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用炮火轰开了中国东北大门,国土沦丧、损失惨剧,东北人民置身水火、苦痛不堪,更让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千古罪名.主政东北、握有重兵、守土有责的张学良为何在九一八事变中却作出了"不抵抗"的选择,而这一政策又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本文就此进行简浅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辽宁省档案局(馆)是我国重要档案保管基地之一,馆藏档案142万卷册,馆藏量位居全国省级档案馆之首。档案是历史的记忆,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达半个世纪,由此形成了大量侵华档案,这些档案重点记录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史实,为落实"14年抗战"观点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一、九一八事变档案还原日本侵华罪行(一)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3.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致使乌丹地区沦为殖民地。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东北,先后发表了四次抗日宣言。宣言在客观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本质,号召工农兵和劳苦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中共满洲省委抗战宣言的发表,率先吹响了民族抗战的号角。  相似文献   

5.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可以说蓄谋已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各地爆发了规模宏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并且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6.
《浙江档案》2012,(9):5-7
2012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1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让中国人民永远难以忘却的日子。我们纪念九一八事变,其目的就是为了铭记历史,就是为了弘扬团结御侮、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81年前,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大举侵占我国东北,迈  相似文献   

7.
周成龙 《兰台世界》2024,(1):129-131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投身于抗击日本侵华的最前线,是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先锋力量。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正式成立,将守护东北地区人民群众安全作为组织目标,并致力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迫害,为此进行多样化的革命斗争工作。主要研究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所组织领导的东北地区学生、工人及农民群体进行的武装抗日斗争活动,并进一步分析了抗日斗争活动对推动东北地区争取民族独立、抗击日本侵略斗争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斌 《兰台世界》2012,(16):10-1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蚕食中国东北地区进而全面武装侵略中国,英勇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根据地为中心,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予以了有力打击,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毛泽东关于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历史实践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值得人们学习借鉴和感悟领会。  相似文献   

9.
一、上海商界的爱国民族运动1926年9月,万县惨案爆发,当时帝国主义炮轰万县县城,并且对当时的中国普通民众进行了屠杀.这次惨案的发生,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极大愤慨,当时在上海的工商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上海工商界迅速成立了反日援侨会进行反抗.到了九一八事变之时,随着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消息传人,上海工商界又再一次引起了轩然大波.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当时的上海反日援侨会就紧急召开会议.并且在会议之后的通电中,明确向民众呼吁"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相似文献   

10.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立刻申明严正立场。事变第二天,即9月19日上午,中共满洲省委就召开紧急会议,并迅速做出反应,发表了《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此后,又于同年12月1日、1932年1月15日和2月6日,相继三次针对九一八事变发表宣言。几次宣言层层递进,在明确九一八事变为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建立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呼吁东北人民团结一心,奋起反抗,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境。中共满洲省委通过发表宣言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持续推进了东北人民抗日情绪的高涨,为建立抗日游击队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