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哲学视野下的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在现代大学中的关系问题是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高等教育哲学视野来探讨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对立与融合,并试图从中阐明21世纪大学教育的目标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2.
从大学校长的视角来总括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经验,可归结为以下方面。首先,士志于道是中国大学精神的表述,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大学之道的耦合,是推动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制度建设是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基点。第三,精神建构是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核心。第四,文化自觉是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文化使命。第五,和而不同是大学本土化发展应具有的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3.
摆在案头的是由龚海泉、张晋峰、张耀灿主编的《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德育卷》。这部近50万字的著作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编详细记述了20世纪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变革 ,第二编论述和总结了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历史经验。20世纪开始 ,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才初见端倪。最近几年一些最早建立的大学陆续举行百周年校庆 ,20世纪的百年也就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部历史。这本书从清末民国初年开始 ,记述了中国百年来各个历史时期高等学校德育的内容、方式、特点 ,以时间的顺序 ,从纵向对各历史时期高校德育进行了述评 ;…  相似文献   

4.
撰作本文目的有二:第一、试图由国际视野和比较方法来评述20世纪《荀子》研究;第二、介绍过去日本《荀子》研究的主要脉络和特色。由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讨论:(一)首先从三种途径整理《荀子》思想研究的主要方法;(--)以此为切入点,大致评述整个20世纪《荀子》研究之主要见解的长处与短处;(三)回顾日本《荀子》研究之早期(约1880---1920)历史;(四)点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思想的三个视角。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私立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自办与参办私立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深入认识中国私立大学的路标和门径。20世纪前半期,中国私立大学在帝制末年孕育产生,在军阀混战中获得生长机遇,在抗战前10年取得长足进步,在抗战之后继续发展。此间,中国私立大学形成了自己基本的办学特点,诸如办学类型多元化、多渠道等筹措经费、精神立于物质之上、严格教育教学管理等,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和曲折发展,上海电视大学终于在校庆50周年之际初步建成为一所中国特色的一流开放大学。本文将尝试回顾和总结上海电视大学创建中国特色一流开放大学的成长之路,并从全球视野和中国国情两方面对一流开放大学的理念、历史地位、使命与未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探讨21世纪大学教育的新挑战与台大精神。首先,我们要掌握21世纪的大趋势才能因应大学教育的新挑战。21世纪面临的三大趋势是: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亚洲的崛起。要探讨这项议题,必须从"全球化"的表象与实质两方面来思考。"全球化"的表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连结性日益密切。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说现今的世界是无国界的世界。这些都是"作为结果的全球化"的表象。如果只从表象来探讨,不免局限我们的视野。我们必须从"作为过程的全球化"来分析全球化的本质问题,从现象的发展过程、动态的变化,以及以"多元论"的基础来解构"中心"神话,就可以看到多元多样的世界图像。在历史激流中的台湾大学与校内师生在政治力与社会经济力的激流中逆流而上,坚持教育的主体性。由于历任校长的努力,为历史激流中的台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台大在光复后威权统治时期,坚持知识分子的风骨,不屈服于权力的掌握者。在台湾经济发展之后,台大向企业募款,但不向资本家卑躬屈膝。面对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时代,以及亚洲崛起的时代的来临,21世纪的大学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我们看到坚持教育主体性的台大精神在21世纪再度弘扬的重要性。台湾的地理位置与人文风土有其优越性。台湾也是从17世纪以来,汉民族海外移民最大的岛屿,是东西文化交流中的"世界岛"。台湾的人文风土极具特殊性,台湾文化的主调是以汉民族文化为基调的多元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而台湾与台湾大学在21世纪中华文化复兴中必将承担历史的重责大任。  相似文献   

8.
文化国家观是德国在19世纪初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它引领了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的改革。本文从文化国家观这个视野来探视德国大学的改革,以柏林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作为一种文化建制对文化的传承、改革与创新。柏林大学的辉煌彰显了大学作为文化机构,只有深深地扎根于文化,并在发展历程中尊重文化本身,才能生成大学的不朽灵魂。  相似文献   

9.
哲学之为哲学的普遍品格,与哲学的理论内涵具有一致性,后者决定了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仅仅限定在历史材料的梳理这一层面,在从事哲学史研究之时,需要从以往经典中揭示其普遍的意义。这一进路的前提,是肯定"史"和"思"之间的沟通或哲学的历史和哲学的理论的统一。与史思互动相关的,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关系。历史地看,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都曾各自独立地发展,随着中国步入近代,中西之学的相遇、相撞、相融逐渐成为一种需要正视的历史现象。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西方哲学包含丰富的思想资源。就中西之学的关系而言,对西方哲学态度需要有宽宏的气度,后者意味着承认中西之学及其传统固然各有自身特点,但都是哲学研究和思考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从学理的层面看,这意味着在世界哲学的这种视野之下来看待中国哲学并从事哲学的思考。如果说,以世界哲学为内涵的开放视野构成了中国哲学在今天延续生成过程的前提,那么,注重多元的哲学智慧则为这一过程提供了内在的理论依托。就更为实质的方面而言,除了史思互动、中西交融,以及与之相关的世界哲学视域之外,"如何做哲学"或哲学的研究进路,还可以从基于科学的反思、生活实践、形上与形下的互动等层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0.
《职教论坛》2012,(16):49
王冰在《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中撰文:从否定之否定的视野,阐述了电大波浪式的前进印迹,并指出电大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自我意识的觉醒。当前,我国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展了开放大学实体的试点实践工作。开放大学的诞生是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唯物辩证法来看,新生事物开始可能是弱小的,但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它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因此,办开放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战线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上说,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猛烈轰击和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挑战,为实现“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孔子儒学教育理想的精华,使之与现代化相结合,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我国教育战线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两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从科举到学堂”是20世纪初我国教育战线经历的第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一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促使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我国效法西方建立和发展近、现代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拨乱反正’到‘三个面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战线经历的第二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又一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大学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道路。“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是21世纪初我国教育战线正在进行的第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变革和大学创新,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为指导,坚持“育人是大学之本”、“科学是大学之根”和“文化是大学之魂”三位一体的大学哲学观,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开辟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更加光辉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正>大学学术权力是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核心要素,是大学权力体系中的特有主体。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快速推进,在大学行政权力至上、学术权力公共性缺失的背景下,学术权力研究渐入学界视野。《论大学学术权力》一书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古代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可以说是两种性质的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概念史,而现代文学史是事实史,文学概念并不是从历史中自然发展出来的,而是在20世纪早期被建构出来的,古代文学史同样是现代事物,它是基于现代文学概念的历时性梳理。文学源头也同样是出自现代视野的概念,中国文学的真正源头不在古代,而在20世纪早期。从早期诸多文学史教材中可以看到文学史的逐渐成型,也可以看到文学的逐渐成型,两者实为一者。所谓的文学史不是一种文学的历史,而是一种叙事的历史,文学史实也不是真正的历史事件,而是现代视野的建构,更彻底地说,文学史是在叙事中产生的,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史的书写格外清晰地展现出这种叙事的轨迹。对此文学史存在形态的澄清,提供了文学史解释模式转型的某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为达到此目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理念指导教学。笔者从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师素质三方面来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如何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以发展的理念引领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战线思想解放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上说,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猛烈轰击和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挑战,为实现"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孔予儒学教育理想的精华,使之与现代化相结合,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我国教育战线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两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从科举到学堂"是20世纪初我国教育战线经历的第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一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促使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我国效法西方建立和发展近、现代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拨乱反正'到'三个面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战线经历的第二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又一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大学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道路."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是21世纪初我国教育战线正在进行的第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变革和大学创新,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为指导,坚持"育人是大学之本"、"科学是大学之根"和"文化是大学之魂"三位一体的大学哲学观,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开辟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更加光辉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学术、大学学术、高等教育管理和大学学术管理之间有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本质内涵。历史上的我国大学学术管理制度虽然有过良好开端和颠峰时期,但总体上呈现一种积弱积贫的状态。因此,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学术管理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门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兴学科,环境史注重研究自古至今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这不仅与现代历史地理学以"研究在历史时期主要由于人的活动而产生或影响的一切地理变化"[1]为主要课题的学科特点颇有相似之处,而且与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学注重反思天人关系、人地关系的学术传统和思维方法,也存在重要关联,尤其是清初历史地理学家在"以史经世"思潮视野下对人事与自然地理环境之相互关系及对历史变迁之影响所作的深入探研,对于环境史学者而言,颇值得参鉴。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的研究范畴聚集在课程与教学视野中大学教师的研究领域,试图从课程与教学的视角探讨大学教师的课程能力和教学学术水平,并对我国大学教师在此方面的基本状况做一总结,据此提出提高我国大学教师课程能力与教学学术水平的途径与措施,以期达到提高我国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之目的。首先,从描述大学教师在课程领域与教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入手,引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在分析和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勾画了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其次,以文献法和历史分析方法从大学基本职能历史变迁的视角,分析了大学教师职业的变化,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民国大学制度在中国大陆,止于1952年的院系调整,台湾方面则从1954年始陆续恢复设置一批原民国大陆名校。观察这些"复校"大学,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国大学精神脉络在台湾之传承,而绝非仅仅只是过去大陆校名的沿用。将其置于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大格局下分析把握,可拓宽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界出现了一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实验偏好的先锋作家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学视野的拓展,他们的创作心理也经历了一个从充满激情,到遭遇困惑,再到不断反思的历史演变过程。文章在分析这一演变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当今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主要艺术症结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