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兴趣入手。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要是他有兴趣做的事情他就一定能够专心做下去。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挖掘他的兴趣点。对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家长要多陪他一起阅读、游戏,逐渐帮助他寻找兴趣点。不要随意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当孩子正专心做某一件事情时,你千万不要去打扰他,除非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如果不得不让孩子停下来,可以先给他一段准备时间,而且要说明停止当前活动的理由。如果孩子经常被打断活动的话,他对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很浓厚的兴趣,也不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底。让孩子养成做完一件事情后再做另一件事情的习惯。孩子的…  相似文献   

2.
和北京一所中学的女生座谈。席间,一位女孩子很神秘地问,您是作家,能告诉我们"强暴"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吗?我微笑着反问她,你为什么想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女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家长、老师都不停地说,要小心,千万不要出什么意外。"强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但是,没有人把这件事同我们说清楚。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课余时间交些笔友,对于丰富生活、拓宽视野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要把握尺度:一是要注意选择益友;二是不可沉溺于此;三是不要因此漠视了周围的同学和师长。对于中学生交笔友这件事,家长、老师既不应过多干涉,也不能不闻不问。孩子把自己的内心寄托于不曾谋面的朋友,这说明他(她)也许有不愿声张的心事,也许内心苦闷却无处倾诉。交笔友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追根溯源,笔者建议家长、老师认真思考一下:这些中学生与周围人是否存在着某种交流上的障碍?老师、家长能否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面对独生子女,与孩子建立起更加有效的沟通渠道,以帮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是家长、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看了这位家长的来信,我的心情很沉重.首先我想到了两件事:学习原本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如果老师一不留神的好心做法让孩子厌学了,这该怎么办?第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和目标是一致的,如果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导致互不理解,互不支持甚至产生误解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很多孩子都觉得家长太唠叨,比如对一件事情刨根问底,对同一件事情反复询问等。要让孩子耐心听你的话,就一定不要做一个唠叨的家长!家长朋友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这种状况。抓大放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家长操心,但有些事情是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的。作为家长,要能分清楚什么事情孩子可以自己去应付,什么事情家长需要帮孩子一把。在一些小事上,如果我们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提醒孩子,他们当然会嫌我们唠叨。建议家长朋友们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如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未来志  相似文献   

6.
王静 《教育教学论坛》2014,(16):267-268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心理,但当一件又一件学生跳楼的触目惊心的事情发生后,作为教育者,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怎么啦?我们的孩子是要成功还是要成长?"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经常要学生家长为学生签字吗?不管是家庭作业、考试卷还是家校联系本?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孩子的老师经常要你为孩子签字吗?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家长签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看似一件小事,因为长期存在,经常发生,就成了一件不小的事。这件事的背后,恐怕还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件事的走向,恐怕也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经常要学生家长为学生签字吗?不管是家庭作业、考试卷还是家校联系本?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孩子的老师经常要你为孩子签字吗?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家长签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看似一件小事,因为长期存在,经常发生,就成了一件不小的事。这件事的背后,恐怕还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件事的走向,恐怕也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9.
1.不要“营救”他们看着自己的孩子陷入困境或出了什么事情而不管,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有时孩子不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期望得到父母的“营救”,如果家长答应他们的期望,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养成不负责  相似文献   

10.
沟通的艺术     
欧阳蓉 《甘肃教育》2013,(23):31-31
老师与家长沟通是最具挑战性.也需要交际艺术的一件事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与一些难缠的家长沟通是老师、校长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水晶鞋之梦     
这个周末,秦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作业题目是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情,然后把这件事情记下来。秦老师特别强调说,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的每个步骤都写清楚,因为这个单元的语文训练的重点,就是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每次秦老师布置完作业,马小跳都有问题要问:“什么事情才算孝敬父母的事情?”“比如给父母做一顿饭,再比如给父母洗一次脚,再比如……”哈,给父母洗脚,很好玩的。秦老师往下再说了些什么,马小跳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已经定了写“洗脚”。马小跳回到家里,就大声宣布,他今天要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情。“太好啦!”马天笑先生说,“我正想有人给我…  相似文献   

12.
“妈妈,我的玩具小汽车放哪儿了?您快帮我找找!”聪聪大声地喊着。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听见聪聪在自言自语:“我的拼图呢?”妈妈心想,聪聪都快5岁了,还总是这样,做事情时一点儿条理都没有,以后可怎么办呢?为什么孩子做事没有条理呢?⒈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其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就又想着做另一件事了,做事情不能善始善终,显得没有条理。⒉孩子做事没有条理,不仅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而且和家长自身的行为也有直接关系。有的家长打开衣柜,总是找不着要换的衣服,有的家长把看完的报纸随手一丢。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13.
问:我儿子很爱小动物,在家里也养了一些,后来小动物死了,他很伤心,哭了很久,还不让我们扔或埋。我该怎么做呢?为难的妈妈答:当孩子心爱的小宠物死去时,家长首先不要低估这件事情给孩子带来的震撼。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家里宠物的死去,往往是他第一次亲历与他  相似文献   

14.
正孩子忘带作业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这其中不只有那些学习上让老师操心、不善于归整物品的孩子,也不乏一些习惯好、成绩优异的学生。每每看到办公室里的老师跟孩子要作业,或是打电话给家长核实情况,甚至让家长把作业送来的时候,我都在想:谁没有个忘性呢?不要说孩子,就想想我们自己,谁又没上班忘带手机、出门忘拿钥匙的经历?正是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一直以来我的班上都有这么一个做法:每学期每个人都有一次"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子女的教育方面,很多家长与老师沟通存在着一些障碍,因此有些家长感到非常的困惑,如何消除与老师沟通障碍,与老师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呢?一、不要找借口"工作忙!"多数家长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往往借故于"工作忙"等原因(有的家长,即使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也要找亲戚朋友替开)。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的家长,多数  相似文献   

16.
每年新生入园,对小班的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心理考验。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家长恋恋不舍的眼神,老师们的手忙脚乱,都在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又一群的孩子"入园焦虑"集体出现。而这个焦虑期孩子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怎样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新老师、新朋友就成了幼儿园、家长和老师们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只有家园勤合作、早准备,才能帮助新生顺利度过入园关。  相似文献   

17.
进入高三之后,很多学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而忽略了另一件同样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融洽与家长、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搞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8.
又到暑假了,很多家长想借此机会给孩子补课吧,应该怎样做?请读——孩子成绩差了,做家长和老师的常常忙着为他们补课,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对有些孩子来说,任凭老师怎样叫他天天留下来,面对面地“呕心沥血”,任凭家长怎样软硬兼拖,苦口婆心,实际收效还是那么微小,这是为什么?难道这些孩子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吗?不是的。真  相似文献   

19.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与幼儿家长打交道是常事。为了使联系能顺利地进行,教师在与家长交谈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认识到家长在幼儿身上有很大的感情投资。一般来说,要家长承认自己的孩于有问题是件困准的事情。不少家长一涉及这一点,说话的语气就不一样,有的甚至以指责的语气和教师说话。这时,作  相似文献   

20.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经常争抢自己喜欢的玩具,弄坏玩具的事情屡屡发生。这天,两个孩子在争夺羊角球时,把羊角球的耳朵撕坏了。要不要让损坏玩具的孩子进行赔偿?老师们为此犯难了……孩子损坏玩具要不要赔偿?当然要!为什么必须要赔偿?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必须有“法”的意识。当一个人损坏了不属于他的东西,他必须进行赔偿,孩子也不例外。因为孩子必将长大成人,应让他从小知道每个人必须遵守社会之“法”,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如何进行赔偿?首先,我认为不能用钱来赔偿。因为如果让家长用钱来赔偿,至少有以下三个弊端:一是对于孩子有害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