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着智慧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女人是最美丽的,疏雨就是这样一位温婉而美丽的女子.疏雨,原名陈秋红,生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巍山,自幼与文字结缘,钟情于戏曲,在古城的明清巷陌中穿行,在戏曲和文字间游走.似水流年,看姹紫嫣红开遍.优雅从容、柔美端丽是其始终不变的气质.疏雨擅画彩铅,喜书小楷,醉心昆曲,尤喜写作.既无"酸文人"的孤芳自赏,更无"假名士"的自命风流.她倾心于散文这种最具个性化的文体形式,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敏锐游走于语言之间,不以重大社会历史题材取胜,而以地域世俗风情见长,所写的大都是日常生活所见的平凡小事和人情世态.如同作者自己所说:"于我而言,写作,更多的时候是在文字里偷欢,以文字为舟,光阴为楫,自渡彼岸.时光就这样停驻着,欢喜着,不知今夕何夕."(《闲在大理》)真是"诗情画意,文采风流".  相似文献   

2.
公元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中国昆曲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纪念中国戏曲界的这一幸事,上海昆剧团于当年10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了新编历史剧《班昭》。提起《汉书》,人们皆知是班固所著,但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班固未写完便病故,真正将《汉书》完成的是其妹班昭。她博学高才,著有赋、文等16篇;《女诫》7篇,征引详博,风格疏朗,展现了其渊博学识和文学修养。她曾为兄班超求征还上疏一篇,情词恳挚,感动了皇帝,下诏将班超自西域召回。鉴于班昭的才学,汉和帝命其续写《汉书》,以承其父兄之志。如何把握好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尺度,是历史剧创作中的一个棘手难题。昆剧《班昭》的作者罗怀臻匠心独运,在班昭续写《汉书》这一史实的基础上,发挥艺术想像,设置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悬念,使得这出以昆曲为载体的剧目于平缓优雅中见紧张惊奇。“苦茶别叙/夜雨离愁/……清卷寒灯你孤守/书稿催你早白头/教七尺也含羞……”一曲优雅伤感的丝竹管乐把我们带进了班昭这位古代才女的精神世界——班氏一门以著《汉书》为己任,班彪、班固父子因此曾几度下狱。班昭自幼目睹家事变迁,14岁上书太后,终令《汉书》开禁。兄长班固,...  相似文献   

3.
《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是罗杰·弗莱晚年时期的力作,对塞尚的研究与论断至今仍堪称经典。但这样一部著作却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受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其影响主要集中在情感控制、留白、韵律和笔触等几个方面。弗莱从中国艺术中提取与征用美学资源,成功运用于对塞尚的研究及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批评,并使《塞尚》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为其形式主义艺术批评与美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像香奈儿5号的那缕香气,这位世界著名美女走了过来。"英国《独立报》这样描绘她的出场。在万千影迷心中,她是高贵的伊莎贝拉王妃,她是优雅的安娜·卡列尼娜,她既是纯情的芳芳,又是狂野的路易十四的情人。她就是"法兰西玫瑰"——苏菲·玛索。在对她的各种赞誉中,法国影坛的"玛丽·安娜"这一称呼最能彰显她在欧洲影迷心目中的地位。当然,世界影迷赋予她的这份荣宠她亦受之无愧,因为她用其独有的美丽与倔强为我们演绎了浪漫的玫瑰人生。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文化的衰萎,我都会很心痛。如果昆曲从我们这一代的手上消逝,我们就是历史罪人;这和我们把宋朝的瓷器摔了,把殷商的青铜器砸了没有任何区别。于是,我选择了推行昆曲的复兴——我想。只要去做,就来得及。——白先勇  相似文献   

6.
中国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19项世界文化遗产之首。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种类,尽管昆曲已为世界所认可,但众多海外观众却未有机会欣赏这门中国传统艺术。当今,歌剧频频上演于世界各地剧院,吸引各国观众;而与之同等艺术价值的昆曲,顺理成章地也应走入世界观众的视野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7.
《中外文化交流》2000,(2):49-49
昆曲是中国“百戏之补祖”。苏州是昆曲的发祥地。为弘扬昆曲艺术,促进昆曲艺术的继承、保护、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将于2000年3月31日至4月6日在苏州主办首届中国(苏州)昆剧艺术节暨优秀古典名作殿演。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筑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中国文化的表现,是艺术的大宗遗产。纵观中国传统建筑、私人住宅,大致可划分为三类:皇家建筑,包括宫殿、园陵、御苑等,其艺术宗旨为“非壮丽无以重威”,强调夸张的形体、夺目的色彩、奢华的装饰,骨子里是“天子”的气质;以苏州园林和徽派民居等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住宅则体现出一种含蓄节制的审美观念,与书法、品茗、琴筝水墨梅兰竹菊一脉相承,是“文人”的气质;以各地民居为代表的平民住宅体现的是浓厚的乡土气息,强调人对土地的依恋,与环境的和谐,表现为就…  相似文献   

9.
中国昆曲     
张一鸿 《世界文化》2011,(11):47-47
昆曲,又称“昆腔”。原为元朝时昆山(今属江苏)一带流行的民间戏曲腔调,后经明、清两代艺人不断整理加工,创造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昆曲有“幽兰”之雅称。它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用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昆曲的文辞华丽典雅,曲调舒徐委婉,表演细腻优美,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深圳-宝安-观澜-鳌湖村。当人们的目光聚焦于这个古老的小村落时,便发现在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深圳,居然还有如此宁静、厚重、淳朴、优雅的“世外桃源”。鳌湖村,犹如一幅原生态客家人生活的田园风光套色木刻版画。  相似文献   

11.
<正>一位国际公认的卓越的艺术大师,想必都善于从世界文化精华里汲取营养,又能让自己的优秀作品给世界文化施以积极影响和正大能量。已故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1921—2007),就是这样一位中外景仰的艺术大师。孙道临祖籍浙江嘉善县,在当地堪称名门望族、书香世家,其祖父系清朝举人,父亲孙文耀在上海法国天主教会办的震旦学院学习西学,1908年孙文耀与本校同学翁文灏、胡文耀共同考取官费留欧,都进了比利时布鲁塞尔的鲁纹大学,他们被称为名噪一时的"震旦三文"。孙道临在北京出生后,很小就受到家庭特有的多元文化的熏陶。父亲对这个小儿子并不娇宠溺爱,而是严加管教,在学习上要求苛刻。小以亮  相似文献   

12.
草木笺     
正桂:云外天香桂花有种说不出来的独特气质。孤绝的,空灵的,又是如此贴近人的心扉。是一种贴心贴肺的亲密与一点若即若离的疏淡糅合而成的风骨。这样的气质,最是吸引人——像一种女子,有植物性,安然,独自,内在强大,外表纤柔,与万事万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却又悄然散发着诱人的芬芳。在清秋,原本就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季节里,一阵风动,几缕桂香,真是秋天予以人类最美好的礼物。她的花开,与秋这样的季节,如此的相得益彰。想想看,假若桂花  相似文献   

13.
“我希望能创造奇迹。”他在年轻的时候曾写出这样的心愿。在整个一生中,这个无与伦比的人在艺术、科技、认识人类、探索自然界的秘密方面都创造出了奇迹,到晚年时,他仍痛惜道,他一生的时光都给“虚度”掉了。历史笑了。“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如此多才多艺的天才。”法国历史学家泰恩写道,“从没有出现过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如此渴望永存不朽,在他在世的一百年中以及以后的几百年中被人广泛传诵的天才。”人们从不认为这样的赞扬言过其实,相反认为这样的赞扬还嫌不够,但又找不到恰如其分的赞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伦纳德·达·芬奇是一…  相似文献   

14.
大树之歌     
<正>在柬埔寨旅游,除了吴哥古迹,最令人艳羡的就是那些参天大树了。瑞士文学家黑塞说:世上"再没有比一棵美的、粗大的树更神圣、更堪称楷模的了"。面对着耸立于原野上的大树,我景仰、慨叹、惊愕……凤凰树难得一见如此俊美、高大的乔木,随便挑出一棵来,就有七八层楼高。它不仅树干端直,还使出浑身的气力让树杈向四周伸展,让树叶密不透风。人们都夸它的树冠长得硕大、周正。仰视,像一张超大的伞;横看,像一把巨型的扇。在炎热的柬埔寨,它为多少背包客撑起清爽的华盖,为多少  相似文献   

15.
戏剧与水墨堪称中国两大国粹。前者歌舞曼妙,后者斑斓淋漓,二者独具之风韵令古今众人痴迷。而水墨戏剧人物画。更将二者珠联璧合.使观者于同一视界、同一时空感受两大国粹之神韵,堪称别有洞天。观今日所做水墨戏剧人物画者,李文培先生可谓成就卓著。其画可用“精妙”二字概括,其中“精”指的是其对中国传统戏剧人物丰富内涵把握之精准;“妙”则赞其所用传统水墨技艺之高超。  相似文献   

16.
凌夫 《寻根》2010,(2):70-73
<正>陶元庆是中国现代书籍装帧史上杰出的画家。陶元庆,字璇卿,1892年生于绍兴,与鲁迅同乡。他是鲁迅的学生许钦文的最好的朋友,由许钦文介绍而认识鲁迅。毕业于上海艺术师范的陶元庆,对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洋绘画都有广泛的涉猎和不俗的见识与修养。鲁迅赏识陶元庆,一再约请他设计封面,催生了一批中国新文学史上堪称绝品的封面佳作。  相似文献   

17.
曹鹏 《世界文化》2011,(1):58-61
造型艺术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具象或抽象、写实与写意。中国工艺精神的核心就是写意、追求的精神与情调、境界的抒发,而不是具体的描摹、再现。这不仅体现在绘画上,也体现在书法,雕塑、戏剧等其他艺术门类中。陶瓷美术也是如此,而是陶瓷艺术的百花园里,钧瓷最符合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精神,而刘福安先生的作品正是极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正>五秩弦歌春华秋实天津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美誉的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更是凝聚了近代中国百年的历史风云。在别具特色的小洋楼建筑群中,马场道117号(原137号)坐落着一所以培养外语人才为特色的高等学府——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园里庄重典雅的欧式建筑不仅折射出中外文化的交融与荟萃,更凝结着岁月的厚重与沧桑。优雅的环境是传承优秀文化、孕育知  相似文献   

19.
<正>对珠宝界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卡地亚。但是,对卡地亚与中国的渊源,或许不少人并不知晓。一头撞进中国艺术的瑰丽世界"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这一出自英皇爱德华七世的评价无疑是对法国珠宝翘楚卡地亚最为贴切的定义与赞美。拥有国际视野的卡地亚家族,始终善于从各国文化及优雅生活细节中汲取灵感,缔造引导潮流旌旗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20.
史学与科学     
研修史学者,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历史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不易准确而明白回答的复杂问题。近代以来,西方不少历史学家通过撰写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对此进行了长时间热烈的讨论。但是,学者们仍然意见纷歧,莫衷一是。中国的历史学家在对此问题的探讨中,基本形成这样的认识:所谓历史,就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或对以往实际发生事件的记录。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这就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而中国“历史学之父”司马迁在其所著《史记》中,就记载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大致过程。“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历史事件,实际上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已经消逝于天地之间,永远不可能重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