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习作要求:请仔细观察一、三幅图画。说说画面表达了什么内容,然后想像一下,第二幅图的内容应该是什么,然后把三幅图画的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编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2.
第六册积累·运用五习作要求:请你仔细观察一、三两幅图画,说说画面表达了什么内容,想想这两幅画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根据这两幅画的联系,想象一下,第二幅图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然后把三幅图画的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编一个故事。可以根据图意大胆进行想象,把故事的内容编得更加丰富。想好了,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图略)  相似文献   

3.
看图编故事     
犤训练要求犦请你仔细观察一、三两幅图画,说说画面表达了什么内容,想想这两幅图画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根据这两幅图的内容和联系,想像一下,第二幅图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然后把这三幅图的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编一个故事。可以根据图意大胆进行想像,把故事的内容编得更加丰富。想好了,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犤作文指导犦重点指导:同学们要把训练要求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因为它对本次作文作了很多提示。这次习作要求同学们根据一、三两幅图的内容想像第二幅的内容,然后把三幅图的内容连起…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先生的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从小处入手,细处着笔,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画面——纯生态的风景画、充满童趣的风俗画、真挚感人的风情画。通过这三幅画,我们可以了解沈老先生在童年时代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学到了大自然和人间生活的真知。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把学堂中和逃学中的所见所闻用一幅幅富有情趣的画面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5.
焦点案例《白鹭》(苏教版语文第12册)第二课时教学纪实师: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让你给这些画题名,那该用什么名字好呢? 生:我看到了三幅画,分别是白鹭钓鱼、瞭望、飞翔  相似文献   

6.
没人见过始祖鸟。生物课上的始祖鸟模型是根据化石制成的,生物课老师、生物学家甚至考古学家也没见过一只鲜活的始祖鸟。从诗人舒婷笔下的《始祖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只鲜活的始祖鸟。一、用色调烘托气氛传达情感舒婷在《始祖鸟》中描绘了三幅画面,三幅画面都是冷色调。第一幅:凌空展翅图。画面的主体是始祖鸟的翅膀,主选冷色调:“阴影”,将“丛林莽原”都置放在阴影中,连“背景”——天空的曙光都被他的翅膀遮住了。第二幅:走向永生图。这时,主画面是始祖鸟的倒下,画面一片模糊,像一幅低速快门的照相机拍摄的快速运动照。这时的背景有了“…  相似文献   

7.
相传古时候有位画师,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让三个弟子作画。一幅着意描绘了一座寺院的古老外观,四面层峦迭障,寺在深山之中,另一幅画面上群山莽莽,山峦交错之间露出残败的古庙的一角;第三幅画面上没有寺院,于深山陡涧之间,有位老和尚正在挑水。画师评第一幅为“劣”,第二幅为“良”,第三幅为“妙”。  相似文献   

8.
变废为宝     
第六册积累·运用四习作要求:请你仔细观察一、三两幅图画,说说画面表达了什么内容,想想这两幅图画内容有什么联系,根据这两幅图的内容和联系,想象一下,第二幅图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然后把三幅图画的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编一个故事。可以根据图意大胆进行想象,把故事的内容编得更加丰富。想好了,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9.
笔者最近听了三节习作指导课。案例1:教师出示了三幅栩栩如生的漫画(如下图)并按顺序一幅一幅地指导学生观察、想象。学生依图而写,轻松成文。  相似文献   

10.
【评介】词作者紧紧抓住幼儿特有的模仿心理,以简明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三幅互相衔接的活动画面。第一幅,幼儿骑车送信的情景,用“忙不停”点出幼儿模仿邮递员送信那种激动、愉快的心情;第二幅,词作者借信封上的图案,形象地表明幼儿热爱解放军叔叔及向往伟大首都——北京的心情;第三幅,幼儿学习成人劳动,这个行动获得妈妈的夸奖。  相似文献   

11.
教学《24时记时法》一课结尾,教师呈现如下三幅画面,让学生判断"用什么记时法更合适",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辨别的过程中,丰富对两种不同记时法各自的适应范围的认识,深化对新知的理解。画面1: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篮球决赛的时间在晚上8点整。奥运会门票上该用怎样的记时法表示这一时间?画面2:大(2)班小明的爸爸出差一周,明天晚上6点将回家。如果小明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2.
正一、回顾文章脉络,感受文路之精巧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齐读课题)师:记住,这是让作者记忆了一生的水。再读——(生再齐读课题)师:(引读)作家马朝虎开篇便以回忆的口吻叙述: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于是,在他的笔下就有了三幅画面——生:第一幅是说喝水很不容易,每次要得到水,都要到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挑。师:这么长的句子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态系统是教材中的一个难点,在突破这个难点时,我采用了三幅画,一幅是“自然生态环境”图,一幅是“农村生态环境”图,第三幅是“城市生态环境”图。 在讲城市环境时,首先让学生先看第一幅“自然生态环境”图,通过画面分析它的组成要素及其特点,当学生找到组成的要素只有“阳光、大气、水、土地、生物”等时,要强调一下,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14.
内容: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写作实践“片断写作”。时间:2005年12月17日下午第一节课。地点:南京外国语学校E二楼阶梯教室。听课者:南京市全体高一语文教师约300人。学生: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6)班学生。师: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片断写作。以前我在讲记叙文写作时,啰嗦得最多的两个字是什么?生:细节。师:对。细节很多,必须去选择发现。我们来看一组画面,刘翔在赛场的照片。第一幅是在起跑线上,第二幅在跨栏的瞬间,第三幅是冲刺终点线,第四幅是在平时训练失误后用手挠头。我想请同学回答一下,你喜欢哪一幅?生:我喜欢第二幅,跨栏时刘…  相似文献   

15.
变废为宝     
第六册积累·运用(5)作文要求请你仔细观察一、三两幅图,说说画面表达了什么内容,想想这两幅图画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根据这两幅图的内容和联系,想象一下,第二幅图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然后把三幅图画的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编一个故事。可以根据图意大胆进行想象,把故事的内容编得更加丰富。想好了,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最近,学校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号召:利用休息时间收集废旧物品,用这些废旧物品自己动手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并参加全校展览。这下可急坏了小刚,上哪找废旧的物品啊?一天…  相似文献   

16.
李阳同学问:“《周总理,你在哪里》中,开篇一句便是‘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请问这‘好’体现在哪些方面?该怎样来理解这‘好’呢?”从全诗来看,这“好”是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评价,是人民怀念、思念总理的根本原因所在。正因为周总理是“好总理”,人民才会怀念总理,总理才会长驻人民心中。那这“好”体现在哪些方面?该如何理解这“好”呢?我们不妨从“回音”所展现的一幅幅画面、所刻画的总理形象中来理解总理的“好”。首先我们来看通过对大地、森林、大海呼喊所展现的三幅画面。这三幅画面分别刻画了总理深入农村、工地、海防时的形象。第一幅面“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刻画了深入农村、与农民一起劳动,战天斗地、同甘共苦的总理形象。第二幅画面“伐木工  相似文献   

17.
《懂礼貌的孩子》共有三幅图画。同学们看多幅图写一段话,先要一幅一幅地仔细观察图画,看清楚图画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再把三幅图画联系起来整体看,弄明白重点图画是哪一幅,三幅图画上的内容表现了什么意思。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这三幅图画反映的是一个孩子(取名为小宁)懂礼貌的事,其中第二幅是重点图画。第一幅图画的是小宁在屋外迎接阿姨进屋来;第二幅图画的是小宁在屋里泡茶,招待阿姨;第三幅图画的是小宁在门口送阿姨。按“迎客”、“待客”、“送客”的顺序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把他们怎样想的,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写成一…  相似文献   

18.
第六册习作训练5 请你仔细观察一、三两幅图画,说说画面表达了什么内容,想想这两幅图画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根据这两幅图的内容和联系,想象一下,第二幅图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然后把三幅图画的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编一个故事。可以根据图意大胆进行想象,把故事的内容编得更加丰富。想好了,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19.
看图作文     
●训练要求● 请你仔细观察一、三两幅图,说说画面表达了什么内容,想想这两幅图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再根据这两幅图的内容和联系,想像一下,第二幅图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然后把三幅图的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编一个故事。可以根据图意大胆进行想像,把故事的内容编得更加丰富。想好了,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20.
请你仔细观察一、三两幅图画,说说画面表达了什么内容,想想这幅图画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根据这两幅图的内容和联系,想象一下,第二幅图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然后把三幅图画的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编一个故事。可以根据图意大胆进行想象,把故事的内容编得更加丰富。想好了,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