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体育课的课前准备工作与做其他工作一样,要有较强的计划性。每次课用什么教材?教师是否熟悉?难易程度如何?这都有许多工作要做,这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及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克服教学盲目性,贯彻体育教学常规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课前准备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六忌湖北省安陆市教育技术装备站(432600)董锐一、忌课前准备不充分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  相似文献   

3.
袁书红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4):121-121,126
课前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准备课堂教学的方案,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师课前的准备程度,有效率的英语教师均非常重视课前的教学设计。那么,如何在新课标指导下进行课前教学设计,建议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决定因素,从课前心态准备、知识体系准备、教学辅助设施准备、教学艺术准备、学生评价准备五个方面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教师课前必要的准备:心态、教材、教法、学法、评价。  相似文献   

5.
一、课前准备 在制定课时教学工作计划之前,教师必须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做到备任务、备学生、备学法,要做到具体周详。保质保量地上好每一节课,就要想尽办法设计好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新方法,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好。备课是教师取得教学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的重要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联系性,事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否则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无论教师的教龄长或短,教学经验多或少,课前准备是必须的。对于青年的教师来说,课前准备更是教师从事教学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本文作者对生物教师对课前的准备工作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及时教学的特点及对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田莉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1):39-43
及时教学是20世纪末在欧美国家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教学的自主性、研究性和宽广性。及时教学对学生的课前准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每节课教学成效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及时教学虽然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但仍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并没有因为网络的介入而受到影响。主要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上师生有准备的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并进而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我国目前高校本科教学的主要形式还是教师讲学生听,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及时教学对我国本科教学的改革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好生物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银川二中潘玲妹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课是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上好生物实验课,首先要做好生物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一、制定实验计划,做好早期准备实验教师在新学期开始就应该根据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9.
朱汉英 《广西教育》2013,(20):38-38
精心的教学准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学准备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前制订教学方案,解决以下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处理(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本文以英语教学为例,论述有效教学准备阶段要做好的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李江丽 《考试周刊》2014,(27):97-98
<正>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深深感到小学英语教学不再是简单地要求教师完成教学内容,而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拓展学生文化、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形成学习技巧、保持终生学习欲望等提出更高要求,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一、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前准备工作通俗地讲就是教师的备课,这一环节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环境的布置和学生课前应做好的相应的准备工作。在教学每一节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寻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加强教学互动。如  相似文献   

11.
教学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只有教师狠抓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到认真严谨,提高教学质量方有保证。 一、课前准备 教学工作的好坏,取决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效果,所以,课前的教学准备至关重要。对课前教  相似文献   

12.
卢玮 《教育探索》2001,(7):69-69
新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心理调整问题。有针对性地排除新教师的心理障碍,才能使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新教师心理障碍的种种表现新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都有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主观上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熟悉教材内容,把握教学大纲,搜集教学参考资料,认真编写教案、讲义,以良好的愿望准备完成好第一次课堂教学任务。但客观效果往往不尽人愿,存在着理想愿望与现实结果的反差。其原因在于新教师存在以下一些心理障碍。1.准备性心理障碍新教师上课,都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过程。如:上课前…  相似文献   

13.
一、忌课前准备不充分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  相似文献   

14.
课堂心理准备是指学生在某教师教学前对该教师的课堂教学在思想上、情感上、感觉上有了一定的准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漫谈备课     
漫谈备课黑河市粮食学校魏玲祁英俊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备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明确教学的任务,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顺利有效地进行学习做好准备。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6.
范厚廷 《小学生》2011,(4):23-23
1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1,1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7.
一、课前充分准备,目的明确 校长盲目听课,与有准备听课,其效果是不一样的。校长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准备工作。1.熟悉课程标准,了解这节课的教学意图与教师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上好生物实验课教学最要紧的是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即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设计试题,具备让学生亲身参与、运用先进设备、组织生物兴趣小组、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不同课前准备时间和教师参与程度对TBL联合CBL教学法对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成果的影响。方法:以开放性胫骨骨折临床课程为教学内容,根据不同课前准备时间(1周或2周)及教师参与程度(全体学生课前集中布置教学任务或即时通信工具布置教学任务)将住院医师随机分为四组,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充裕的课前准备时间(2周)可以明显提高住院医师的测试成绩、临床分析及团队合作能力,而教师课前准备参与方式对教学效果无明显影响。结论: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充裕的课前准备时间可以明显提高住院医师在TBL联CBL教学过程中的测试成绩、临床分析及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规范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对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安置性评价是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之前,判断学生的前期准备,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关于学习者已有知识基础的信息.本文介绍了三种常用的安置性评价(准备状态前测、安置性前测以及表现性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并根据自身教学的实践对准备状态前测和安置性前测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