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巧妙运用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大致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一、设疑探究法 “疑”就是问题,问题就是矛盾。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设疑置疑;在学生的头脑中摆设矛盾,激发他们去积极地思考和探究。它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抵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 “疑”设得好、设得妙,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积极思索探究的过程中,求异创新  相似文献   

2.
李秀芳 《成才之路》2009,(31):27-2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应通过设疑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促进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思维不断深入,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许国霞 《化学教与学》2011,(3):59+71-59,71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指导学法,培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会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教师课堂上不仅要提能引发知识、围绕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难点的问题,更要多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多提有探究性、讨论性、能激发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的问题。多提随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早在宋代,朱禀就提出:“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我们人类有今天的辉煌就是起源于先人对“疑问”的追寻探索和实践创新。在教学中,让学生“起于思”、“起于疑”,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使之成为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勇敢的提出问题,直面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积极探究,主动学习,建立数学的兴趣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谈思想政治教学中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怀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新课程,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素质呢?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必须多渠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重视用“设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开头的任务是:启发思维,指导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及心理准备,使他们思有方向,求有目标。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巧妙设计新颖、趣味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自…  相似文献   

6.
学习一门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研究规律.从而创造性的应用知识。新课程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兴趣的激发要放在首位。不然学生就不会“主动参与”,不会“乐于探究”,更不会“交流合作”,而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有讲究教法 ,注重启发、诱导思维 ,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思考问题、探索真理的情境之中。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诱导”呢 ?一、设疑布障引趣 ,激发学生思考“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有趣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才能使学生去主动探究知识。故课堂教学中 ,通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并且,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学习,注意力最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一、创设情境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上课可从玩、趣、疑入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新问题的积极性“。玩”能唤起学生热烈的情绪“;趣”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唤起学习动机“;疑”能激起思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就会体验到学中有乐、其乐无穷的滋味。二、精心设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恰当的质疑问…  相似文献   

9.
唐万蓉 《云南教育》2003,(14):12-13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用新观念指导教法的改革,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便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行之有效的新型学习方式。 一、加强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兴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的两个关注之一。因为有了兴趣,人才会主动去思考、去活动、去探究。传统  相似文献   

10.
学则需疑,在学习过程中,有怀疑才会去思索,有思考才会进一步学习,然后才会有所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应带有主导作用,为释疑而教;学生的学应带有主动性,要带疑而学,这样,才能教有所获,学有所成。一、带疑而学中养成预习的习惯。新课改的最显著特征是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究者。为了使预习能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布置一些要开动“机器”才能完成的思考题。如教《孔乙己》时,教师可先布置学生思考三个大问…  相似文献   

11.
创设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去发现、去探究、去思考和去学习.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更启迪了智慧.  相似文献   

12.
1.激发兴趣,使厌学变乐学。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曾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这就是说,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我首先充分利用新知识与旧知识、已有知识与未学知识,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临界点,精心设疑,创设能诱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突破认知界面。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可以在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设疑:是否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呢?然后让学生用3、4、5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去验证、去发现。这样抓住学生认知矛盾设疑,就能迅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愿望。  相似文献   

13.
要培养学生以疑释疑叶文兵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只有会“疑”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去“质疑”、“释疑”,在疑问的过程中学得知识。要“生疑”首先要设疑。从教育心理学观点看,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火...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互动的结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产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时,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是简单地直接给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探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创设情境,引发出求知欲,从而积极地探索、…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学则须疑。”有疑才能深思,深思才能理解提高。语文教学中必须引导质疑多思,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怎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尝试。一、扣紧教学内容,激发思维的兴趣 一、扣紧教学内容,激发思维的兴趣 一个教师要上好课,就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兴趣去学。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我注意了根据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由浅入深地激发兴趣。例如在教《回声》这篇说明文时,在课前我请学生表演儿童戏剧《回声》。这剧情是:高山旁有一户农家,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和母亲在这里过暑假,孩子不懂回声知识,听到回声还以为山那边也有孩子,于是就跟“回声”对话起来,由对问到争辩,由争辩到对骂,经妈妈劝导以后,又转变为友好的交谈。学生表演挺认真,于是在阵阵掌声中开始学习语文,回声的科学道理也逐渐明白了。兴趣能促使学生思考。 当然,也不能单纯为寻趣味而天南海北地乱扯,必须扣紧教学内容。不能为吸引学生而在课堂上“大放野马”,讲了半天课还没有涉及正题,这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云 :“学贵有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 ,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 ,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可见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培养师生情感 ,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质疑的勇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 ,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兴趣是思维的动力 ,兴趣可以使学生思维变得丰富 ,变得活跃 ,尤其是初中生 ,正处于创新才能的闪光年华 ,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培养和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应是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巧妙设疑,激发兴趣;精心比较,培养能力”的作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略陈管见。 一、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有了兴趣,就能兴致勃勃地去钻研,能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兴趣,即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获得知识,开扩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力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中学生在形成自己的性格特征时,兴趣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思想政治课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呢?一、启发诱导,引人入胜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者指不能确定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去研究、去解决。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讲经济形势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扩大内需?为什么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为什么说“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适度的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有利吗?接着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财政赤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正>自新课改后,数学教师开始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确立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策略,以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的全面发展。数学是一门概念严谨、逻辑严密的学科,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而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思考是数学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引趣激疑”教学的重点在“趣”和“疑”,路径为“引”和“激”,“引趣激疑”理念下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落实在趣味且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上,借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一、阐明意义 ,激励学生自主探究阅读要教会学生自主性探究阅读 ,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让学生成为阅读中的主体。所以上自主探究阅读起始课时 ,就有必要向学生宣传学习探究阅读的意义 ,最好是在一个阶段的起始 (比如初一或高一开学的第一节课 )。让学生懂得“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道理 ,懂得了道理 ,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培养浓厚的兴趣 ,有了兴趣才能投入其中 ,仔细观察 ,深入思考 ;才能调动各种智力因素进行积极思维 ;才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而自主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