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目前,班级中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性格孤傲、自我中心倾向强、不懂得关心身边的人,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往。对此,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如:开展“座位一帮一”活动,即在座位安排上由好带差,学习好的同学利用休息时间帮助不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补习功课,让学生体验关心和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和充实,同时也增加了学生间交往的机会,增进了友谊。  相似文献   

2.
<正>【活动理念】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同伴在初中生人际关系中的地位明显高于其他重要社会他人。初中生渴望结交同龄朋友以满足其情感归属等心理需要。所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初中生来说尤为重要。然而,据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显示,55.5%的中学生与同学、朋友交往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在整个中学阶段,八年级学生的同伴关系问题最为严峻。  相似文献   

3.
掌握沟通的钥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智力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旅途的“多事之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交往,包括父母、老师和同学。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甚至隔膜,如果不恰当不及时消除,势必会影响个人情绪,最终波及到自己的学习和心理。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方式是消除与他人之间矛盾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学生心理困难的具体表现1.人际交往问题进入大学后,学生面对新的环境,需要建立新型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一方面他们不再得到老师的细致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同学都来自四面八方,大家彼此间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和行为习惯也不同,因而交往起来也相对困难。有些学生很希望能与别人交往,但由于个性内向,或缺乏一些交往的方法、技巧,使得他们或者不敢主动去交往,或者在交往中感到紧张,或者担心别人看出自己的紧张,因此在交往中不是很自然、很协调。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2.学习压力问题除了专业兴趣问题以…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学生同伴关系中出现了冷漠心理,主要表现为: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不愿与他人交往,不关心他人等.造成冷漠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文化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教育影响和学生自身因素等.消除和改善冷漠心理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学校的指导作用,家长要注意自身对孩子的影响,学生自身积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新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人是社会的人,需要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不同年龄、不同角色、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对学生而言,班级、学校就是一个模拟的浓缩的社会,他们必须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学会交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就有"学会共处"。从心理发展上来看,高中生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他们甚至把与同学、朋友间的关系看的比与父母间的关系还重要。每个中学生都希望能在一种和谐融洽的良好心理气氛种建立正常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异性之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由于其既缺乏异性交往的心理准备,又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巧,导致了各种心理、行为困扰,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为此如何指导中学生异性正常交往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配合教育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征,对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的认识和行为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适应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调整自己与环境及他人的关系,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健康,顺利实现向成年期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目前,一些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缺乏计划性与连续性,"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主要是心育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扰和问题,确定辅导目标,设计辅导内容,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组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提升学生自我意识水平,让学生更好地接纳自己,提高自信.学校可借助于"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这个特定的课程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借助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干预.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标]通过本活动,引导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男女同学间的友谊,使学生认识到交往时男女同学既要学会尊重对方,又要学会自爱.一旦在交往中发生了偏差,要学会心理调适等.  相似文献   

10.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讨论中学生的早恋问题:论述恋情与友情的区别,早恋的特点和危害,预防早恋的措施,早恋学生的思想疏导。文章提出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对中学生的心理成熟和人格完善有着一种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预防早恋的发生是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当代的高中生由于青春期特殊的心理影响,普遍缺乏交往活动中的安全感,主要表现为孤独与封闭,自卑与退缩,冷漠与多疑等。倾听作为沟通中的重要环节,在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心理价值。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引导中学生正确、主动、积极地倾听。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是爱的事业,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爱,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弱势学生和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伟大而神奇的。一、用爱去透视问题学生的心灵问题学生一般是不守纪律,学习成绩落后,诸多方面表现欠佳的孩子。由于长期受歧视,遭遇冷落,他们一般都很自卑,对外界极其敏感,对他人存有戒备心理,对同学存有敌意。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希望得到同学的信任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一个人不是人。其意思是,人都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能完全独立于他人之外,每一个人都必须和他人进行交往,发生一定的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一、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中学生人际关系,是指中学生这一同龄群体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而产生的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按苏格拉底的说法,每个中学生都是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特有的学习、生活和环境决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孤立的人,而必须与同学、与老师交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加强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的针对性,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策,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于2004年四月间,运用MHT(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标准量表)对1106名高中学生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并召集了80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30名无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研究结果表明: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7.31%,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54%.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是:恐怖倾向(占总人数的7.37%)、冲动倾向(占总人数的4.05%)、身体症状倾向(占总人数的3.87%);学习焦虑(占总人数的3.31%)、对人焦虑(占总人数的2.76%)、自责倾向(占总人数的2.76%)、过敏倾向(占总人数的2.03%)、孤独倾向(占总人数的0.74%).从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来看,除了极少数与遗传素质的影响有关外,绝大多数与家长和教师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当,同学之间的交往冲突与矛盾以及他人和意外事件的伤害有关,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的冷漠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倾向,主要表现为不愿与人交往,不关心他人,有明显的自私心理.这种冷漠心理,不利于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同学关系淡化,集体力量薄弱.针对中学生冷漠心理的不同成因,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点,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逐年下降,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学生比较任性、自私自利、性格偏激,与他人和社会缺少沟通,缺乏自我调节心理能力,导致心理出现问题。教师必须担当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积极关注学生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种表现 (一)学习方面 1.学业任务过重,竞争激烈,父母亲友的期望值太高,导致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2.不同程度的厌学是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无论成绩优劣都有所体现. (二)人际关系方面 1.与教师的抵触情绪.由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学生心理的困惑和烦恼. 2.与同学相处的摩擦.常常表现在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  相似文献   

18.
学生进入初二,正是青春期高峰阶段,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心理压力和困惑,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大多数中学生不愿与家长和老师主动沟通,常常陷入苦恼中而不能自拔。针对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笔者连续三届在学生中开展了“心理互助”实验活动,即鼓励学生人人当心理医生,为他人排忧解难,并收到了意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一些学生存在着怯懦、缺少自信的心理。由于学生有这种心理,自然在课堂上缺少与教师的互动,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直接影响教师讲课的激情。因此,克服学生这一心理障碍,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产生怯懦心理的原因1.缺乏自信心一部分同学的怯懦心理来自于缺乏自信心,在回答问题时总怕自己说不好,怕没有别的同学优秀,怕成为他人的  相似文献   

20.
学生到了中学阶段,其重要他人已不再是父母或教师,而变为朋友。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同伴群体中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中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能力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学业、行为、情绪等学校适应困难。我校心理辅导中心跟踪的个案也发现,来访学生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学生。因此,对于初一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如何与新同学交往,如何交到新朋友,如何和朋友相处,对他们是否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尤为重要。因此,开展初一新生同伴交往适应的心理课堂教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依照同伴关系的两个维度--同伴接纳和友谊关系以及自我同一性理论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理论依据,依照团体动力学理论进行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