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矩阵象(MI)技术,给出正交表的混杂度概念,并证明了混杂定理,对于饱和正交表,所有混杂度之和等于交互作用的自由度,最后给出混合水平情形下的交互作用分布例子。  相似文献   

2.
针对交互作用列的判定,利用矩阵象(MI)技术,给出了正交表交互作用列的一个判断定理,其适用于一般水平的正交表.  相似文献   

3.
对因析设计在混杂度量方面的前沿研究进行了回顾,包括二水平正规设计的最大分辨度准则和最小低阶混杂准则,二水平非正规设计的J值,素数幂情形时的最小杂合准则,以及混合水平时的广义最小低阶混杂准则,另外也包括一般最小低阶混杂准则和基于矩阵像的混杂度量准则。  相似文献   

4.
利用混杂状态反馈控制方法研究了线性奇异系统、线性时滞奇异系统的H∞镇定问题。在假定每个单一的控制器均不能使系统稳定且具有H∞扰动衰减度的条件下,利用凸组合条件给出了切换律的设计方案,通过在有限个控制器间的切换得到了镇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常用的混杂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针对微分差分代数形式的混杂系统给出Transcritical分岔,Pitchfork分岔和奇异诱导分岔分析.  相似文献   

6.
也谈正交试验设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正交试验设计法的交互作用和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使用交互作用表和有关方差分析的计算公式。最后举了一个有交互作用的实例,并用方差分析来处理数据。  相似文献   

7.
SPSS实现有交互作用的正交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正交实验中的交互作用、表头设计及其注意的问题,通过一个实例给出了用SPSS实现有交互作用的正交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的详细步骤,并且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锅炉燃烧系统是典型的复杂被控对象,常规的控制方案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将基于Petri网的混杂控制方法引入锅炉燃烧系统,给出了锅炉燃烧系统的混杂控制模型,利用Petri网建立了离散事件系统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混杂性是当今跨文化研究和后殖民研究的一个重要词汇.自混杂性引入翻译理论后,混杂性为翻译的文化转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混杂性的词源和发展出发,通过分析以霍米·巴巴为主要代表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者对混杂性的定义,以此解读混杂性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混杂性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据梯度、散度、旋度的定义,用物理的方法给出了在球坐标系中的表达式;此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它的正交曲面坐标系中。  相似文献   

11.
定义了一种基于正交相遇平衡区组设计(或者广义正交表)的统计模型,给出了二次型统计量及数据的平方和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最后,给出了广义正交表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以河蚬为原料,水解度和氮收率为指标,筛选出适合河蚬酶解的蛋白酶,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水解度与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河蚬蛋白酶法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1,混合酶(Neutrase/Alcalase)组合比例3:1,pH值7.O,加酶量1.3%。酶解温度53℃,酶解时间261rain,此时水解度为46.1%,氮收率81.2%.  相似文献   

13.
以木麻黄叶状枝粉末作为生物吸附剂,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Cr(Ⅵ)的吸附性能和吸附规律,并探讨了溶液酸度、振荡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剂用量为0.3g、pH值为1、Cr(Ⅵ)初始浓度小于100mg/L、吸附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相应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可达3.98mg/g和99.9%,残余的Cr(Ⅵ)浓度小于0.5mg/L,达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木麻黄吸附剂对Cr(Ⅵ)吸附效果的主次因素顺序为pH值〉吸附振荡时间〉吸附剂用量〉吸附液浓度.  相似文献   

14.
按照文[2]的定义和方法,区分了正交表L16(4^3)的所有不同的结构,并用极大最小距离给出了不同结构的差别,并且找到了同一结构中正交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碱法提取橙皮苷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设计正交试验,对碱浸酸析法提取柑橘皮中橙皮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L1(64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在70℃、pH11.5的碱液中浸提2小时,然后调整溶液pH值至4.5,温度60℃,该条件下橙皮苷得率为2.60%。  相似文献   

16.
利用算子论和积分论的方法,研究了L2(Rd)中规范窗口Fourier变换的值域,给出了其值域和值域的正交补的刻画,即F∈ran(Twwin)当且仅当F(b,ω)=w12〈F,Twwinwb,w〉,G∈(ran(Twwin))⊥当且仅当∫R2dG(b,ω)w(t-b)e2πiω.tdbdω=0.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模板(阳极氧化铝模板(AAO),制备出多孔粗糙金纳米管,壳聚糖将(AAO制备所得)其固定在玻碳电极上,然后将模板溶解,制得金纳米管修饰的传感器,并将其用于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的直接电化学测定。利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分析了金纳米管的微观形貌,通过微分差示脉冲伏安(DPV)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抗坏血酸和尿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检测抗坏血酸和尿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2×10-7~5.23×10-4mol·L-1和1.43×10-7~4.64×10-4mol·L-1,检测下限分别为1.12×10-8mol·L-1和2.24×10-8mol·L-1。该传感器具有稳定性好,制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为实际样品中抗坏血酸和尿酸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手段。  相似文献   

18.
猪油制备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旌 《闽江学院学报》2010,31(2):127-131
以猪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脂肪酸甲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乙醇胺合成烷醇酰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真空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配方和反应条件:n(甲酯):n(二乙醇胺)=1:1.6,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0h,真空度0.07MPa,催化剂用量0.6%(基于脂肪酸甲酯的质量),烷醇酰胺的收率达95.45%.通过红外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界面张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产物具有较好的界面活性,为猪油的综合利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