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教材多样化建设历程 自建国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基础教育教材以“一纲一本、编审合一、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化的教材制度为主要特征,国家组织专家编写教材。在原国家教委的领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教育部发布的课程(教学)计划,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编订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编写与出版了多套面向全国中小学的各学科教材。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不断加强美育课程建设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美术教材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由"教材统编"转向"教材审定";由"一纲单本"扩展"一标多本";由"学科知识"转化"学科素养";由"教本教材"提升"学本教材"。在总结我国70年中小学美术教材发展成就的基础上,阐述其发展面临的问题有:美术教材研究进展相对缓慢;美术教材编辑缺乏系统关照;美术教材内容更新相对滞后;美术教材立体化建设尚未形成。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我国中小学美术教材发展应以习近平美育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聚焦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创意思维为优先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总的来说,应该具有适度的民族特性盛日民族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的民族性是客观存在,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这既不能满足民族地区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应更积极地循序、分类推进“一纲多本”或“多纲多本”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4.
一纲多本:教育民主的诉求——我国教科书政策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教育部在2001年启动了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科书政策也从"一纲一本"走向了"一纲多本".本文叙述了我国教科书政策的演进轨迹,分析"一纲多本"教科书政策实施过程中遭遇的现实问题并展望其前景."一纲多本"教科书政策体现了教育民主的诉求,标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进入了新的纪元.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大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为了适应各地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体制必须改革。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即实行“一纲多本”制,以满足各地、各类学校的不同要求。国家教委从八十年代初就鼓励各个地方,以及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有条件的专家学者、教师个人按照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61):140-141
<正>一、引言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都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一直实行"一纲一本"的国定课程教材政策,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种统一编制政策才逐渐打破,开始实行国家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英语课程标准》自2001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一纲一本”的大一统的教材编排方式,大江南北、城乡上下几乎是用清一色的同一本统编教科书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一纲多本”或“一标多本”的教科书政策倡扬多元文化的传播、课程建设的多样性。乡土课程、生活课程、综合课程、个性课程等各种课程类型的开发和改革都体现了新课改中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的教育诉求。  相似文献   

8.
一、从"一纲一本"到"多纲多本" 1.国家统编:"一纲一本"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中小学教科书一直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供应的制度.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原新闻出版总署编审局的基础上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9.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中小学教材摆脱了"一纲一本"制,出现了繁荣局面,因此,如何评价教材的质量成为摆在教育教学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英语教材评价内容、方法等的研究,为国内的英语教材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文化建设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又与时俱进,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实践实现了重大创新,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创新特色、实践特色和人本特色,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先进性与和谐性、人为性与为人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教材评价的研究。国外的教材评价研究较为成熟。相对而言,我国的教材评价研究相对滞后。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国家一直重视教材的建设和教材的质量,但是,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教材长期实行"一纲一本"制,教材评价并没有真正意义地展开。自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近30年大学语文教学与教材的建设情况做了梳理,分析了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几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方向,即坚持"文学思路"与"人文思路"的统一,注重人文性;坚持传统文学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文化的统一,注重时代性;坚持总体规范与文化特色的统一,注重地域性。  相似文献   

13.
校园改革,文化现行。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软实力体现,也是一所学校和学校内部师生的整体精神素养缩影。但是,目前阶段,我国部分中小学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刻,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和提升空间。该研究基于中小学的文化建设现状对中小学的文化建设路径做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希望以此助力中小学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拜读了符同权老师《深刻理解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第11期)一文后,颇受启发。符老师从文化建设在国家层面的意义进一步凸显的时代背景下,谈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论述全面而深刻,对学校尤其中小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阅读这篇文章后,我想到了"课堂文化建设"的话题。我在思考: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小学,无论从时  相似文献   

15.
"主流教材"的提出,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教材从编审合一到编审分开,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从国定制到审定制的教材多样化发展的进一步要求。"主流教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行量最大,使用最广泛,受众最认可,权威性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那类教学材料(主要指教科书)。主流教材是一个群体而非某一个版本的教材。主流教材应具备以下特征:体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占据较高的教材市场份额;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造就的权威性;追求层次化、系列化和立体化;服务良好并发展持续;多样化中显主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建筑文化建设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城市发展中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导致城市建筑文化的严重缺失;二是盲目地模仿使城市失去个性。为此必须采取具体对策搞好建筑文化建设,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树立文化意识,培养文化自觉;以富有文化理念的城市设计引领建筑设计;高度重视对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对现有“乏文化”建筑进行“文化化”改造;新建建筑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地域性;重视单体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互补与协调;处理好保护继承与开发创新的关系;科学规划城市建筑文化识别系统——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7.
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象征的孔子学院建设采取送去主义,是"东学西渐"在21世纪的文化复兴和文化自觉,有助于扭转"文化逆差"颓势,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孔子学院建设播撒和谐价值观,有助于解决西方文化思维模式下人类面临的一些困境,促进和谐世界的发展.孔子学院建设是文明间的对话,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有助于保持旺盛的文化生命力,促进自身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实现教材建设一体化。开展教材和教材一体化研究,可以为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程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的编写设计展现出鲜明的“一体化”追求:在价值维度上,体现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导的目标一致化;在内容维度上,体现出坚持以生为本、以目标导向为主线的功用协同化;以方法维度上,体现出以增强科学性、提升思政课实效为根本的教学系统化。  相似文献   

19.
为构建素质教育 课程教材体系,10年前,国 家提出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中小学教材建设构想,以逐步实现多层次、多元化的教材结构。同时规划了重点建设的8套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沿海版教材就是其中一套,而且这一历史性重任落在了广东的身上。“十年磨一剑,百花满园春”,从1988年至今,沿海版教材在我省的专家、教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1997年10月,所有18个学科教材,以及我省丁有宽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均通过了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且在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从原来的"一纲一本"发展到现在的"一标多本",教材多元化的格局逐渐形成.我校使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初中系列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教材的内容改动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