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普通话动态腭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实时地看语音”的动态腭位技术可以显示发音过程的舌一腭接触图像,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在协同发音的研究中有更大的应用价值。为此,我们在2001年建立了一个规模较大的《普通话语音动态腭位数据库》,共含有2081个音节。我们采用接触面积比、接触指数(CA、CC、CP)和约束度(CD)等指数研究了普通话辅音发音的生理特点和双音节环境中协同发音的情况。研究显示:这套指数对描述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普通话鼻韵尾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辅音声母在协同学喜由曲铂甫序抽旱可而删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EPG的研究基础上,对[n,l,,s,th,t,h,,j]等电子假腭能够完整记录到的蒙古语(标准音)辅音的发音特征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蒙古语辅音在词中不同位置有不同的舌位活动空间。在词首,辅音的舌位活动空间最小,即离散度小,音位变体分布最集中;在词末辅音,辅音的舌位活动空间最大,音位变体的分布最分散。在词中辅音里,音节首辅音比音节末辅音更能抗拒协同发音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EPG的蒙古语/r/辅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EPG和语图相结合的方法,从腭位和舌位角度分析了蒙古语/r/辅音每一个变体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试图揭示辅音/r/发音过程中舌整体的动作姿态。根据实验结果,蒙古语/r/辅音有三个变体,其中主要变体[J]是一个舌尖后齿龈闪音,出现频率高;变体[r]是一个舌尖后齿龈颤音,出现频率低,发音时舌位和舌姿态与[J]的一致,不同之处在于颤的次数上,[r]一般颤2-3次;变体[r]是一个擦音,出现频率低,只出现在擦音和送气音前,发音时与闪音和颤音同样舌面后抬起,舌面前和舌叶中心下凹,舌叶两侧和舌尖向上抬起,但不会接触到上腭,而对气流组成阻碍,发出擦音。  相似文献   

4.
宝玉 《林区教学》2014,(12):58-60
蒙古标准语语音与杜尔伯特口语语音比较研究,对深入开展蒙古语言学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以所调查的蒙古语杜尔伯特口语语音为基础资料,同蒙古标准语语音进行了比较研究,初步梳理和归纳了蒙古语标准音与杜尔伯特口语语音之间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EPG和语图相结合的方法,从腭位和舌位角度分析了蒙古语/r铺音每一个变体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试图揭示辅音后/发音过程中舌整体的动作姿态。根据实验结果,蒙古语/r铺音有三个变体,其中主要变体[∫]是一个舌尖后齿龈闪音,出现频率高;变体[r]是一个舌尖后齿龈颤音,出现频率低,发音时舌位和舌姿态与[∫]的一致,不同之处在于颤的次数上,[r]一般颤2—3次;变体[r]是一个擦音,出现频率低,只出现在擦音和送气音前,发音时与闪音和颤音同样舌面后抬起,舌面前和舌叶中心下凹,舌叶两侧和舌尖向上抬起,但不会接触到上腭,而对气流组成阻碍,发出擦音。  相似文献   

6.
以前人对藏语语音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和依据,借助实验语音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安多藏语循化土语单辅音的声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中,以探讨一般辅音的对立发音方法的分析为重要目的,通过语图更好地掌握和了解藏语语音的基本特征。当今的藏语语音研究中,实验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和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研究各领域的今天,改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现代藏语语音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7.
以前人对藏语语音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和依据,借助实验语音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安多藏语循化土语单辅音的声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中,以探讨一般辅音的对立发音方法的分析为重要目的,通过语图更好地掌握和了解藏语语音的基本特征。当今的藏语语音研究中,实验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和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研究各领域的今天,改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现代藏语语音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8.
宝玉 《林区教学》2011,(7):45-47
蒙古语标准音是蒙古族共同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族共同语在语音方面的标准,也是蒙古族各方言区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循的标准读法或读音规则。根据蒙古语语音结合规律,选择并确定词语的读音和词语与后缀的连读规则一向是蒙古语规范化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初步探索并提出以下几条规则:一是前化元音与腭化辅音的标音规则;二是阳性[Ι]元音的标音规则;三是元音和谐律的标音规则;四是复辅音的标音规则;五是弱化元音及其隐显规律的标音规则。  相似文献   

9.
黏着性语音的元辅音区别性特征对口语环境下的连续语音识别影响很大。通过维吾尔语和谐语音现象下的发音规律及其规则,采用语言学、实验语音学技术和数字语音信号处理等方法,研究和谐发音现象下的元音、辅音区别特征系统,建立扩展元辅音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基于扩展元辅音集的连续语音识别研究,进一步通过其声学模型比较研究,构建连续语音识别模型,为维吾尔语口语环境下的连续语音识别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古蒙古语中主谓结构句型之一的SOVS,与其它主谓结构句型有其独特的区别.又有着相应的关系。在现代蒙古语中这种句型已发生变化。其演变,主要是以语音、词法、句法和词汇等某些系统变化互为条件的。这种句型变化是蒙古语历时演化之一,又是古蒙古语和现代蒙古语区别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章问卷考察了144名维吾尔、哈萨克族大学生汉语声母习得情况,提出要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声母习得偏误:差异型和错误型。前者十分接近正确形式,不影响交际;后者误导交际,是声母习得的真正难点所在。依据教学经验把声母的习得难度等级分为低、中、高三级,然后依据统计数据对属于高难度等级的8个声母进行难度排序:难度最大的是■,其次是t■和tsh,再次是■、s和t■h;难度最低的是■h和■。主张在汉语高级阶段坚持开展语音教学,教学内容应抓住重点和难点,以4组声母■—t■、■h—t■h、■—■、s—tsh为主,重视声、韵的音节配合,发音和知觉听辨训练同时并举。  相似文献   

12.
Skilled readers were trained to recognise either the oral (n=44) or visual form (n=40) of a set of 32 novel words (oral and visual instantiation, respectively). Training involved learning the ‘meanings’ for the instantiated words and was followed by a visual lexical decision task in which the instantiated words were mixed with real English words and untrained pseudowords, and the instantiated words were to be considered as words. The phonology‐to‐orthography consistency (feedback consistency) of the instantiated words was manipulate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feedback from phonology in orthographic learning. Masked consonant and vowel‐preserving form primes were used in the lexical decision task as probes of orthographic learning. Feedback‐consistent instantiated words were recognised significantly faster in lexical decision than feedback‐inconsistent instantiated words, and facilitatio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from consonant‐preserving than vowel‐preserving primes for orally but not visually instantiated words.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orth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based on a consonant frame can be generated from the speech signal before encountering the printed forms, and that feedback from phonology is involved in the early stages of orthographic learning.  相似文献   

13.
In orthographies studied to date, children learning to spell tend to omit one consonant of a cluster—for initial clusters, the second consonant, and for medial nasal clusters, the nasal. Explanations have included a special status for the initial consonant of a word, and the fact that in English nasal clusters are not true clusters but consist of a nasalised vowel plus a consonant. We tested children’s spelling of initial and medial clusters consisting of a nasal consonant followed by another consonant, but non-nasalised vowels, in Kiswahili. For both initial and medial clusters, the nasal was spelled wrongly more often than the other consonant. The initial position in a word does not seem to have special properties. Rather, the spelling of clusters seems to depend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individual phonemes, nasals being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o spell. It is concluded that cross-linguistic studies of spelling development are necessary to draw generalised conclusions about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沅陵乡话“z”声母的来源。探讨了z声母形成的音变机制和所反映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15.
元音能单独构成音节组成语言的肌体。辅音虽不能构成音节但能体现语言的灵魂;辅音连缀能进一步使语言升华,彰显语言的精神,使语言有骨有肉,活灵活现。对辅音连缀的常误、误读、以及辅音连缀的同化进行理论分析和纠正,以便引起人们对辅音连缀的密切关注和对相关误读的修正。  相似文献   

16.
造字之初,形声字(包括会意兼形声字)与声符在声母和韵母上都是相同或相近的,这点大多数形声字都可通过指出某字与其声符的上古音韵关系得到说明;而部分形声字与声符的“异纽”(即在上古音韵关系中仅韵部相同或相近,而声纽却相去甚远)现象,似可从“古汉语曾有过的少量复辅音声母最终演化为单辅音声母”的角度加以解释;根据古汉语三类复辅音声母的两种可能演变结果,可从声韵关系上对形声字与声符的“异纽”现象,给出一种合乎逻辑的系统说明。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是贵州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其语言语音声母较为复杂,有70个辅音,分为四类:单纯声母,前腭化声母,唇化声母,复辅音声母。其特点是:塞音声母清浊对立;鼻音声母包括单纯鼻音和前带紧喉成分的鼻音;清塞音和清塞擦音声母有送气;有一整套前腭化声母和唇化声母;有复辅音声母[pr];有舌尖颤音[r],但和舌尖后浊擦音[]属同一音位,且与双唇半元音声母[w]对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阶级形式的国家自夏代产生以后,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国与国之间交往频仍,形成了中国古代各诸侯国之间的国家关系及处理国家关系的政治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催生了先秦国家关系哲学思想,即“为政以德”、“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禁暴除害”。这些哲学思想对和谐世界的提出和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提供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简单地描述了溆浦汉语方言的声、韵、调,然后对中古的声母、韵母、声调在该县汉语方言中的今读情况进行逐一分析,最后总结其汉语方言的声韵调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