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花》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养花的一些情况和感受 ,点明了养花既须劳动 ,又长见识 ,流露出作者对花草的喜爱 ,对劳动的赞美。这篇课文曾经一段时期在小学教材中被删掉。去年秋季又一次被选入五年制第七册第六单元中。这一次选入后 ,课后的思考题与原来的思考题有较大的区别 ,反映出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思想。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教材修订前后的思考与练习。修订前 :l 读读写写 ,并用带点词造句。乐趣照管奇花异草三年五载关切门道置之不理自生自灭循环调节秉烛夜游狂风暴雨2 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分几…  相似文献   

2.
指导学生学习《养花》一课,可以采取抓住文眼,导渎全篇的方法,既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又提高阅读效果。一、联系课文内容剖析中心句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再从课文的结尾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说明养花乐趣的句子即中心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知道作者的这段话,既对全文内容作了总结,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对中心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思考议论,从而知道:喜—忧,  相似文献   

3.
一、自读课文,抓住中心,切入文章主题,加深理解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就写了“我”把养花当成生活中的乐趣。教学时,根据这一内容,让学生抓住中心句,切入文章主题。养花到底有什么乐趣呢?学生读课文后,很快就从文章最末一段找了出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师:《养花》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 :主要写养花的乐趣。师 :你说得很对。你是怎么知道课文主要写养花的乐趣的 ?能从文中找出根据吗 ?生 :从第1自然段“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可以看出。生 :从文章最后一节也可以看出。师 :同学们找得很对。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告诉我们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最后又告诉我们 ,他从养花中得到了哪些乐趣。同学们 ,请你们再读课文 ,看看作者究竟从养花中感受到哪些乐趣呢 ?生 :把花养活是一种乐趣 ;通过养花得到知识是一种乐趣 ;养花锻炼了身体是一种乐趣 ;与别人分享劳动成…  相似文献   

5.
《养花》是一篇阅读课文,作者寓情于事,以朴实的语言,叙写了养花的实践,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花草的喜爱,对劳动的热情赞美,对劳动成果的无比珍惜之情,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正如作者在课文末尾所写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一、抓住一个中心词老舍先生的《养花》一文,与其说是谈怎样养花。不如说是谈养花的乐趣。在作者笔下,“多么有意思呀!”“心里自然特别喜欢”等都是“乐趣”的同义语。作者养花以知为乐——“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以劳累为乐——“全家动员,抢救花草”“使人腰酸腿痛,热汗直流”;以忧为乐——“菊秧被砸死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以人乐为乐——花开时“约几位朋友来看看”,花分根了“就赠给朋友们一些”。总之。“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是一种高雅的乐趣,是贯穿课文的感情红线。二、突破两个难句第一句:“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  相似文献   

7.
突出训练重点实现教学目标——《养花》教学谈□广东顺德市教师进修学校董研邓玉玲《养花》这篇散文,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所作。文章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切实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8.
《养花》(第10册)重点点击:“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两句话如何理解?解决方案:老舍先生因爱花而养花,养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两句话既是老舍先生养花的感受,也是对全文的总结。花儿绽放让人欣喜,花儿死了让  相似文献   

9.
《养花》(五年制第十册4课、六年制第十二册7课)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这是一篇阅读课文,通过养花实践,作者亲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既是作者养花的切身体会,又是课文的中心。教师可紧扣这一中心组织教学。一、通读全文抓中心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七册老舍先生的《养花》一文,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家名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对这句话中的“须”字,我有些疑问。如果按字面理解为“必须”,放到原句中理解总觉得有  相似文献   

11.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养花》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主要讲他在养花过程中的种种乐趣。本文的设计理念是:质疑释疑,合作探究,体会“乐趣”。二、紧扣特点,说教材《养花》一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知识。学习本组课文,要了解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们交流,有疑问和同学讨论。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从养花中…  相似文献   

12.
老舍先生爱养花,他认为,“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既需劳动,又有收获,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与养花的乐趣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3.
这组课文主要由讲读课文《种子的力》、阅读课文《养花》和独立阅读课文《赶花》组成。这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它既是对前面“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发展,又是对“体会文章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深入。所以,备课和教学,要紧紧抓住这个训练重点,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  相似文献   

14.
《养花》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教学时围绕“四能”来组织教学。 1.能增长知识通过长期的养花,作者懂得了:①不同花草有不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1 说教材分析。《养花》是我国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写作者通过养花实践 ,体会到养花的乐趣 ,表达了作者喜爱花 ,热爱生活的情感。文章按“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行文 ,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第一段(第1节) ,概述养花的目的———“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第二段(第2~6节)具体写养花的乐趣———从选择花类、增长知识、有益身心、欢乐和伤心五个方面描述养花的乐趣。第三段(第7节) ,总结养花的乐趣———点明全文的中心。2 说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课…  相似文献   

16.
一位教师上《养花》时 ,利用一道填空题贯穿学习了课文 ,很好地体现了“一个教学环节揉合多个目标”。师 :根据填空题 ,自读课文2 -6节。出示卡片 :养花可以() ,这是件充满乐趣的事。生1 :养花可以增长知识。从课文的第三节中可以看出来 ,如摸着了养花的一些门道……生2 :养花有益身心。作者的腿不好 ,不利于久坐 ,他工作一会儿去看看花 ,调节一下 ,有益身心。生3 :养花可以获得真理。作者虽然在养花中常常热汗直流 ,腰酸腿疼 ,但是在这过程中懂得了劳动才能创造。生4 :作者懂得劳动创造生活 ,结合以前学过老舍爷爷的《劳动最有滋味…  相似文献   

17.
初看《养花》这个题目,我以为是一篇写养花的日记。可经过仔细认真地阅读,才知道这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含有深刻道理的课文。课文中“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句话,的确是一句千真万确的真理。陶行知曾经说过:“滴  相似文献   

18.
《回忆我的母亲》“课后练习一”是这样的:细读课文第一段,分别指出这一段中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表明全文叙事线索的句子和表达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为方便起见,现将课文第一段抄录如下: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教师教学用书》的答案说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相似文献   

19.
那些花儿     
我先前只是喜欢赏花。即便多次读老舍先生《养花》里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时,也没有产生过养花的念头.现在我竟也成了养花人。一个快乐的养花人。  相似文献   

20.
《养花》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通过记叙养花给人带来的好处,集中表现了“养花是一种乐趣”这一主题。作者笔下讲明自己“爱养花”认为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接着具体讲了养花是一种乐趣的内涵。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