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他使用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同时着地,从而推翻了人们信奉了近2000年的亚里斯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  相似文献   

2.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和哲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还  相似文献   

3.
谁先滚下     
比萨斜塔实验是科学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伽利略借助两只不同重量的铁球证明了物体下落速度是与重量无关的。那么,相同重量的物体落下的速度是否一定相同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关于滚动摩擦的小实验,也许结果会出乎你的意料。取一块长方形木板,用几本书将其中一端垫高并固定住,另一端平放在桌面上。找两只相同质地、同等大小、重量相等  相似文献   

4.
吕茜琳 《云南教育》2002,(16):31-32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和特点。《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意大利伟大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不迷信权威,敢于对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论述提出质疑。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所表现出来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和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  相似文献   

5.
谁先落地?     
把重量不同的物体从高空同时丢下,谁先落地?现在人人皆知是同时落地。可在四百多年前,人们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越快,为此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登上比萨斜塔,把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丢下,结果同时落地.  相似文献   

6.
伽利略从比萨斜塔上扔下大小不同的两个铁球,铁球同时落地,这就证明几百年来,欧洲人深信不疑的“重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下落时速度不同”的观点是错误的。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吧?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伽利略敢想、敢做的精神,大胆地尝试做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从二楼将鸡蛋丢下来,并且要保证鸡蛋不破!  相似文献   

7.
自由落体问题,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十公斤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一公斤重的物体快十倍。  相似文献   

8.
刘曼华 《物理教师》2011,32(5):70-71
I前言本文认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就象亚里斯多德的“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一样,是思维惯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物体下落"的纵深探究来源于幼儿生活,在幼儿的兴趣点和通过教师提供的物化着教育目标的材料生成和深化,幼儿不仅满足了探究的兴趣,同时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不断修正原有认识,扩展经验."物体下落"的纵深探究,体现了环境支持的思想,幼儿表达自我认识的思想、自我建构的思想,并经历自由探究阶段、限定范围的自由探究阶段、问题导向探究阶段.  相似文献   

10.
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大小相同的木球和铁球先后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落入玻璃缸中的细沙中,观察到铁球陷入细沙中的距离比木球要深,这说明在相同的高度,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势能越大,下落后克服细沙阻力做功越多.相同的铁球从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先后落入玻璃缸中的细沙中,观察到铁球  相似文献   

11.
比萨悬案     
有一个很熟悉的故事,我们很小就听过:16世纪末,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实验:他的两只手中,拿着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脱手,而且同时着地。这个  相似文献   

12.
教学现场师:老师这里有两个玩具球,一大一小。我们用它们来代表10磅重的铁球和1磅重的铁球。这两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结果会怎样?(教师做两个玩具球同时下落  相似文献   

13.
题目:如图1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在压缩的全过程中,弹簧均为弹性形变.  相似文献   

14.
三百多年前,伽利略通过大小石头的推理和比萨斜塔实验,论证了一个"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的学说,被人们当作经典信奉至今.本文将证明:大小石头的推理并不科学;比萨斜塔实验不能够证明"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相反,"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的观点则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假设法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物理规律,发现的物理现象在物理学史中不乏其例.如伽里略在解决物体自由下落快慢是否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问题时,就采用了假设法.这有两种可能性:①与重量有关,②与重量无关。假设物体下落快慢与重量有关,将两个轻重不同的物体 A、B 联在一起,让其自由下落,一  相似文献   

16.
如果让一张纸和一个纸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那么孩子们肯定会说纸球先着地,因为纸球是个球体,受空气阻力小,而纸会飘,所以下落速度慢,实验过后确实是这样。如果让一个轻的铁球和一个重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呢?从孩子们的猜测记录上发现:重的铁球先着地,轻的铁球后着地,为什么这么猜?解释:因为重的物体下落速度快一些。真是如猜测的一样吗?准备实验了,做几次呢?有的说两次,有的说三次,或者更多,听到一个声音“越多越好”,是的,取得的数据越多越能说明问题,至少五次吧。孩子们开始实验了,他们有的站在桌子上,有的站在椅子上,小组内有同学…  相似文献   

17.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我们很熟悉的运动.如图1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1,高度处自由下落到^2高度,此时物体的速度为v分析此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叙述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怎样追求真理,大胆地用事实来推翻当时权威人士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关于“铁球落下的速度跟铁球重量成正比”的错误结论的故事。在学生理解了上述内容后,我先就书中的关于亚里斯多德说的话进行了讲解,...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道题:“无风的时候竖直下落的雨滴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空气阻力。设空气阻力F与雨滴下落的速度v成正比,即F=kv。开始下落时雨滴的速度较小,空气的阻力也较小,雨滴加速下落,速度越来越大。随着速度的增大,空气阻力也增大。当空气阻力增大到与重力平衡时,雨滴就以一定的速度匀速下落。这个速度叫做极限速度或收尾速度。设雨滴的质量为m,试证明雨滴的极限速度v=mg/k。”  相似文献   

20.
切实可行的简单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让他们爱上物理,进而学好物理。一、关于自由落体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下落的运动现象,如茶杯被碰落,跳水运动员从高台跳下,雨滴下落,等等。师生一起做个实验:取出形状相同的一张纸片和一个硬币,两手分别持纸片和硬币,同时释放。教师问:谁下落得快?学生答:硬币。教师问:是否是重的物体下落得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