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宏培 《新闻爱好者》2008,(11):134-134
近些年,随着媒介逐步的市场化,各媒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作为传统媒介之一的报业,其竞争更是趋向白热化。虽然现在广告与发行是赢得报业经营的指标,但其基础还是报纸所编排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报纸零售状况,是反映报业市场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也可以管窥地区报业竞争的大致格局。在报业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广州,面对内忧外困,以南方报业、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为首的三大报业集团,将竞争的触角一直蔓延到遍布广州大街小巷的3000多个报摊上。  相似文献   

3.
忻志伟 《传媒》2009,(3):38-40
报纸营销是报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报业经济链中关乎全局的一环。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报都在营销方面谋新思远。本期报业观察聚焦于此,与您一道探索适合当前报业市场化现状的报纸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4.
竞争促进为读者服务谢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州地区报纸越办越多,外地报纸(包括部分港澳报纸)也纷纷进入广州报业市场。原来平静的广州新闻界显得不平静了。各家报社都程度不同地卷入了报业市场竞争的激流。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报纸,特别是党委机关报,发行...  相似文献   

5.
隆英豪 《传媒观察》2006,(11):21-22
珠三角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中国报业最发达地区之一。近年来,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纷纷抢滩珠三角报业市场,在7个二级城市中,广州各大报纸在佛山、东莞两地最早开辟疆土,两地竞争也最为激烈。广州报业抢滩珠三角市场广州报业的区域性异地扩张最早始于1996年,当时《广  相似文献   

6.
"都市报"发展尚在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媛媛 《新闻知识》2005,(1):17-18,13
在二十多年的新闻改革中,伴随着我国媒介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产业性质的凸现,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媒介大众化、市场化浪潮的兴起,中国报业已从英雄领军的诗史时代转入“硝烟弥漫”的诸侯割据时期:继1991年前后周末类报纸的盛行之后,晚报在1994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日见红火并迅速占领了大片媒介市场,紧随其后,都市报以其彻底的平民化、市场化姿态,在媒介市场上气势逼人,成为报业新锐。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报业生存已成为业界和学界不断讨论和思考的问题。报纸不仅要同期刊、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争夺受众,报纸之间的暗战也风起云涌。不同媒介间的竞争,因媒介不同,受众容易对报纸形象形成认知,而同媒介的报纸之间如何快速建立起读者对报纸的形象识别认知,报纸版面风格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报纸之间争夺读者的一种手段。笔者将从版面形象的差异性、稳定性和协调性入手探讨报业如何增强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尤其是广州报业市场经过十 几年的发展空前繁荣。从1996年至1999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相继成立,广东报业集团的数目为全国之最。这也使得同处于华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市的广州三大报业集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新兴城市报纸和老牌大众报纸的竞争压力,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综合运用策略竞争与资源整合这两方面的战略战术措施。有力地保证和扩大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也为广东报业的百花齐放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多品牌战略见成效主报子报比翼齐飞 南…  相似文献   

9.
跨区域扩张是我国报业竞争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向,是报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争取更大市场、获取更大规模效益表现出的更综合的竞争形式。它对地方性报纸应对异地报纸跨区域扩张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对我国现行的报业管理体制和报业市场的宏观秩序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报业市场竞争越激烈,越需要规范市场的竞争秩序。我们在提倡报纸面向市场大胆改革、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同时,更应当抓紧行业行规和报业市场的秩序建设,处理好市场竞争与报业自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媒介全球化、市场化、高科技化的今天,在报纸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趋势下,品牌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南方都市报》作为南方报业集团的一份子报,面对报业竞争、强敌环伺的环境,不但生存下来而且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体现出中国报业进入一个注重创新、营销、品牌、策划和传播的较高水平的阶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报业竞争的某些重要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都市报的兴起是中国报业市场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报业市场化的标志。在当今的都市报市场上,竞争的气氛空前浓烈,从价格战、人才战、发行数字战到全方位的质量战、时间战、服务战,国内报纸之间的竞争向纵深发展;正值此时,西方几大报业集团的并购、香港创刊了四十多年的《天天日报》因经营不善成为当地第五家停刊的报纸,已预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都市报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报业必须在西方传媒大举进入中国前的有限时间内,增强竞争优势,在未来的市场对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京城都市报竞争空前激烈 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报业的竞争也空前激烈。为了开拓报业市场,抓住读者的兴趣点,提高报纸经营效益,报业不得不走出传统体制下的运行方式,开始调整经营思路,转变经营作风,面向市场和受众,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为自身确立一个明确的定位。而报纸市场化经营的必然结果就是树立品牌意识和建立品牌战略,这也是报纸业市场走向完善、走向成熟的标志。同时,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的确立,也必将推动和加快报纸的市场化进程,从而加快报业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报纸是高度依赖城市的媒介,因此,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武汉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成为全国报业竞争的制高点。这5大城市占据了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成为全国报业的领头羊。当然,并不是说这5大城市的报纸达到了怎样高的水平,事实上,与发达国家的主流大报相比,中国报业还处在发展中阶段。  相似文献   

14.
广州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的省会和我国对外开放交流的一个窗口 ,是信息和舆论传播、交换的集散地 ,各种媒体尤其是报纸的竞争显得格外的激烈。1996年1月 ,广州日报成立全国首家报业集团。作为报业改革的试点 ,它在广州地区掀起了一股报业革新的狂潮。其惊人的扩张速度触动了有传统优势的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新形势下 ,三家为了在广州地区占领一席之地 ,展开了旷日持久的竞争。本文试图从竞争格局的形成、竞争的态势来透视广州地区的报业竞争。一、“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形成自改革开放以来 ,广州作为我国改革的实验基地 ,和开放的南大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拥有报纸的国家。中国早期的封建“官报”虽然存在了很长时期.但始终无法与“经济”一词相联系。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报业市场化的步伐也明显加快。我国报业开始进入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开发报业经济的新时期。可以说.都市报是报业竞争的直接产物。都市报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市场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洪梅 《新闻界》2004,(3):65-65,64
改版是报纸内容和形式在总体设计上的改变与调整,是提高报纸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改版逐渐成为媒介参与竞争、争夺受众的基本方式之一。但是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报纸成本大幅提高的态势下,报纸改版的市场风险在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7.
读者是报纸消费的主体,是报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新闻传媒的竞争说到底是受众群体之争。报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地位”,就必须从读者群中找共鸣,真正实现由媒体本位向读者本位的转变。实践证明,报纸对读者的服务功能越强,读者的参与程度就越高,编读之间的时空距离就越近,这种报纸的社会影响力就越大。因此,如何做到报纸与读者的需求互动,是当今报业追求传播效果及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研究课题。2001年创办的湖北三峡商报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重视为读者谋利益,以受众需求为市场坐标,着力…  相似文献   

18.
贺艳 《新闻界》2007,(4):114-116
在当前报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竞争结果往往是对报业及文化多样性的损害。欧洲报业却通过以下方式努力保持报业及文化的多样性:社会政策法规鼓励出版自由和表达自由,对垄断和媒介集中有相应的规范;VAT控制模式通过影响报纸的成本而促进报业的多种类存在;报纸资助制度则由国家对报纸进行资助,以保存传统文化及报纸种类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报纸是高度依赖城市的媒介,因此,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武汉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成为全国报业竞争的制高点。这5大城市占据了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成为全国报业的领头羊。当然,并不是说这5大城市的报纸达到了怎样高的水平,事实上,与发达国家的主流大报相比,中国报业还处在发展中阶段。 今年,这5大报业战场上发生了一系列创新求变之举,新变背后反映出深刻的内在变革。对这5个区域今年以来的新变化和新战况进行分析和透视,有助于我们以多方位、立体化视角探寻今后传媒发展的内在脉络。[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张录 《新闻采编》2003,(3):45-45
报业竞争归根到底是报纸质量的竞争,报纸的新闻质量决定着报纸经济量,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特殊规律。一张报纸办得越好,越受读者欢迎,报纸的社会影响力就越大,进而报纸的发行量就越大,报纸的广告量也就越大,报纸也就更加具有发展的活力和实力。因此,办好报纸才是地市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关键和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