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8年的11月10日至12月9日,我应日本上智大学新闻学科的邀请,去日本作为期一个月的访问,先后到了东京、横滨、大阪、京都、奈良等五个城市。其间,参加了几天国际新闻教育研讨会,列席了一次日本新闻学会的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2.
<正>8月18日,在新闻传播学术交流史上是一个可以写上浓墨重彩一笔的日子。1300名来自海内外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嘉宾齐聚中原大地郑州,参加中国新闻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这也是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25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年会。8月的北方虽已进入秋季,却仍骄阳似火。  相似文献   

3.
9月6日,在日本东京,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退休。谈及引退理由,宫崎骏表示,“制作《起风了》花费了5年时间。如果再亲自着手创作下一部作品可能要花6年、7年,考虑到自己的年龄,那就要80岁了。我亲自去制作长篇动画片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相似文献   

4.
<正>2007年5月28日,在充满了现代气息的繁华之都日本东京,来自世界各地的50多家IPTC代表在此参加IPTC2007年春季年会,会上除了重点总结了IPTC各个工作组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之外,还介绍了几个基于国际新闻标准的新技术应用。新华社作为IPTC华语地区唯一的正式投票权单位会员,参加了这次  相似文献   

5.
1993年7月,应日本中日新闻、东京新闻社加藤已一郎会长的邀请,我以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再次访问了日本。这次访问,正值日本经济不景气,政局动荡,北海道地区又发生了大地震。日本新闻界也是收入下降,面临困境。然而,在同中日新闻、东京新闻社同行的接触中,看到的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上上下下都在为打开新的出路,努力奋斗。到达名古屋中日新闻社本部的那一天,还没有进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国际图联第52届年会于1986年8月25日至29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参加会议的共有63个国家近二千名世界各地图书馆界的代表。中国大陆去的廿余人,大多数是北京图书馆和北京高等院校图书馆和中科院图书馆派去的代表。上海去了三人,除我以外,便是复旦大学图书馆的姜德安同志和中科院上海图书馆的陈焕仁同志。现将参加会议以及参观日  相似文献   

7.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简称国际图联)第五十二届年会于1986年8月25日至29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出席这届年会的共有六十三个国家约二千名代表.这届年会的主题是“二十一世纪图书馆事业发展前景”.围绕这一主题,这届年会共交流了一百八十五篇论文,有些国家代表在会上致辞.另外,在十几个分会场举行了有关专题的学术交流.这是国际图联年会第一次讨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有声有色的立体报道,有赖于现代化的采访手段。为尽快把记者派往现场,不失时机地捕捉突发性的重大新闻,航空采访在日本新闻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临接市区的东京国际机场,是日本东京的空中大门。《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  相似文献   

9.
日本新闻与传播学术界的全国性组织——日本大众传播学会,每年召开春、秋二次学术研讨会。1996年的秋季研讨会,10月26日在东京情报大学(位于东京附近的千叶县)举行。会议按惯例分二段进行:上午由个人或课题组作专题报告,下午分小组开展专题讨论。本文拟评述其主要内容及意义。 议题一览 (一)专题报告。 ①《电子信息网络的政治性使用的现状:展望和课题》(上智大学/藤田博司) ②《移动通信媒介对青年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行为的影响》(松山大学/中村功)  相似文献   

10.
商恺同志今年76岁了。他是《人民日报》资深的老记者。中等身材,微胖,对人说话轻声慢语,十分慈祥。商悄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绝对纯真的新闻老人。我和商消是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结识的。1994年5月全国地市报研究会在河南《平顶山日报》举行年会,我被邀请出席。会议开  相似文献   

11.
1993年7月,应日本中日新闻、东京新闻社加藤(?)一郎会长的邀清,我以一个老新闻作者的身份,再次访问了日本。这次访问,正值日本经济不景气,政局动荡,北海道地区又发生了大地震。日本新闻界也是收入下降,面临困境。然而,在同中日新闻、东京新闻社同行的接触中,看到的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上上下下都在为打开新的出路,努力奋斗。到达名古屋中日新闻社本部的那一天,还没有进大门,就见到门外一群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向卡车上装纸箱。陪同的朋友告诉我们:这是报社向工作人员及其家属赠送的防暑药品。进了报社的“玄关”(门厅),又见到一队小学  相似文献   

12.
在上次航讯里,我向大家介绍了日本报纸从瓦版到电子化的过程,这次,我要谈的是日本广播和电视发展的情况。日本开始有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的时间,要比英美等工业发达的国家晚一些,但是日本在这两方面的发展速度,要超过欧洲很多国家。日本无线电广播开始于1925年3月22日。日本广播协会的前身东京放送局首先在日本列岛上使用了无形电波,把国内外发生的新闻要事传播给听众。但是,当初由于技术设备的落  相似文献   

13.
日本朝日新闻社编辑委员本多胜一,第三次来到中国,第三次奔赴南京,去完成他的不寻常的采访计划去了。那是一个多月以前,我带着女儿去燕京饭店拜访了他。本多还是那么质朴。白色高领毛衣外面,套一件半旧驼色呢外套,看去似乎满面风尘。一九八三年夏天,笔者在日本进修时曾去访问过他,那是在东京,周围都是西装革履、绅士风度十足的人,唯独本多,不穿西装,不系领带,显得很是随便。他曾开玩笑说,他来自长野县山村,是乡下人。的确,本多完全没有大记者的架子。日本《采访学》一书的作者加藤秀俊氏曾经在文章中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下旬,在东京,日本新闻协会国际部长中岛源吾在接受我的访问时,送了我一本该会编印的《新闻手册》(1999),其中有一些关于日本报业发展的数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另外,该会编的《日本新闻年鉴》(’97、’98),也有一些关于某些报纸的数字引起我的兴趣。透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报业发展的某些现状,从而对日本当前的报业作出应有的评价。一、日本报纸的发行量和普及率仍居西方发达国家榜首  日本报纸的发行量和普及率,早在80年代就居西方发达国家榜首,今天的数字表明这一地位仍未改变。据1997年10月…  相似文献   

15.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将于1986年8月25日至29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第52届年会,届时将有70多个国家的1500名代表前往参加。这是继198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大会之后第二次在亚洲地区  相似文献   

16.
现代日本华文报刊考察──改革开放后在日中国人发行的报纸段跃中前言1994年11月18日,日本新闻史上第一次“在日外国人生活信息报刊总编辑研讨会”在东京召开。研讨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一职由中国语报纸《留学生新闻》总编辑赵海成先生担任,会上,《留学生新闻》...  相似文献   

17.
去年11月和今年5月,我先后两次参加专门研讨新闻摄影工作的会议:一次是在福建泉州召开的第11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一次是在辽宁沈阳召开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  相似文献   

18.
无悔的选择     
“半路出家”写新闻——第一次选择让我尝试到了事业的艰辛和愉悦我本是一名人民园丁,但喜欢舞文弄墨的我在教学的同时,又喜欢上了新闻写作。1995年秋季,一个偶然的机会,乡政府缺一名新闻报道员,乡里临时抽调我从事专业新闻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认识了《中国青年报》现驻东京记者孙文清。去年春天 ,我和老伴去日本探亲 ,由于当过记者的职业习惯 ,行前我托《中国青年报》前驻东京记者苏海河帮忙介绍一两个关系 ,以便到日本后开展一点采访活动。我到日本后不久 ,苏海河即来长途电话 ,介绍了他的两个朋友 ,其中一个就是孙文清。孙文清是一个非常热情、乐于助人的人。我访问日本新闻协会 ,就是在他的帮助下实现的。此外 ,从新闻学的角度看 ,同国内记者相比 ,驻外记者由于工作环境和条件不同 ,具有特殊性 ,很值得作为专题来研究。因此 ,访问我国新闻媒体驻日记者 ,了解…  相似文献   

20.
从杨振宁的坦言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次毕生难忘的谈话 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来,有一次谈话令我毕生难忘。 那是1986年深秋的一天,我与原《高能物理》主编徐胜兰如约去西苑饭店拜会杨振宁教授。在得知我的身份后,杨先生坦言道:“我不希望记者写我的传略。” 见我在那里发愣,杨先生解释开了。他说,作家徐迟写过一篇数学家陈景润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的陈景润十分专心致志,撞在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