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袁红军 《兰台世界》2007,(11X):52-53
本文基于对20世纪70年代新安县清代同治十年进士韩瞻斗先生家族后人所捐古籍图书版本整理与分析,指出所捐藏书多为古籍善本,有的已成为孤本或珍本,其中抄本和韩氏家族所著孤本图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作者对20世纪70年代新安县一韩姓人家所捐古籍图书版本进行整理时所得出的心得体会,并通过调查访问原捐书家族后人,结合所捐藏书情况,搞清楚了这些书籍的原主人韩瞻斗为清代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同时认为这批捐书多为古籍善本,有的已成为孤本或珍本。其中抄本和韩氏家族所著孤本图书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的图书版本。  相似文献   

3.
结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安县一韩姓人家所捐古籍图书版本整理,得知这些书籍的原主人韩瞻斗为清代同治十年进士,这批捐书多为古籍善本,有的已成为孤本或珍本。其中抄本和韩氏家族所著孤本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以此也论及了韩瞻斗的家世、人品与学识。  相似文献   

4.
结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安县一韩姓人家所捐古籍图书版本整理,得知这些书籍的原主人韩瞻斗为清代同治十年进士,这批捐书多为古籍善本,有的已成为孤本或珍本。其中抄本和韩氏家族所著孤本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以此也论及了韩瞻斗的家世、人品与学识。  相似文献   

5.
典籍捐公是一种近现代藏书家将私藏古籍捐给公共文化机构的公益行为和历史现象.图书典籍捐公现象始于晚清,发展于北洋政府、民国时期,鼎盛于四五十年代.在典籍藏书的捐公史上,大批传世经典得以妥善集中庋存,呈现出善本多、孤本多、品种广、研究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结合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古籍孤本保护与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对中医药古籍孤本进行保护和数字化建设的意义、中医药古籍孤本数字化建设的内容、数据库检索功能的实现以及共建共享等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抄稿本是古籍图书中的一种版本形式.也是修订成书或再次修订成书的最初方式.更是著作得以保存和传播的一种手段;其珍贵程度体现二种价值,一为图书内容,二为作者墨宝。抄稿多为孤本,藏者奉为珍秘,难得轻易示人。  相似文献   

8.
完善古籍孤本、珍稀本的著录是吉林省图书馆基础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吉林省图书馆古籍孤本、珍稀本著录情况条分缕析,进而深入探讨其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9.
安徽存藏古籍数量与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博物馆系统等单位所藏古籍进行的调查、统计和分析,摸清了安徽存藏古籍的家底,指出安徽所藏古籍数量较多,质量颇高,内容全面。安徽地方特色明显,刻本、套印本、活字本、稿本、写本、抄本等种类丰富,善本、孤本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0.
四库馆开后,孙仰曾家族进呈图书二百余种,在私人进献者中名列前茅,但因资料所限,其家族情况、藏书及进呈事迹并不彰显。尤其是孙仰曾父子因家乘未备,误将自己列为明重臣孙镊后裔,《四库全书总目》因之而误,为学界因袭至今。论文据南京图书馆所藏孤本孙仰曾《寿松堂进呈书目》、孙峻《寿松堂藏书目》及上图、浙图藏多种稀见孙氏族谱,对孙氏家族及寿松堂藏书、进呈事迹予以考辨。  相似文献   

11.
古籍今译图书的质量检查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今译图书的质量检查情况吴琼为调查了解文化界和出版界所关切的大型古籍今译图书质量的真实情况,促进图书质量的提高,1994年3—4月,新闻出版署请了10位有高级职称的古籍专业工作人员,组成检查小组,进行了一次大型古籍今译图书的质量检查工作。这次共检查...  相似文献   

12.
刘威  刘小琳 《兰台世界》2016,(20):153-155
抗战文献是重庆图书馆馆藏的一大特色,文章举隅了参考资料、军事类抗战孤本、宪兵学校编制的孤本教程和石印本四个方面的孤本抗战图书,并对其文献价值进行了简单的撮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馆藏古籍珍品中六种孤本的提要介绍,揭示其版本特征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图书市场萎缩及古籍图书的滞销是近两年来古籍出版社面临的严峻现实。据统计,1999年古籍图书销售比1996年下降了三成,在古籍图书品种增加的情况下,古籍图书销售的总码洋下降32.5%。许多古籍出版从业人员感到迷惘:是不是古籍出版已经走到了尽  相似文献   

15.
1959年,武昌著名收藏家徐行可先生逝世后,其子女遵照他的遗愿,将先生遗藏图书捐予湖北省图书馆,将所藏元明清书画、碑帖、印章、封泥、刀币、铜镜等文物7700余件捐予湖北省博物馆。其后,先生生前捐予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图书馆的藏书亦转归湖北省图书馆。至此,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清雍正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的编印流传情况,以及陕西省图书馆所藏《古今图书集成》富有传奇色彩的辗转流传过程。旨在与图书馆古籍工作者共勉:保护与珍爱古籍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7.
日前,台湾学海出版社创办人李善馨先生回家乡探亲访友,给桐城市图书馆捐送了三部古籍线装图书。其中清人张开士著的《乘余集》(上、下)2册;清代姚元之著的《竹叶亭杂记卷八》(上、下)2册;清代马其昶著的《抱润轩文集》4册。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五十年来,中国书店抢救性地修补残破的珍贵古籍30余万部,其中不乏善本、孤本,所创造的文物价值用金钱难以估量.而那些身怀绝技、巧夺天工地修补文化典籍的师傅们,则被世人尊称为"古书医生".  相似文献   

19.
巴蜀书社是由文化部文出字[1983]1691号文批准成立的专业古籍出版社,出版社的宗旨是“编辑出版古籍图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出版当地所藏古籍、方志及文史工具书,文史知识性读物,承担国家交办的古籍出版任务”。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中国书史",就是中国图书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图书起源于公元前21世纪开始的夏朝时期,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图书.据最新出版的《中国古籍总目》估算,仅现存中国1911年以前制作的具有古典装帧形式的图书(古籍)就有20万种左右.而围绕着图书所产生的各类文化现象,更是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