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陈继儒是晚明时期颇具影响力的一位名士,他与嘉兴文人交往十分密切,很多诗文的创作都在嘉兴展开,嘉兴诗文交游成为帮助他谋求生计、增加识见、形成学术思想及创作风格的重要活动。本文通过对陈继儒在嘉兴的行踪遗迹及其与嘉兴名士的诗文交往情况进行考述,全面探索陈继儒的思想及诗文创作来源,同时也展现晚明嘉兴文人的创作及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
龙庆荣 《考试周刊》2007,(47):118-119
作为中国田园诗人之祖,陶渊明选择诗文创作的道路,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他以出仕始,以归隐终,其原因是复杂的。除了他本人思想性格、赋性特点、理想抱负等因素外,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当时的政治制度、时代风尚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依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技法,它可溯源到先秦诗文理论家所谈论和使用的言说及表达方式:比物丑类.它与<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有着密切关联.博依在诗文创作中广泛使用,会使诗文文义被遮蔽,但是诗文创作中又不能缺少博依手法,它能形象化地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4.
朱彝尊作为清初大儒,在经学、文学、目录学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在诗文创作方面,他是与王士祯并称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文创作和诗学思想备受研究者关注。朱彝尊自幼深受经学的陶养,然而,他的诗文理论、诗文创作与经学根基之间的密切关系尚无人论及。本文以朱彝尊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考察他的经学根基对他的诗文理论及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晚唐社会,藩镇割据,边防虚弱。杜牧继承了祖父杜佑作《通典》经世致用的家学传统,又结合唐代的政治形势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用兵建议。他的军事思想在其诗文中也有所体现。杜牧的论兵建议以及在其诗文中所体现的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证:一、杜牧论政言兵的缘起;二、杜牧诗文中的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6.
陈基在元明之际的平江文坛具有特殊的意义。他师承黄溍,乃是浙东学派传人,曾三次进京干谒以谋求官职,虽屡遭挫折而信念不改,元末不仅入仕张吴政权,且入明后又预修《元史》。同时他又长期寓居平江,与陆颐、徐元震、倪瓒、沈右等吴中文人交往密切,深受当地隐逸求乐观念浸润,形成其超然情怀与诗酒雅趣。表现在诗文创作上,则展现出超然优美与沉郁顿挫的两极体貌。其追求闲适自得与慷慨沉郁的诗文观念,展现出元明之际平江文坛多元性、包容性、丰富性与立体性的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7.
李慈铭是"19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他的一生交游人物众多、范围广泛,交游对象有浙籍同乡、官员乡绅、诗文名流。他与士人交游的主要内容包括冶游娱乐、诗作唱和、人情往来、吉庆丧吊、宴饮集会、序跋题画、互赠书籍等,通过广泛的交游,对李慈铭的生活、科举仕途以及学术修养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游友基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3):21-24,34
林纾与严复、陈宝琛、陈衍、郑孝胥(前期)、"三李"、沈瑜庆等三坊七巷文化名人诗文酬唱,交往密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9.
明末大臣杨嗣昌,与同时代文人袁中道、钟惺、谭元春等均有交游唱和。其诗文作品内容广泛,以山水纪游之作成就为最高。其文学主张和作品风格接近于公安、竟陵派,但有自己的创作个性,这种个性与他终身勉力从政的人生道路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苏轼是北宋诗文大家,他虽屡遭贬谪,但他诗文中无不显示着他的乐观旷达,通过复习课本知识和课外延伸,以课程整合的形式,让学生对苏轼、对他的诗文有个整体与系统的了解、掌握,进而感悟他的豪放情怀。  相似文献   

11.
莫友芝的学术研究、诗文写作与他的书法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赏析莫友芝的篆书作品,可以窥见莫友芝的书法取法、治学态度、学术素养及其富于金石之气和诗书情韵的审美情趣,体现出集学者、诗人、艺术家为一体的莫友芝在篆书创作中独特的书法气韵。  相似文献   

12.
马子华与彭桂萼、彭桂蕊的交往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作家马子华与诗人彭桂萼、彭桂蕊兄弟诗文唱和,交往密切,情同手足。  相似文献   

13.
清代苏州状元彭启丰受祖辈崇道家学影响,与道教渊源深厚:他与许多道士有所交往,与圆妙观道士惠远谟相交甚笃;他作了许多咏颂道教宫观、古迹的诗文,并在诗文中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仰慕;他认为儒道无以异乎,并把道教纯朴自然、慈俭不争、无欲无为等思想贯彻到自己修身治国的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4.
为活跃学术空气,扩大知识领域,指导学员们课外自学,中文系先后邀请我省知名学者来院作学术报告。十一月十五日邀请了淮北煤炭师院教授吴孟复作题为《谈谈古代诗文的阅读与研究》的报告。吴先生根据自己数十年治学经验,介绍了古代诗文的治学道路和治学方法。他既广泛地介绍了古代诗文著作,又对一些具体作品进行剖析,在许多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基本诗文风格之形成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形成"平淡自然"的风格特点,是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是探讨陶渊明生活即诗、性情即诗影响到诗文风格。他的出身、生活经历、人生观等直接影响其诗文内容,进而影响其诗文风格;他的性情受他外祖父孟嘉的影响很大,从而从另一重要侧面影响到他诗文的内容和风格。外因主要是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佛道盛行、谈玄说理、崇尚隐逸)和《诗经》中的农事诗对其诗文内容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到他的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晚清“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黄遵宪和宋诗派文人群体关系密切,他和郑孝胥在维新变法时期有密切往来.和陈三立在漫长的时期内保持着友谊,黄遵宪高度评价郑孝胥和陈三立的诗作,互相均有诗文唱和。在诗歌观念上两者都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欲望。  相似文献   

17.
作为晚清从浙南一隅的瑞安走出并颇具区域乃至全国性影响的官僚士大夫,黄体芳的社会交游十分广泛。他与张之洞、张佩纶、何金寿等清流士大夫基于同年、同事以及朋友、姻亲关系而构建的人际网络,在清流作为一个政治群体崛起于同光之际前,就已基本形成,并因清议活动而具鲜明的政治色彩。而他与孙衣言、袁昶、张謇、王仁堪等江南士人的广泛交游,无论是其以丈会友、广结奥援的交往目的,还是诗文唱酬、游宴小集的交往方式,都更具文人之间人际交往的传统色彩。  相似文献   

18.
趣味猜谜     
你知道吗?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成语与诗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往往一句诗文名句的谜底就是一条成语。现在以如下诗文名句猜猜它们的谜底——都是哪条成语?  相似文献   

19.
在宋元之交的江浙文坛,刘辰翁是著名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学思想主要蕴涵在其诗文、序跋和评点批语中,内容丰富而又深刻.通过对这些诗文、序跋及评点批语的分析与归纳,可以看到他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汲古生新、对以文为诗的肯定、对豪放词风的高度评价等三个方面,这些说明了他文学思想中具有积极进步的发展与通变意识.  相似文献   

20.
《大词典》共1905处引用刘基诗文,独引刘基诗文词目共284条,独引刘基诗文的义项共186项,首引刘基诗文的义项,共121条,新词新义达591项之多。非首例引刘基诗文词目,来源广泛。对《汉语大词典》引刘基诗文词语进行定量分析,不仅在辞书编撰、近代汉语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刘基的政治、哲学、经济、军事、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