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15,(4):92-95
角色游戏是一种常见的受儿童喜爱的游戏方式,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扮演游戏中的角色,通过想象、模仿、观察等赋予角色灵魂使游戏得以进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会因为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而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儿童行为和认知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儿童认知方面入手分析3-5岁儿童的认知特点,揭露在角色游戏中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行为特点,教师主要通过计划、指导、观察、记录、评量、沟通有针对性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游戏活动形式之一,区域活动中教师对儿童的指导是否有效,是以观察和评价儿童的行为为前提的。观察与评价儿童的行为是深入了解儿童的最佳途径,是教师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是形成理解儿童教育观的基础。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常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环视法、跟踪法和定点法,教师评价儿童行为的内容包括儿童在活动中是否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否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遵守活动规则、是否能跟同伴交往、是否能克服困难等。  相似文献   

3.
面对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面对时代的新要求,面对儿童的新特点,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也需要更新观念、改变方式.以求实效。我们在儿童行为主体观、行为养成目标观以及行为养成过程观的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建立在“德性教育”的基础上,创设环境,让学生行为规范在学会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养成。在具体的情境体验过程中养成,在实践磨炼的过程中养成。  相似文献   

4.
<正>观察是教师为儿童提供适宜性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才能制订出符合儿童特点的活动方案,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儿童的表现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保证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在强调通过师幼互动实施课程的今天,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观察记录现状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以下几种情况:1.观察有名无实,记录类同总结。  相似文献   

5.
儿童在生活中会不断产生各种消极的情绪,对此应以适当的方式让其宣泄,并给予必要的疏导,而不是加以压抑。实际生活中有一些场合不允许儿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这时儿童只能有意或无意地压抑自己。由于消极情绪得不到宣泄而积累,儿童内心体验会变得更加强烈,甚至可导致躯体的心理的障碍和疾病。如果为儿童提供机会,让儿童公开地、无约束地讲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那么就能减轻儿童心理上的压力。可以这样说,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内心不同程度地积压着各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家长和教师经常用社会行为规范约束儿童的行为,让儿童懂得应该这样做或不应该那样做,这是必要的。但是,他们在教育儿童按照行为规范约束自己行为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儿童对这些行为规范所持的态度,忽视了儿童的情绪应有宣泄的机会。在行为规范的制约下,儿童可能在外显行为上表示顺从,但是在情绪上却是有抵触的,没有对家长和教师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实现认同,更没有内化成为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赵雯 《早期教育》2015,(3):34-35
教师在游戏中如何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反映了一个教师的基本技能。作为幼儿园的业务园长,我非常重视对教师观察记录的阅读,从教师记录的客观事实中了解班级工作的多个侧面,从教师的分析及策略制定中了解教师对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与吸收的程度,并在观察教师组织幼儿游戏的时候,了解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其字里行间的思维、理念是否存在差异,措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沈琳 《文教资料》2008,(30):144-145
游戏是儿童自主自由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成人或教育者对游戏中的儿童可以放任自流.儿童游戏的过程就是教师给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只有当教师与儿童在游戏中互相作用,游戏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且儿童的个性特征在游戏中充分而自由地展现,也提供了观察、了解和有针对性教育儿童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对游戏过程的指导是游戏实施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而行为实践,正是促进这种转化的有效途径。所谓行为实践,就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行为实践的实施原则是:根据思品课教材的内容,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从儿童身边的小事抓起,从日常行为规范抓起,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实施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游戏中教师指导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游戏这一最能体现幼儿社会性行为的活动为场景,通过对游戏中教师指导和幼儿活动的观察记录、对比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论证教师指导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幼儿社会性行为主要从游戏层次,想像性游戏中的社会性特征,幼儿游戏中的攻击性和亲社会性行为三个维度来观察描述。教师指导则是通过教师对集体游戏的组织行为,对幼儿批评和表扬的次数,以及对集体问题的处理方式三个维度来描述。  相似文献   

10.
张咏 《教育导刊》2003,(8):25-28
观察是实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观察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从而更好地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记录则是观察的进一步延续,是对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的整理和反思,它能为教师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反馈.因此,让教师做观察记录成为当前不少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一项常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提出“促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课题,建立旨在以幼儿园为本位,由研究者和骨干教师做引领,让教师能在行动中获取处理复杂的、不确定的情景的知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机制.认为“观察、记录”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十分有效的方法,观察、记录能让教师看到儿童的学习;能让教师更了解儿童;能让教师反思教学是否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龄前双语聋童课堂教学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积极倡导聋童双语教育,我国也于十年前开始聋童双语教育实验.最近由中国和挪威研究人员组成研究小组,对某省5所聋校进行了学龄前双语班课堂教学评估,重在分析课堂中教师与儿童的互动水平.研究将课堂教学行为分为不同类型,进行定时观察记录,并结合访谈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共同分析.研究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具有高控制性,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儿童之问语言交流空间少,聋人教师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不同学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轶事记录法是观察法的延伸,它要求观察者在日常生活情境下,对学生自然表露的行为进行原始真实的记录,以便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更适宜的帮助与指导。它可以用于评价学生发展领域的主要技能、习惯、态度、兴趣、自我概念、适应等。它从目标出发,将观察的对象界定在用其它方法不能较好评价的那些行为上;将观察聚集于几种典型行为上,并关注某些重要但不常见的事件;把观察限定到少数几个需要特殊帮助的儿童身上。观察记录中应尽量避免可能有的偏见。充分观察并完整记录事件发生的情景。记录要及时。应该以单一事件的简短描述为主。要注意对事件的实际描述和对事件的解释区分开来。防止专门记录消极行为倾向。不要草率对学生的行为做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刘鲁伟  马祥萍 《教师》2024,(4):102-104
文章以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与指导幼儿学习行为的策略为研究主题,首先分析了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和指导幼儿学习行为的意义,然后探索出了观察前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观察内容和方式、邀请幼儿承担观察任务、及时记录观察结果、深入分析观察数据的观察策略和利用游戏道具实现隐性指导、利用游戏评价实现显性指导、选择合适的指导时机、采取启发式指导方式、多表扬奖励学生的指导策略,以期为幼儿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记录的前提是观察与倾听。一个教师只有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捕捉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的行为。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记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记录既是活动记录,也是教师生成课程和制订活动方案的依据。在记录过程中,教师与幼儿是平等的,教师必须注意倾听,才能保证观察和记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由于教师的教育行为建立在对幼儿的观察和记录之上,所以它更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容易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教师运用记录收集数据,并对此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制订符合他们身…  相似文献   

16.
赵丽红 《知识文库》2023,(7):175-177
<正>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观察是教师读懂幼儿、读懂游戏、读懂材料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专业技能。为帮助教师树立观察儿童的意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有效的观察方法,从而使“眼中有儿童,心中有目标”的理念得以落地。“教育为本,观察先行”。《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必须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提到观察,很多老师第一反应是在游戏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7.
研究者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和访谈法,对6名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教师常常不能观察到幼儿的典型行为事件,记录和分析观察事件的能力较薄弱.可能的原因是,幼儿园班级规模过大、师幼比较低,幼儿园教师在职前教育中未接受过关于观察的指导,幼儿园鲜有对教师观察能力的培训等.据此,研究者认为,可以通过适当缩减班级规模、职前教育课程中增设观察指导类课程、开展对教师观察能力的职后培训等途径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前,幼儿游戏中教师能否通过观察进行有效指导,仍是其专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以幼儿游戏案例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行为为例,针对幼儿游戏观察前无目的、过程中观而不察、观察后无效指导等主要问题,教师可从读懂幼儿的行为观察、选准适宜的观察方法、解决幼儿游戏观察与指导等瓶颈入手,提出指导建议,进而转变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逐步实现“最大程度的放手、最小程度的介入”,促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得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在自然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现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还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加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导人实验──让学生认识实验器材的名称及作用。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师有意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活动中认识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作用。例如,教学《溶解》时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观察: 教师出示三个有…  相似文献   

20.
张永权 《甘肃教育》2006,(3A):61-61
一、因地制宜,指导儿童观察美 培养儿童观察美的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儿童所处的学校地域不同,有城乡地理之别,更有城乡文化之异,所以教师要园地制宜,指导他们观察美。笔者认为培养儿童观察美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儿童观察美的方法。首先,要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培养他们随时随地进行观察的良好习惯。一般来说,儿童对活的、有声的、色彩艳丽的、新颖的事物比较喜欢。因此,教师在选择观察对象时应注意选择那些既能吸引儿童注意力同时叉能体现物质现象和本质的事物或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