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启超曾对阅读鉴赏过程中的情感共鸣作了具体的论述:“一曰熏。熏也者,如入雪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二曰浸。熏以空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广狭;浸以时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长短。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三曰刺。刺也者,刺激之义也。熏、浸之力利用渐,刺之力利用顿。熏、浸之力,在使感觉者不觉;刺之力,在使感受者骤觉。刺也者,能入于一刹那顷,忽起异感而不能自制者也。……四日提。前三者之力,自外而灌之使入,提之力,自内而脱之使出。”梁启超所说的“共鸣”的四个方面,可以简化为两方面,即“入乎其…  相似文献   

2.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相似文献   

3.
孔子论诗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所提及的“熏”、“浸”、“刺”、“提”,从广度、深度、强度和高度四个雏度上,揭示了小说作为一门艺术其及人也广、感人也易、入人也深、化人也神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阅读共情力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古诗词教学可以采用“激、体、悟、透”四步教学法和“熏、浸、刺、提”四字文学主张相结合的策略:创境激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读演体情,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层理解;善想悟情,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品象透情,推动学生深入领会古诗词的意境,助力阅读共情力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郑袖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  相似文献   

7.
义鼠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相似文献   

8.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相似文献   

9.
社鼠     
晏子 《阅读与鉴赏》2010,(4):24-25,56
景公问晏子曰国:“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日:“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会故也。  相似文献   

10.
自然与人为     
姜红 《现代语文》2004,(12):13-13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咸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日:“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而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者,出其所必也.……  相似文献   

12.
李格非 《学语文》2004,(9):88-89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日:“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  相似文献   

13.
饶礼喜 《现代语文》2005,(12):30-30
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  相似文献   

14.
反训是传统训诂学中常用的术语,指在语言实践中,某些语词在某些语境中意义发生了相反的转化.古人早有发现,在我国最早、最古老的辞书《尔雅》中就有反映,如《释诂》既言:“治、肆、古,故也”,又言:“肆、故,今也.”郭璞《注》曰:“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其后,杨雄《方言》卷二也说:“逞、苦、了,快也.自山而东曰逞,楚曰苦.”郭璞又《注》曰:“苦而为快者,犹臭以为香.治为乱,徂为存,此训义之反复用之是也.”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粤人食芝     
粤人有采山而得菌,其大盈箱其叶九成,其色如金,其光四照。以归,谓其妻子日:“此所谓神芝者也,食之者仙。吾闻仙必有分,天不妄与也。人求弗能得而吾得之,吾其仙矣!”乃沐浴,齐三日而烹食之,入咽而死。其子视之,日:“吾闻得仙者必蜕其骸,人为骸所累,故不得仙。今吾父蜕其骸矣,非死也。”乃食其余,又死。于是同室之人皆食之而死。  相似文献   

16.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固药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  相似文献   

17.
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天之所培者,人虽倾之,不可殛也.天之所覆者,人虽栽之,不可殖也.嗟汝准噶尔,何狙诈相延以世而为贼也?强食弱,众凌寡,血人于牙,而蔑知悛易也.云兴黄教,敬佛菩萨,其心乃如夜叉、罗刹之以人为食也.故罪深恶极,自作之孽,难逭活也.  相似文献   

18.
浅谈学生的"人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于能,讲信修睦……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新课程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五单元第24课的内容,与学生共同“探究”之后,感慨良深。孔子的这番论述,强烈体现出先圣对人类美好社会的向往、渴慕之情。时值今日,重新读过,此的现实意义作为初中生读本的用意不言自明。即要实现美好的社会理想,人的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要素之。  相似文献   

19.
林军 《中文自修》2005,(6):50-51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都,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相似文献   

20.
张东河 《现代语文》2005,(4):22-22,24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迁大理正,有盗官练置都厕上者,吏疑女工,收以付狱。芝日:“夫刑罪之失,失在苛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