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轮岗支教”无异于“赶鸭子上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山西等地实行“轮岗支教与职称评聘挂钩”,打破了陈旧的教师评聘制度,揭开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得到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好评,称之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之举。但我以为,靠“与职称晋升挂钩”的办法促使优秀教师被动地去农村轮岗支教,无异于“赶鸭子上架”,此举实不可取。  相似文献   

2.
廉维亮 《教育文汇》2007,(6):13-14,53
北京试点 教师轮岗抑制择校热 作为全国教育资源发达城市的北京,近年来也感到了中小学生择校上学给教育管理带来的压力。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中小学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城乡教师交流长效机制,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3.
史峰 《河北教育》2014,(10):35-35
教师进行校际间“轮岗”交流,是一项体现义务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这项措施渐由“区域实验”向“全面推开”挺进,于是将有更多的学校参与到“轮岗”行动中来。面对来势不可挡阻的“轮岗大潮”,校长们则显得有些“心慌”…  相似文献   

4.
姜义 《江苏教育》2010,(10):40-40
踏着秋的韵律,背负学校嘱托,怀揣忐忑之心,迈进了省示范初中——新沂市钟吾中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轮岗"实践。初入校园便被中心路两旁伟岸的法桐所震撼,它用饱经风霜的身躯展示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数拼搏的身影。课堂尤其精彩。  相似文献   

5.
在制定和推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本地教育实际,针对目前教师交流中存在的“假、短、少”弊病,突出“三性”:  相似文献   

6.
熊鹰 《内蒙古教育》2007,(9S):25-26
从2006年起到2008年,沈阳市将有1.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交流到其他学校任教。他们规定,凡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时间满6年的校长和教师,都要进行交流(据《人民日报)2006年12月12日11版)。  相似文献   

7.
教师轮岗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该如何定位,如何实施,未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吴志伟 《江苏教育》2013,(11):51-52
“教育家办学”已逐渐成为一个时代命题和社会共识,它在反映当下中国缺少教育家这个基本事实的同时,蕴含了这样的内在逻辑:只有教育家或者像教育家一样的人(主要是校长)才能办好真正意义上的好教育和好学校。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实行的校长轮岗交流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校长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教育的整体均衡。但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出发,校长轮岗交流制显然有着无法治愈的“硬伤”。  相似文献   

9.
仲小敏 《天津教育》2014,(19):85-85
众所周知,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轮岗”政策是解决当前教育资源均衡问题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农村校、薄弱校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相对较少,这不仅是这类学校自身发展的问题,同时也与农村校、薄弱校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存在向城镇校和优质校“单向流动”有关。所以,实行政府统筹下的“教师轮岗”政策就是要引导城镇校、优质校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流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包括“刚性流动”和“柔性流动”两种,天津以保留轮岗教师人事关系在原学校不变的“柔性流动”为主)。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不少学校都在进行中层干部“竞聘轮岗”的管理制度创新,这在激发教师、中层干部的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方面都是有益的尝试,但要让“竞聘轮岗”发挥更大的效应,还应该在具体操作上解决好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师博览》2007,(5):17-17
近年来.安徽省采取了多种措施推进均衡教育,但由于各校间师资存在较大的差异,生源达不到均衡而制约整个均衡教育的发展,城乡间的差距更大。为解决问题,今年安徽省教育厅在分解省政府批准的教师编制总额时,将向农村学校倾斜。新招聘的教师优先补充到农村薄弱学校。此外,在城镇中小学、农村中心学校设置5%~10%的流动岗位,用于聘用本校以外的具有教师资格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2.
济南铁路分局济南水电段于1998年初在济南局范围内率先开展了工人脱产轮岗培训的探索,目前已形成了职工离岗——轮训——竞争——上岗的“环流”格局。一、学习政策,认识轮岗培训工作重要性1.轮岗培训是提高职工技能的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自2001年秋在全国各实验区开始运作至今,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当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些课堂现象,不难看到“热闹”背后透视出来的放任、随意与“急功近利”,笔者认为,这是“课改”中语文教学的误区,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语文教学将会从一个极端(因重“训练”而肢解语言文字、破损语言现象)滑向另一个极端(因重感悟,重个性体验,而任其自然)。长此以往,语文学习质量令人忧虑。以下列举几种误区现象及由此而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陈立武 《师道》2010,(5):19-19
毋庸置疑.教师轮岗对于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遏制“择校热”是有帮助的.对于克服教师职业倦怠也有裨益。但欲让各地相继推出的“同城轮岗”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确立两个前提: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笔者有幸赴外市某名样,观摩了一次主题为“新课改中,我们该如何预高教案”的课改沙龙活动。只见甲刚说完,乙就接着说:“刚才甲说得很对,现在我就另一个问题谈一点看法%”然后丙接着说:“我和乙有同感,其实……”紧接着是丁,他照例是先用一句话肯定丙刚才的发言,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预先准备好的稿纸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时至今日,甚至在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日常口语中,“差生”(通常指学习成绩落后者,如果品行也不好,那就是“双差生”了)出现的频度仍然很高,有的学校甚至在年度考核中,专门设有“辅导差生”这一项——甚至每人分配两个名额,按学期与学年考试的成绩,评定辅导“差生”的等第与成绩!我的念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几乎每天回家时,都会说到一些关于“差生”的  相似文献   

17.
沙森 《教育文汇》2014,(20):18-18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教师轮岗制度启动不难,难在常态化;“身入”不难,难在“心入”。日本、美国等国都要求教师几年一轮换,但它们有两个基本制度做支撑:一是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规定义务教育教师是国家教育公务员,享有相应的待遇;与之对应,教师须履行轮换的责任。二是现代学校制度,在中小学实行民主管理和教师同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有人把教师比喻为“编剧”,有人把教师比喻为“导演”,也有人把教师比喻为“演员”。当人们意识到单一的角色,不能代表教师的形象时,还有人说:教师=“编剧”+“导演”+“演员”。乍看起来,这些比喻颇有艺术色彩,有某种道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比喻既有悖于新的课程理念,也不符合教学活动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不再是“编剧”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形象地比喻为编剧,颇有艺术色彩。有人甚至将教学设计和编剧创作的剧情作了一个对比:复习导入(序幕)—传授新知(情节发展)—课堂讨论(剧情高潮)—概括总结(结局)。…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位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积极的课堂教学的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令人欣慰。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或实质,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盲目地“跟风”、追求“时髦”而陷入了“时髦”的误区,当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20.
我相信,我们中小学正在进行的第八次“课改”,不是从零开始的。第一次到第七次的课程改革是它的基石,它继承着,如同“站在巨人的肩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