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水浒传》可谓是家喻户晓,《智取生辰纲》更是其中耳熟能详的桥段。世人皆赞吴用、晁盖智取生辰纲,皆赞其智勇双全,乃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然而,对误中圈套饮酒倒地而痛失生辰纲的杨志,却少了些许关注。押送生辰纲的杨志可谓是有勇有谋:他敢于担他人不敢担之重付,可谓勇;他思虑周全谨慎小心,可谓智。这样的杨志为何会失掉对他来说举足轻重的生辰纲呢?本文将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客观地分析杨志为何会痛失生辰纲,对"英雄错步,痛失前路"的杨志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中“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回,传统上人们认为生辰纲的失陷归因于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实际上杨志和梁中书的错误决策对生辰纲的失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智取生辰纲》这一著名片断在写法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环境描写就是其中最为精彩的一笔。《智取生辰纲》紧紧抓住环境描写中的“热”字,用“热”交待了时间,渲染了气氛,写出了性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慧岩 《河北教育》2010,(12):26-27
凡是读过《水浒传》的人,肯定都对智取生辰纲的故事难以忘怀,它确实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无论在原著《水浒传》中,还是在影视剧罩,丢失生辰纲的杨志均给人一种无辜的感觉。笔者认为,其实不然,失陷生辰纲表面上看是闪为军上的无知,实则恰恰是由于“无辜”的杨志缺乏必要的领导才能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着力描写的精彩片段之一。作者手中的笔矫若游龙,腾挪跌宕,故事生动曲折,极富艺术特色。金圣叹评道:耐庵妙笔,真是独有千古。笔者就《智取生辰纲》的情节艺术特点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赞扬“智取生辰纲”这一回为“耐庵妙笔,真是独有千古。”凡读过《水浒》的人都会对“智取生辰纲”的生动故事久久难忘,因为它确实是《水浒》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巨著,在塑造人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人教版九年级课文《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它的第十六回,讲叙了杨志在押送生辰纲的路上被晁盖一伙用计将生辰纲劫走的故事,这一事件是导致晁盖等人聚义梁山的主要原因,也直接导致杨志被逼上梁山。文章在精彩的故事情节叙述中将人物的形象塑造得个性鲜明、呼之欲出,体现出了高超的人物塑造艺术。现就其艺术特点作一些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生辰纲失陷,无论是在原著《水浒传》中,还是在影视剧里,杨志均给人一种无辜的感觉。其实不然,失陷生辰纲表面上看是因为军士的无知,实则恰恰是由于"无辜"的杨志缺乏必要的领导才能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智取生辰纲》的叙事策略具有强大的生殖功能,它成功地将智取生辰纲正义化,同时又顺应、激发和满足了读者的集体无意识。正义和集体无意识的融合所孕育的人间意义在施耐庵的叙述中充满生机,显示出人心所向的有价值的生存伦理。  相似文献   

10.
课文解读《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为生辰纲被劫埋下伏笔。杨志处处小心,事事留意。开始趁凉行路,后来为安全起见,改为天正热时赶路。怎耐天气酷热、担子沉重、山路难行,又不讲究方式方法,军汉们苦  相似文献   

11.
《同学少年》2013,(4):52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一节中,吴用、晁盖等人巧妙地把蒙汗药放在白胜的酒桶里,杨志只喝了半瓢,便"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其他人更是头重脚轻,起不来、动不得、说不了,一个个面面相觑,眼睁睁看着吴用等人把生辰纲装上车。杨志他们晌午喝下蒙汗药,到二更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大名府梁中书以十万生辰纲,为其岳父蔡京贺寿,派青面兽杨志率队押送。"智取生辰纲"描绘梁山好汉智取的一幕。松树林内,双方相遇。刘唐、白胜等人按照事先的谋划正大喝美酒,勾引口干舌燥的杨志一行人上当。几个主要人物刻画得形神兼备。画面上部松林苍青蓊郁,中部以下  相似文献   

13.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极为精彩的章回,杨志、吴用等人性格真实鲜明,押纲、劫纲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非常适合作为《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导读篇目。深度解读《智取生辰纲》,我们会看到杨志作为领导者的失败之处,感受底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反抗,乃至窥见整个北宋晚期黑暗腐朽的社会环境。以上种种,都是杨志失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孔善莹 《考试周刊》2010,(35):46-46
本文试图从杨志押送途中的指挥失误这一角度,分析七星巧取生辰纲的成功智慧,紧密结合原文精神,努力发掘名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智取生辰纲》中,杨志从出发开始直到黄泥冈被劫,处处防范的那根弦始终是绷得紧紧的——他沿途所采取的一切安全防范措施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而当杨志一行人进入到吴用等人所设置的“智取圈”之后,尽管防范一如既往,但终究还是被吴用一伙人劫走了生辰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仔细想来,这还是杨志的失察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一部《水浒》,写“钱”的地方确实不少。据笔者粗略统计,全书直接写“钱”的有455次(重复不计),间接写“钱”的亦有366次。如,“赤发鬼醉卧灵宫殿”到“吴用智取生辰纲”(14——16回)这三回文字,就都是围绕“生辰纲”直接写“钱”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第四册把《智取生辰纲》重新选入,而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入“另册”《语文读本》———且不说这一“进”一“出”之安排是否更合理,单就这两回同脱胎于《水浒》母体的章节而言,共存于课本和读本,遥相应和,却还是很有比较价值的。一、群体活动与个人行为《智取生辰纲》开篇便是一大队人马计十五人上路,以黄泥冈为界,迎接他们的是晁盖领衔的八条汉子。作为押送金银担的一方,杨志固然是主要角色,但他的言行,无不受着老都管、虞候和众军士的“左右”,其个体实质淹没于群体之中。而智取生辰纲的一方,则无一“主心骨”,完全是“平起平…  相似文献   

18.
[自学重点]了解北宋末年广大劳动人民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进一步认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奸诈、愚昧和劳动人民的机智、勇敢、团结.学习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了解设线谋篇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简要导析]《智取生辰纲》是选自《水浒》的精采章节.通过“智取”和“押送”生辰纲的激烈斗争,反映  相似文献   

19.
生辰纲失陷,无论是在原著<水浒传>中,还是在影视剧里,杨志均给人一种无辜的感觉.其实不然,失陷生辰纲表面上看是因为军士的无知,实则恰恰是由于"无辜"的杨志缺乏必要的领导才能造成的. 第一,在完成任务的路上,杨志一意孤行,全不把手下当人看待.烈日当空,路途遥遥,他一味"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搞得怨声载道.不体恤下属是他犯的第一个错误.  相似文献   

20.
【课标·教材·学情】 《智取生辰纲》所在单元主要学习古代长篇小说中的几个有名片段,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本课节选自《水浒传》,主要是记叙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通过教学,学生能养成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小说中人物的习惯;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熟悉一定数量的古代口语;理解人物形象,感受小说巧妙的情节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