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高等级、重交通道路越来越多 ,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高等级公路的特点是通过能力大 ,运行速度快 ,客观上要求其行车安全舒适。由于大的通过能力加剧了对路面的磨耗作用 ,使路面的抗滑能力降低 ,而高速行车又要求路面有较高的抗滑能力来保证行车安全。我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较差 ,摆值小于 45的路段占 75 % ,小于 40的占 5 3% ,因此雨天行车交通事故比较多。据报道 ,广东 2 0 7国道某 2 0 0米长路段 ,1 987年春的雨季中 ,有一天发生交通事故 9起 ,创我国单位长度路段内的交通事故之最。江苏淮扬二级公…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对抗滑构造的要求,一是雨天行车横向排水,降雨和暴雨时,车轮和路面之间尽量紧密贴合,使路面不产生水膜,防止高速行驶的车辆发生漂滑现象;二是它提供潮湿路面的侧向摩擦系数。因此二级抗滑构造为雨天高速行驶的车辆提供了安全技术措施。现就施工的滑模摊铺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构造施工方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3.
夏松 《华夏星火》2005,(9):61-62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里程变长了。公路等级提高了,但交通事故上升了。公路交通事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驾驶员的素质、车辆的技术状况、公路状况有关.公路状况中路面抗滑性能对交通事故特别是雨天的交通事故影响最大,据公安交警部门调查显示:雨天交通事故约87%与路面滑溜有关。  相似文献   

4.
关东阳  蔚海发 《科技风》2013,(23):198-198
北京遭遇60多年来最强降雨,不仅导致大量车辆被淹,还发生了车主溺亡事件。近日,关于此事件的喧嚣声此起彼伏。有报道称,部分溺亡的车主当时在车内是有安全锤的,但最终体力耗尽身死车中。那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没能逃出?因此,在遇到特殊天气的时候,特别是下大雨或者车子涉水行驶时,如果不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很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另外根据国际驾驶安全调查显示,雨天驾车的交通事故率比平常高出大约五倍,所以驾驶员在雨天行车时一定要留神。鉴于此,特对雨天驾驶技巧做一简单的梳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声音     
《科学中国人》2023,(4):8-9
<正>徐祖信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逐年增加,从2010年开始,我国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超过污水产生量,全国平均污水处理率为97.9%。但同时,城镇地表水体雨天黑臭现象凸显,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地表水体雨天黑臭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降雨间隔较长、雨量不大的降雨,黑臭更加明显。在重庆、成都及长三角地区,一年下雨的天数为100~110天,在同一个地方为何水质会因晴天和雨天出现差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城市排水管网出现问题?在我看来,一是混接,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速公路越来越便捷,高速公路行车一族也越来越多,大家行车的同时,在高速公路上出现的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其中原因,最主要的有超速、违章停车、装载违章、疲劳驾驶、机件故障等因素。主要从行车前的检查、高速路上行车操作方法、行车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在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交通事故频发的国家,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目前人们最为关心与重视的问题。对交通事故的产生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线形设计,是道路总体布局、总体设计的关键,不科学、不规范的道路线形设计,常常是导致交通事故多发的潜在隐患,因此,优良的线形设计是保证道路行车安全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当前山区公路建设以设计车速为指标,然而线形设计要素与实际行车要求不相符、设计车速和实际行车速度的不相容,容易引发严重交通事故。利用运行车速作为车速基本参数设计和评价公路几何线形,确保线形各几何元素能满足汽车行驶的需要,与实际行车速度相符,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研究了山区公路运行车速测算模型,并探索基于运行车速的山区公路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9.
山区道路坡陡弯急,雨天行车易出现侧滑、漂移现象,具有较大的行车安全隐患,新型彩色抗滑路面以其良好的抗滑性能与警示作用,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以云南山区公路彝牛二级路为例,主要介绍新型彩色抗滑路面的性能特点、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旨在为解决山区道路行车安全隐患问题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与司机的行车安全意识存在一定的关联,如夜间会车时,因现成的车远、近灯是人为控制的,部分司机不变更远、近光灯或者变更不当,使得对方行车的视线受到干扰,从而诱发安全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1.
黄云 《内江科技》2008,29(5):42
超速行驶是目前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行驶速度对驾驶员的心理、视力、视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车辆行车过程中的制动性、以及车辆轮胎的使用安全和事故后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合理、安全的行驶速度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于如何做到安全行车,远离交通事故谈一谈自己的浅显认识。  相似文献   

13.
OGFC路面是开级配沥青磨耗层(Open Graded Asphalt Friction Course)的简称,设计空隙率大于18%,在雨天能使路面雨水迅速下渗并沿下封层表面横坡及纵坡流至边沟排除,从而消除路面积水,减少行车水雾,消除夜间车灯的眩光,提高行车安全性。因其具备的较大的空隙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路面噪声,且抗滑、抗车辙性能突出。  相似文献   

14.
行车安全预警是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高出行安全是道路交通中至关重要的问题。阐述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行车安全预警技术的构成,分析车道线检测、车道偏离预警、前车识别跟踪技术的特点,为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任林茂 《大众科技》2014,(6):297-299
人体生物节律理论揭示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驾驶员的行为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利用人体生物节律理论对驾驶员及交通运输企业进行安全行车的管理和指导,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汽车驾驶员生理健康的体能条件、视觉条件、疲劳现象及其他生理现象对安全行车的影响,分析其与道路行车安全的关系,并提一定的措施与建议。期望从提高驾驶员素质的角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造成交通事故的几种因素分析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目前交通现状和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并从心理学方面分析了个性和心理活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论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名驾驶员的重要性;指出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大力宣传交通法规和加强交通治安的管理是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三大法宝。  相似文献   

18.
合理设置安全护栏不但可以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还可以诱导行车视线,使司乘人员感到舒适,从而降低他们的疲劳程度保障行车安全。结合实际,重点介绍了高速公路护栏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9)
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驾驶员责任事故约为道路交通事故总量的80%左右,所以驾驶员是预防与避免交通事故的重要群体。不断提升汽车驾驶员的综合素质与行车技术,促进驾驶员队伍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几率,这是单位汽车驾驶员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汽车驾驶员如何有效促进事故预防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汽车玻璃一次性防雾巾是一款最新研制的产品,市场空白,精美的包装加上超强的实用性,卖点突出。司机最头疼的就是雨天或秋、冬、春季时挡风玻璃内侧永远擦不干净的雾气,即便用暖风吹干,马上就又会出现,模糊人的视线,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