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足关节的力量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中重要训练项目之一,充分发展足关节力量可以有效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水平和成绩。然而,在日常的训练中却往往为大家所忽视,笔者在此介绍几种训练方法以供参考。一、发展足关节屈肌群力量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竞走     
《中华武术》2013,(11):64-64
竞走的动作结构 主要特征和观察重点 后支撑阶段: 支撑脚由外侧完成滚动动作。 支撑脚以有力的跖屈完成蹬伸动作(跖屈)。  相似文献   

3.
<正>题目中提到的“N”指参加合作跑的人数,“N+1”是一齐跑进的足。简单讲,比如有15人参加合作跑,大家一列横队站齐整,从排头开始用布条将相邻队员的脚绑在一块,排头和排尾各留一“空脚”(可自如迈进一步),其余13人的脚都被相邻捆绑,15人合并成16只脚向前行走、跑进,这就是合作跑的基本组合。这种形式的合作跑在一些趣味运动会和优质课、观摩课等教学示范课堂中较为流行。因此,有必要对其教学和比赛进行深入探讨,以利于提高学生参加此活动的兴趣,提供给一线教师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4.
    
"足"字是由一个"口"字和一个"止"字构成的,《说文解字》说:"足,从止口。"止,指脚;"口",不是说话这张嘴,而是膝盖,这是正解,无可置疑。但是,总觉得这样来看一个"足"字,似乎简单了点。  相似文献   

5.
运动鞋对羽毛球典型步法中跖趾关节和后足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最常用的前场蹬跨步法为例,重点运用现代生物力学技术分析了蹬伸(前足屈曲)和着地(稳定)动作的生物力学特性,就不同运动鞋与裸足运动时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了对比,探讨了运动鞋对羽毛球运动员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研究发现,对羽毛球运动而言,跖趾关节在足部功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着鞋相对于裸足而言应该更有利于跖趾关节背屈,进而提高蹬地效果;羽毛球运动蹬跨步法着地时不同着鞋状态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后足外翻;利用鞋可以有效控制足后部的外翻,进而降低因过度外翻而造成的肌腱、肌肉、韧带的过度负荷,保护下肢免于受到伤害;判断鞋是否确实存在提高后足运动活动度以足够缓冲地面冲击负荷的关键就在于外翻过度的"度"确切为多少.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前足屈曲和后足稳定等几个角度探讨了羽毛球运动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对运动鞋研发的启示,认为羽毛球专用鞋应具有适当屈曲刚度,既不会改变足的易屈曲性,也不会额外增加足部负担以克服鞋刚度进行屈曲,又能够辅助提高蹬地效率,增强足部"扒地"效果;羽毛球专用鞋应能有效控制足后部的外翻运动,进而降低因过度外翻而造成的肌腱、肌肉、韧带的过度负荷,保护下肢免于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6.
刘巍  刘冬森  刘峰 《冰雪运动》2011,33(1):24-26,31
通过测试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等速状态下膝关节屈肌群与伸肌群力量,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膝关节力量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在60°/s等速测试中,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相对最大峰力矩均值左侧膝关节屈肌为1.51 N·m/kg,伸肌为2.44 N·m/kg,右侧为1.54 N·m/kg和2.70N·m/kg;左侧膝关节屈肌群与伸肌群力矩比为62.02%,右侧为57.49%;膝关节左侧屈肌群与右侧屈肌群比值的均值为99.60%;左侧伸肌群与右侧伸肌群比值的均值为91.77%;差异均未出现显著性(P〉0.5)。结论:1)总体上说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双膝力量未存在显著性差异;2)就单个运动员而言,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双膝力量存在一定差异;3)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膝关节屈肌群力量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7.
足屈背及其背屈肌在下肢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国内各种版本的《运动解剖学》教科书及一些国外资料,在叙述下肢运动时,一般都只描述髋、膝、踝三个关节产生各种运动的原动肌。对于足的运动,也只谈距上(踝)关节和距下关节的运动,而且多以足的跖屈为主。笔者认为,在下肢运动中,尤其是走、跑、跳运动的蹬离地面的动作中,由于各运动环节是被原动肌在远固定条件下牵拉而运动的,这样足也必须作为一个运动环节参与下肢运动,所以光谈踝关节的运动是不够的。跖趾关节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足的背屈及其背屈肌的作用很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给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基于足底压力的优秀竞走运动员支撑足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Fc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测试优秀竞走运动员竞走支撑相足底压力分布.结果表明,竞走支撑足足底压力时间曲线具有双峰特征,足中部发力控制能力较强;压力中心轨迹在横向摆动幅度较小,纵向移动速度均匀,在足中部支撑时移动速度较快;支撑时所受冲量分布全足底,在鞋后跟着地阶段大多出现足跟内翻,在足中部支撑和蹬伸阶段左足偶有内翻现象出现,具有项目特有的动力定型.建议在训练中应增加侧重左足外侧副韧带和足底肌腱韧带的专项力量练习,以提高竞走运动员的足平衡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10名辽宁省排球队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获取受试者3步助跑后衔接跳跃扣球的起跳期在三维空间坐标中的轨迹和与地面的反作用力参数,以及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最大伸肌力矩和最大伸肌功率,研究排球不同扣球起跳下肢运动学的特征,为提高排球扣球起跳时的动作质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后排先行脚、跟随脚的动作时间、动作总时间短于后排,后排起跳动作距离长于前排(P<0.01);(2)先行脚和跟随脚的髋关节、膝关节伸肌力矩后排大于前排(P>0.05);在踝关节伸肌力矩中,后排的先行脚大于前排(P>0.05),后排的跟随脚大于前排(P<0.05);(3)除先行脚的膝关节向心功率后排均小于前排外,先行脚和跟随脚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伸肌向心功率后排均大于前排。先行脚和跟随脚的髋关节、膝关节肌坏踝关节离心功率后排大于前排。  相似文献   

10.
健足六要     
足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承受着身体的全部重量。人体生理各个器官系统在脚掌都有相应的反应部位,故称之为人的第二心脏,与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对双足的保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健足应做到以下六点:   一要舒适。要穿着舒适的鞋子,不合适的鞋子对于日常生活和体育锻炼有着不利的因素。太紧的鞋子会使双脚挤压很难受,长期穿会引起鸡眼等病症,会影响少年儿童双脚的正常发育。过松的鞋子使脚在鞋中不固定,前后左右晃荡,易滑、易扭伤、易磨血泡,也会影响脚的正常发育,而且在跑步运动中鞋子容易掉,影响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对墙前跃起练习两脚并拢,膝关节弯屈成蹲姿,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跃起,使身体腾空,同时双手前伸撑墙(见图1)。要求: 脚距墙1.20m左右,身体跃起腾空时含胸,微屈髋,双手前伸撑墙时要顶肩。作用: 1.正确掌握前跃起的腾空动作;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口诀创编学生难理解,建议量身定做现象:水平一立定跳远教学中,一位教师创编的口诀为:一摆二蹲三跳起,快速蹲地展身体;收腹提膝伸小腿,后跟着地向前起。教师把口诀书写在展板上,教学中组织学生读一读,同伴之间再说一说,做一做。可怜的低年级学生在相互叙述口诀中,竟然还出现了"生字",读不通顺。课后调查学生,让学生复述立定跳远口诀时,竟然很少有学生能完整复述。  相似文献   

13.
1加强伸、屈髋肌群的力量有关资料证明 :“在一个跑步动作周期里 ,髋关节所完成的全部机械能达455焦耳。而膝关节和踝关节在支撑阶段的完成机械能为31及192焦耳。”可以看出 :对跑速度所起作用最大的是髋关节周围的肌肉活动 ,从脚尖离地到着地时 ,髋屈肌群的活动是为了使腿摆动 ,而髋伸肌群对腿的向前和着地前伸展下肢都起重要作用。髋关节在跑的动作中主要表现在屈髋伸髋 ,在训练中“屈髋”和“伸髋”必须紧密结合起来 ,要均衡地发展伸、屈髋肌群的力量。摆动腿积极向前高抬(屈髋)是由髂腰肌、阔筋膜肌群、内侧肌等参与工作实现…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们将运动生理学、心理学、系统论等理论用于篮球课教学,经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投篮教学过程首先向实验组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示范完整技术,然后把动作要领归纳成简明易懂的口诀:蹬、抬、伸、屈、拨,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生理学规律,要求学生在动作的泛化阶段,着重做好“蹬抬”口诀要领提高投篮抛物线,使投出的球有一个良好运动轨迹,领会主要用力部位。在分化阶段,主要注重伸、屈、拨的的口诀动作,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屈腕,拨指。特别是手指弹拨控球的能力。在巩固阶段,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兴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双人徒手模仿练习 1.做法:练习者放脚、摆腿,同伴接住摆动脚,练习者相随同伴向前下方拧旋脚尖,做伸旋动作,同时,向前伸旋右臂成俯卧姿势。然后同伴向下推压摆动腿,与此同时,收屈起跳腿,同时同伴帮助抱腰外翻(如图1)。 2.注意:动作较复杂,可先分解,后再连起来做。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验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8名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2种力量训练实验.结果显示:纵向配对检验得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伸肌、屈肌峰矩和伸肌、屈肌功率上较实验前都有显著性提高(P<0.05);对实验后和实验前屈、伸肌峰矩和屈、伸肌功率的差值进行横向比较,即对增加程度进行比较显示,实验组在伸肌、屈肌峰矩和伸肌功率上实验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在屈肌功率上,实验组和对照组未呈现显著性差异,但从数值上比较,实验组增长幅度要好于对照组.平衡能力实验组成绩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立定跳远是由蹬摆技术、空中收腹举脚技术和落地技术三方面组成的。笔平时查阅了不少关于立定跳远技术的资料,发现都没有突出落地时足外翻这一细小却重要的技术环节。笔认为忽略这一点是不应该的。实验证明,落地时足外翻与否,成绩可相差5cm左右(如图昕示)。下面我把此技术的具体做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郭强 《体育教学》2002,(5):49-50
“足排球”是由排球演变而来的,它延用了排球赛法的基本模式,并含有足球技术动作而得名。是作者在总结“三大球”篮、排、足的共性及其规则差异之后,突破思维定势,应用逆向思维法产生新的构思而设计发明的。我们设想发明一种具有三大球的特性,同时把规则中“禁手”、“禁脚”的限制“解放”出来,变为头能顶而顶得住,手能击而击得稳,脚能踢而踢得上,头、手、脚齐上阵的运动新项目。“足排球”也可视为是排球“深加工”后的“产物”。它取特制的“气排球”用球,类似旧式篮球内胆,市场没有销售,用普通排球代用。吸收了“反弹排球”…  相似文献   

19.
对短跑途中跑动力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跑途中跑的前支撑阶段是人体水平加速的主要动力阶段;以髂腰肌为主的屈髋肌群和以股二头肌为主的伸髋肌群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原动肌;缓冲被赋予新的意义;途中跑时应增大脚着地点的距离;并尽快结束无效蹬伸。  相似文献   

20.
<正> 体育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在教学中,根据现有场地器材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而科学地变革各种练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火车赛跑”游戏的方法是: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各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面向前面的终点线。预备时,每个队员都把自己的左(右)脚伸给前面的人,左(右)手兜住后面队员伸来的脚,右(左)手搭在前人肩上,排头不伸脚,排尾不兜脚,似一列“火车”状。当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