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宜州会仙山,又名北山,位于广西宜州市城区龙江北岸。相传古时,曾有仙人跨鹤集会于此山,故名会仙山。会仙山海拔378米,方圆约3公里。山间草木葱茏,石奇油幽,有白龙洞、百子岩、雪花岩等溶洞较具特色,我国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客曾深入考察会仙山各处溶洞,曾在其名著《徐霞  相似文献   

2.
根据多年的调查结果,作者对宜州花卉进行分类统计,整理出宜州花卉植物名录,对宜州花卉经营状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对宜州花卉的经济开发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指出宜州花卉资源开发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对宜州树木盆景资源调查及野外实地考察、市场调查问卷分析 ,以及对宜州树木盆景经营状况、经济开发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从而提出宜州树木盆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以及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宜州地处桂西和桂中结合部,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和我国"彩调之乡"。宜州人民自古以来能歌善舞,电影《刘三姐》就是以宜州彩调歌舞剧《刘三姐》为雏形而创作完成的。在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宜州彩调对于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和民族团结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多年的野外观察、标本采集及标本签定等工作,整理出比较系统的宜州蝶类名录,并对宜州蝶类的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宜州蝶类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98):12-13
徐霞客故里的节庆旅游应当以徐霞客品牌作为鲜明主题,整合区域范围内的相关特性的旅游节庆产品,提升徐霞客故里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7.
钱谦益《徐霞客传》有两处记叙徐霞客与黄道周的交游.二人深厚的情谊源于他们相似的志趣、性格和学风.徐霞客临终遣子探望石斋的细节提升了徐霞客的精神境界,也寄托了作者对黄道周的关切和对时局的担忧.  相似文献   

8.
《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都以写景为主题,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也都谈到了徐霞客。要对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及表现主题进行梳理,教师不妨从徐霞客入手,了解徐霞客其人,了解徐霞客与黄山、黄果树瀑布的渊源,了解风景中的徐霞客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9.
吴晓 《文教资料》2008,(33):79-80
宜州壮族山歌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五花八门,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本文对宜州壮族山歌作了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总目》评论徐霞客"耽奇嗜僻,刻意远游",并没有理解其壮游天下的社会意义,更大大降低了徐霞客旅游事业的文化品位。徐霞客是明朝中后期旅游热的产物,他的旅游事业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这种与众不同赋予他的旅游以一种恢弘的人文精神,即"徐霞客精神"。明末大学者钱谦益最先使用"徐霞客精神"一词,但未作阐释。本文研究了明朝中后期的旅游热潮和徐霞客旅游的奇特性,总结"徐霞客精神"的文化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二是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  相似文献   

11.
《徐霞客游记》中所载的永昌府的山川、形势、寺庙、坟墓等内容,均透露出徐霞客的风水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一代游圣"徐霞客,晚年遐征西南。《徐霞客游记》中的"丽江日记",是研究明代丽江社会生活方面最为详实的史料;是研究丽江木氏土司、丽江民俗最为真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徐霞客的文化生态观对丽江今天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徐霞客的文化生态观主要表现在珍视人类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反对人为的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和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索了徐霞客家庭悲剧的发生 ,以及这一悲剧对霞客孙精神上、心理上的影响 ,进而为《徐氏家谱》隐去家庭悲剧策划者罗氏而将霞客不姓徐的儿子李寄“敬宗收族”找到一个合理的解析。文章最后指出 ,侧室周氏是霞客真正的闺中知己 ,周氏不见容于罗氏 ,“孕而被出” ,给霞客带来巨大的伤痛 ,从家庭找不到心灵慰籍的他 ,从此决意全身心投入他毕生钟爱的大自然怀抱。  相似文献   

15.
徐国原是商代的一个小诸侯国,西周中期才渐渐强大,在洪泽湖边上建立了大徐城,到徐偃王时开始称王,曾联合淮夷三十六国反周。春秋中期,公元前512元被吴国所灭。灭国后,徐国后裔打着“徐偃王”的旗号,流亡到浙江各地,在台州黄岩建立了“徐偃王”城,把中原文化输入浙东南沿海。  相似文献   

16.
《史记》、《汉书》中记载的汉文帝后六年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守棘门,本身矛盾纷纭。实际上,驻守棘门的将军不会是徐厉,因为徐厉在此16年前已经去世;徐厉也不会是祝兹侯,不仅因为一地同时不会封两侯,而且因其封号应是县级的松兹而不是乡级的祝兹;汉文帝后六年驻守棘门的将军应当是松兹康侯徐悼。  相似文献   

17.
元代河南籍诗文作家群星灿烂,最著名者为许衡、王恽、姚燧、马祖常、许有壬、孛术鲁翀等六家。兹以许衡、孛术鲁翀、马祖常三先生及其文集为研究对象,分别叙其行实,评其价值,考镜其版本源流,以解决些三家的基础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其昶从<诗大序>导出国史作<序>的结论.文章首先通过对<大序>文意的分析,推翻了马氏立论依据,进而从汉人注疏体例、四家诗<诗序>不同和<毛传>不为<诗序>作传三方面反驳国史作<序>的观点,最后得出<诗序>与<毛传>同出一人一时之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施蛰存和徐訏的小说创作在20世纪独树一帜,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色彩的描写,从不同侧面给我们展现了作家的审美特点。本文以《魔道》与《鬼恋》为例,深刻剖析他们作品中以黑色为基调展现出的丰富的色彩性,以及渗透在作品中的不同蕴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施蛰存和徐訏的整体创作。  相似文献   

20.
平颖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1):105-107
第一层面徐訏从其生活经历的特定性切入,在城乡之间对“旧地”进行回忆;同时因为徐訏永久伫留在都市的夹缝中,从而具有深重的历史流离感.这种对乡间的深挚情感和对城市的追寻却不得的冲突便成为其作品的主流意识,最后解决的办法只有努力超脱.这也是中国文化人的共有特质.第二层面徐訏以其不疾不徐的叙述模式来将其作品的深层意蕴传达,再现对象与表现情思在作品中达到统一,将那种文化的沧桑在作品中一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