文化的认同、翻译目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英美文学系统中的位置、赞助商等诸多因素,会影响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对《红楼梦》翻译版本在英美文学系统中位置的确认。霍克斯将其定位在边缘位置,而杨宪益夫妇将其定位在中心位置。这种定位最后导致了霍克斯选择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而杨究益夫妇选择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游洁 《培训与研究》2010,27(4):124-126
《红楼梦》中大量的典故是翻译的难题。本文选择杨宽宪与霍克斯的《红楼梦》全译本进行分析,发现:杨译主要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力求忠实于原文;霍译则倾向于译文的可接受性,主要采用增译或意译的策略来翻译典故,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他们不同的翻译目的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翻译文化心理学的视角下对杨宪益夫妇和英国翻译家霍克斯的《红楼梦》全译本回目英译进行比较,阐释分析译者的文化心理差异及其在译文中的体现。分属中西文化背景的译者在翻译过程的磨合与取舍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文化心理特点。杨译注重对原文的忠实,译文具有内向、保守、含蓄、克己等典型的中国文化心理特点;霍译更看重英语读者的心理期待,译文带有明显的外向、开放、自由、多变等西方文化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大量的典故是翻译的难题。本文选择杨宽宪与霍克斯的《红楼梦》全译本进行分析,发现:杨译主要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力求忠实于原文;霍译则倾向于译文的可接受性,主要采用增译或意译的策略来翻译典故,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他们不同的翻译目的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杨晓茹 《考试周刊》2012,(29):28-29
饮食文化在《红楼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尝试对《红楼梦》两个英文全译本中菜名翻译进行研究,以宏观的角度审视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指出在翻译《红楼梦》中出现的菜名时,不论是直接以食材命名的菜名还是含有文化寓意的菜名,两位译者都倾向于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韩雪 《现代语文》2014,(4):147-149
否定是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存在于所有语言中,不同语言表达否定的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对《红楼梦》三种英译本中否定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对比,归纳了译者的汉英否定转换规律,发现霍克斯、伯索和杨宪益、戴乃迭三个译本对否定翻译采用了三种方法:直译、转译和反译。直译适用于形式和意义对应的否定,转译适用于意义发生转移的否定,反译适用于形式和意义相矛盾的否定。总体而言,霍译、伯译更忠于原文,属于全译;杨译则更为自由,属于变译。  相似文献   

16.
目前<红楼梦>的全英译本有霍克斯译本和杨献益夫妇译本.在有关文化因素翻译的处理上,霍译本主要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而杨译本则主要采用了异化策略.本文结合实例分析认为,尽管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却实现了各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名著《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计三百余人。曹雪芹的命名技巧可谓独树一帜,书中人物名称或是巧妙地借用了谐音,或是引经据典,自有出处。人物名称可以暗示人物的性格、身份、背景乃至在书中的命运。然而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往往很难准确地译出人物名称背后的隐含意义。目前流传的两份全译版本分别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及霍克斯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杨戴译本为基础,讨论杨戴夫妇在翻译过程中运用到的翻译技巧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典籍英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同时,由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高语境特征,给翻译带来了语义、情境和文化等方面的翻译困难。本文从典籍翻译译什么,怎么译的问题入手,探讨典籍翻译的困难以及"合作翻译""异化翻译"以及"碎片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典籍英译对弘扬中华文化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显示典籍英译要考虑到社会、历史、文化、译者翻译素养等各方面因素,采取适合的翻译策略。在全球化的今天,典籍英译应保留中国文化特色,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世界著名的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曲浓缩了作者博大的思想内涵和精湛无比的文学创作才华,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语言精练,文化信息丰富,故而在翻译上尤为困难.笔者将对比杨宪益及夫人戴乃迭的英译本和霍克斯和闵福德的英译本,并对《红楼梦》曲中汉语文化词汇的英文表达方式进行搜集,最终探讨文化词汇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