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塞莱斯蒂娜》是西班牙由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液时期产生的一部优秀作用。它采用了独特新颖的艺术形式--对话体小说写成,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种介于小说和戏剧之间的过渡性的文学体裁。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特别是塞莱斯蒂娜尤为成功,在建构人物体系时,采用了艺术对照的手法。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创立之初到中世纪之前的几百年时间,属于原始基督教时期,这一阶段其教会使用的音乐是基督教音乐的初级形式.从原始基督教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原始基督教音乐的几种重要形式、原始基督教与音乐有关的礼仪制度的形成及其音乐执业者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基督教音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艺复兴虽然在科技、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却未完成体育文化复兴的道路,这一点成了文艺复兴光芒中的瑕疵,无疑值得我们重新审视与反思。文章从哲学视角,通过身体的线索来解析在文艺复兴背景下体育何以缺席。从身体线索的演进来看,古代西方体育先后经历了从古希腊时期体育文化的繁荣兴盛到中世纪体育在基督教神学下的禁锢中喘息,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体育以“低调”的姿态在科技、文化、艺术的全面复兴下踌躇而蹒跚地前进的阶段历程。对于体育,文艺复兴的作用在于对其载体—人的思想的解放和身体意识的觉醒。体育在文艺复兴时期,仅仅又是一个美好的开端,尚未达到复兴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对汉代音乐的影响,以丝绸之路为背景,从汉代音乐中雅乐与俗乐关系入手,分别从雅俗各取所需时期、雅俗隶属有别时期、雅俗相互交融时期三个不同时期,深入探究了汉代音乐的演变。旨在通过对汉代音乐中雅乐与民间俗乐关系的梳理与明确,来更加准确地把握汉代音乐的转变与发展过程,从中汲取有利的观念与体制,形成符合当代音乐艺术发展的全新思想意识与音乐艺术格局系统,为我国当代音乐注入新鲜活力,推动当代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欧洲中世纪各国社会与文学的发展都不均衡 ,这种情形到文艺复兴时期依然延续。人文主义大师们只能立足于本国现实进行创作 ,因此在文学主题的倾向和艺术手法的选择上 ,有着明显的不同。然于此不同之中 ,仍可清晰辨析出该时期文学主题拓展与手法流变的轨迹 ,即 :由“破”而“立” ,由浪漫玄妙到着意写实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的"黑暗"说影响了中世纪的教育观。传统的看法是,中世纪的教育几乎被基督教所垄断。然而,从历史的角度,基督教对中世纪教育的垄断是由历史的延续性和阶段性决定的。延续性是指中古西欧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子都是有继承性的,承自罗马时期,且继续以变化的形式影响后继的教育发展;而阶段性是指中世纪早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特殊性造成了基督教对中世纪早期教育的垄断现象。基督教教育对中世纪而言,一方面造成了其"黑暗",但另一方面促成了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大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远古夏商时期与古希腊时期的音乐与生活、乐器、音乐形式、音乐理论等方面的分析比较,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东西方音乐文化的短长与优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能够客观地审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取长补短,相互融通和借鉴,更好地传承、创新、发展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古希腊先民裸身尚武,角斗称雄的自然习俗,落笔考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先驱主将们以其先进的思想,杰出的艺术才华抨击、抵制中世纪教会禁欲主义者的封建卫道士的虚伪本质;一反其道地崇尚人性,赞美人体并藉此而推进裸体艺术的新兴与长盛不衰;文章从社会历史风俗的演变,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纵横捭阖,多层次多视角地全面论述了西方裸体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和这一艺术自本世纪流入中国后,对国民意识的影响,并从美学鉴赏的角度阐明了观摩者应当所持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9.
近代体育的产生与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艺复兴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文化,碰碎了禁欲主义的枷锁,唤起了人们对健康和幸福的追求,为近代体育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地。文艺复兴使中断了近千年的古代体育得到复兴,为近代体育的兴起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交艺复兴时期注重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近代体育在学校得到了初步实施,为近代体育在更大范围内的实施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蓬勃兴起,学校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摆脱了附庸地位而受到了各方有识之士的重视。作为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善于结合学生的心理进行音乐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如:情感性需要、自尊性需要、独立性需要、创造性需要等,如果音乐教师能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准确及时地抓住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心理需要来进行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心理就能健康成长,就能有的放矢使教学取得成功。如何结合学生心理,搞好音乐教学是我们所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五岳等祭祀用乐是属于吉礼的用乐,因此承载着历代皇帝祭祀用乐的泰山祭祀用乐,则是礼乐的重要一部分。鼓吹乐的形式自秦汉确立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及鲜明的特色贯穿于中国传统的历史脉络。对历代泰山祭祀用乐的辨析,即泰山祭祀用乐是地方官府鼓吹用乐、民间祭祀用乐及俗乐的一个大融合。揭示泰山祭祀用乐与鼓吹乐、以及民间祭祀用乐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浅谈大学生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高等学校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培养目的不同于专业院校音乐专业教育,高师音乐教育必须加强师范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教书育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师教育是我国音乐师资培训的主流,高师音乐教育有别于专门培养音乐表演人才的音乐学院,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也是有区别的。高师教育在面向基础方面要做出大量的改革来满足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突出师范特点,使钢琴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音乐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明代宫廷音乐根据应用场合可分为祭祀乐、朝贺乐和宴享乐,这些音乐依附于繁杂的宫廷仪式,属于礼仪的一部分,它们的制作、规模与更定是考察明代宫廷音乐体制的重要因素。明代宫廷音乐较之历代宫廷音乐又体现出一些特点,包括道教音乐对祭祀乐的影响和民间俗乐对朝贺、宴享乐的影响。另外,雅乐制作中的种种困难,音律考定的一波三折,充分体现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陈旧、僵化的艺术形式终将被新颖、鲜活的艺术形式所取代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6.
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和身份建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体育与音乐的交互环境中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的相关转化问题。从体育与音乐的文化相似性和异质性入手,分析体育音乐聚合关系的形成基础。得到以下结论:①体育与音乐的聚合形式为体育音乐高聚物和体育音乐低聚物;②建构了体育音乐聚合物与身份认同的互动模式,着重分析体育音乐聚合物作为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的介质,通过动员和调试两种力量实现了群体认同与个体认同的互动;③身份认同的非稳态是维护和重构身份认同的内因,青少年是体育音乐聚合物的动员对象;④表征为古典音乐的体育音乐聚合物维护了固有的身份认同,而表征为流行音乐的体育音乐聚合物重构了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7.
造型艺术是一种空间艺术 ,而音乐却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形象由抽象的材料来表现 ,造型艺术凝固在有形的物质中 ,音乐艺术运动在无形的时间里 ,并主观地表达人类的精神活动。音乐不是一种语言 ,它和语言艺术有着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传统的、民族的音乐教育应该成为高师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在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用、编写上都应该注重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宏扬。  相似文献   

19.
刘向刘歆是西汉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及文献学家,进行了近二十年文献整理工作,其中包括当时所有音乐类文献的整理。他们整理了先秦留存的以及西汉新兴的音乐文献,进行汇总、校勘、撰写《叙录》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将整理好的音乐文献分类,将其归属于不同的学术系统中,同时做好排序、汇总的工作。这涉及到对每类文献来源、流变、性质、重要作品做评价,透露了刘氏父子对于音乐文献整理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音乐在艺术体操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艺术体操的灵魂。对如何选择和剪辑艺术体操成套的音乐,并存编排成套中怎样运用音乐的不同节奏和旋律去设计动作节奏的变化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