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听评是语文教师常规教学手段之一。听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听,语文教师必备听的能力,即会听、善听,听得清,听得准,听得全;二是评,评是听后作出的反应,语文教师应能及时、迅速、准确、全面地对所听内容作出评价。语文教师的听评对象一是学生,二是同行:一、学生。学生的发声、拼音、认字、朗读、背诵、复述、答问、口头作文、演讲、辩论等都是语文教师听评的对象,通过听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二、同行。语文教师经常互相听课,有的属于观摩学习,有的属于检查考评。听课后的评议,不仅对被评教师是帮助和鼓舞,对评议者也是相互学习,共同提…  相似文献   

2.
复述作为学生的一项基本语文技能,是每一学期特别是中年级阶段重点训练的项目之一,但很少有老师将复述搬上舞台,在平日的语文课中,教师一直对复述存在一定程度的漠视,很少有老师将复述作为课文的重点加以练习,与朗读、感悟这些语文技能相比,复述似乎已经被边缘化了。  相似文献   

3.
通用小学语文教材要求朗读、背诵、复述、默写的课文很多,四者加起来约占80%。朗读、背诵、复述、默写绝不是学生自己的事,对教师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几年来,我坚持朗读、背诵、复述、默写“作业下水”尝到了甜头,现在欲罢不能。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朗读的课文,我首先朗读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我首先背诵下来。要求学生复述的课文,我首先能复述。“作业下水”好处有三: 第一,能加深理解教材。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通过朗读、背诵,或者复述、默写,可以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  相似文献   

4.
长时间以来,初中语文的教学都更加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把听和说的能力忽视掉了。而实际上,读、写、听、说构成了语文的全面素质。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日益重视,语文教学就必须要加强说话教学。老师要鼓励学生多练多说,把说话训练贯穿到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多种训练的方法提高学生们的说话能力。一.初中说话教学的方法(一)复述法复述就是通过自己的话复述书本内容的表达方式。可以由老师先朗读,让学生复述内容,或者让学生谈  相似文献   

5.
向演员学习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训练。要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自己先要读好。但目前的一些语文教师,在朗读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是发音和表情的问题。因此,我想到,语文教师可以向演员学习。话剧演员、电影演员以及说唱演员,都能够做语文教师的朗读老师。看电影,看戏剧,听说唱,也可说是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的方式之一。演员们可以给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有些教师对汉语拼音字母还不熟悉,有的虽然懂得汉语拼音,但区别四声还没有十分把握。仔细地听演员的台词说唱,能帮助我们正音。同时,他们说话声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都能恰如其分地把每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是小学英语学习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朗读习惯的培养首先需要老师精心选择朗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老师要教给学生朗读技巧,让学生在朗读中形成语感。复述是学生在朗读中的创新实践,能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有效地形成并持久保持朗读习惯。  相似文献   

7.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一名学生朗读水平较高,那么他的语文素养也会相应很高。2012年9月,我迎来一批一年级新生。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拼音和识字写字的教学,引导学生把拼音学扎实、多认字、写好字,并没有在朗读方面花过多的时间,只是要求学生把课文读熟。到了二年级,一次偶然的出差学习让我改变了看法,我听了一节二年级的精读课,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令我佩服,学生的朗读水平令我惊叹。出差回来后,我定下目标,要  相似文献   

8.
徐思花 《考试周刊》2012,(89):34-3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调动学生口、耳、眼等感官,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能够强化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呢?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注重示范朗读。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小学生语言模仿能力较强,都希望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老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具有强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注重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老师必先“身先士卒”。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先练好朗读的基本功.充分发挥朗读的示范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习》1994年第4期载有翁振权老师《对结构的分析与比较》一文,文章开头有这样两节:①黑板上方写着课题:“我的叔叔于勒”。②课题下面是:“1.盼于勒 2.送于勒 3.赞于勒 4.见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基于这一理念和目前学生学习语文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倡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以下一些学习习惯:书写、使用工具书、朗读、听课、思考、提问、阅读、积累、勤写、巩固等习惯,为终身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复述,作为小学阶段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促进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在一线语文课堂上,朗读和背诵备受广大教师的宠爱,复述则游离在课堂的边缘,成了可有可无的语言实践,这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本文旨在明确复述的重要性,探索指导小学生复述的对策,希望能唤醒广大一线教师对复述的再认识,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对一些充满丰富情感的文章,要注意指导学生朗读。首先自己范读,范读时,我深入领会文章的中心,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来。老师朗读时渲染的强烈气氛,会给学生以感染力,起到直接讲授起不到的作用。既陶冶了学生情操,又培养、提高了学生朗读能力,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使学生学习、掌握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3.
陈铜仁 《教师》2014,(33):25-25
正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项语文基本功。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朗读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首先应激发他们对朗读的兴趣,把朗读当成一件乐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呢?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我一直认为,就《我的叔叔于勒》而言,程红兵老师和李卫东老师已经把这一课上到了极致,旁人很难超越。然而,当看到2009年第3期《语文学习》上刊登的王君老师的《拨开重重迷雾,走进人物心灵——〈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时,我有一种“如走山道上”的感觉,不知不觉随着她的学生,走进了一个个柳暗花明的境界。下面,让我们走进那异彩纷呈的课堂,分析精彩背后的元素。  相似文献   

15.
复述就其本来含义而言,一是指把别人说过的话或自己说过的话重复一遍;二是指在语文教学上学生重新组织语言把课文内容叙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经常用到复述,而且要把复述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来学习,老师要把它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组织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是如何走上教研道路的我小学上的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五六年级时语文老师是霍懋征,有一节公开课我印象特别深刻。那一次霍老师上大型公开课,讲古文《矛盾》一课,许多人来听课。整节课进行得特别顺利,结尾的时候,霍老师要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把我叫起来了。那个时候我的声音比较有特点,朗读还算不错。没想到我读得磕磕巴巴,根本就念不下来。这时下课铃响了,可霍老师没有着急,一句批评的话也没有,仍然和颜悦色,耐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课教学中,有的老师只注重字、词教学和课文分析,而忽视朗读。其实,朗读在语文教学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之一,学习语文也是训练口才能力和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朗读,学生直接而深刻地领会课文内容,也可以领略文章韵味、气势和感情色彩,深入理解文章语言运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听了不少节语文观摩课.课堂上时时传来琅琅书声,执教老师注意朗读指导.注重朗读层次的提高.提倡个性化的朗读.朗读训练形式丰富多样.有个别读、比赛读、师生轮读、配乐朗读、表演朗读等等,整堂课热热闹闹。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一种欣赏,是一种感悟——这是《少年花季》电视连续剧中一位老师对学生说的话。我觉得它对语文教学很有启发。它对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具有深刻的意义。它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新课程标准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基本要求,明确了使用新教材要注重朗读训练。可见,朗读作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这次新课改中被继承了下来,给语文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而目前朗读教学却被忽视了。有的教师认为朗读教学影响讲课时间,于是语文课采用了“以讲代读”、“以问代读”的教学方式。这样,朗读只能靠边站,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20.
复述教学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把读和写连接起来的一座桥梁。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复述的训练重视得还很不够。据调查,有的学校能按大纲规定进行复述的学生仅占百分之五左右。教师怕挤课堂教学时间,学校对复述教学不过问、不考查的现象很普遍。这种偏向如不纠正,提高语文水平只是一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