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起伏变化的普通地图,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地物按图式符号加注记表示。地形图按表现形式分为平面地形图和剖面图两大类,平面地形图根据绘制的手法又分为示意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一、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建立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而成的,它表示沿地表某一  相似文献   

2.
丁生军 《广东教育》2006,(12):39-39,62
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它比较抽象,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基础上绘制而成的,它表示沿地表某一方向垂直切开的剖面图形,用以表示地表起伏之势。通过它,可直观地看出某条线上地面的起伏,还有助于了解野外考察时观察点的透视情况。地形剖面图试题主要用来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动手绘图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解题步骤,学会将等高线地形图  相似文献   

4.
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它比较抽象,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难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原理地面的高低起伏,在地形图上是用等高线来反映的。等高线是把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是一种反映高程的等值线。所以,可以把等高线看成是不同高度的各个水准面和地面相交的曲线,把这些曲线投影到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到图纸上,所得到的便是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大地表面的形态虽很复杂,但它总是由各个基本地形组成的。只要熟悉了表示这些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形状,则再复杂地形的等高线图也就不难判读了。1.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构成地表面的基本地形有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峡谷、盆地、陡崖和悬崖等。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限于图幅的原因,不一定全部闭合。(3)在图上等高线不会中断、不会拧成螺旋状;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相交,只有在直立的陡壁或悬崖处,等高线才会重叠在一起。(4)山坡坡度均匀,等高线的水平间距大致相等,陡坡密集些,缓坡稀疏些。(5)在山谷两侧,等高线呈“V”字形,“V”形尖端...  相似文献   

5.
地形图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起伏变化的普通地图 ,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 ,地物按图例符号加注记表示。其内容的详略主要受地图比例尺的制约 ,根据实际需要 ,在国家经济建设、教学、科研和国家建设中 ,采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中学区域地理教材中的地形图基本上是小比例尺图 ,考查局部地貌类型的地形图 ,比例尺大些 ,而根据等高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多为大比例尺图。Ⅰ .读图技巧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一 ,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①数量上的特性 ,看等高线的数值 ,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 ,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 ,以两地的水平距离…  相似文献   

6.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按一定比例沿着地表某一方向所作的垂直断面图,它更直观地显示了垂直方向的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地形剖面图是众多地理图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判读地形剖面图试题,本文着重分析地形剖面图试题的判读方法和解题技  相似文献   

7.
我在教“等高线地形图”一节的前后钟祥市冷水中学严克勤(431900)“等高线地形图”是“地图”一章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的地图,内容抽象。由于初一学生缺乏投影透视知识,空间想象能力差,在此地图上辨认地形的高低起伏感到十分困难。为了...  相似文献   

8.
正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来描述某地区地形起伏的地图,作为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地图类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线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1.判读海拔高度和气温  相似文献   

9.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看数值范围:①看极值,辨起伏。读出等高线地形图的最高海拔与最低海拔,可估算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②看大小,辨地形。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相似文献   

10.
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来描述某地区地形起伏的地图,作为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地图类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线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高中文科生的一大难点,通过沙盘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与认识,帮助学生增强判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汪美 《地理教育》2008,(2):47-48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按一定比例沿着地表某一方向所作的垂直断面图形,它能直观地显示垂直方向的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它既是高考文科地理学科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考点之一,同时也是在工农业生产实践中经常用到的一项技能,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邵俊峰 《新高考》2006,(5):105-108
地形剖面图是考查区域地理知识和对等高线知识理解的重要媒介,对考生的凄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好的考查作用。同时,以地形剖面图为载体,可以综合考查地形对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和对农业、聚落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地形剖面图主要有局部地区大比例尺地图的剖面图和大范围小比例尺地图的剖面图两类,前者侧重承载地图知识和等高线知识,后者侧重承载区域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三一轮复习前,同学们接触等高线地形图较少,所以往往对等高线信息的解读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将借助典型例题,例析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计算、综合应用及地形剖面图等内容,帮助同学们提高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增强解题能力. 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各种地形的判读 1.一般地形的判读 一般地形包括陆地基本地形和山区局部地形,陆地基本地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山区局部地形包括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根据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特征,可以对其进行判读.  相似文献   

14.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成的封闭曲线,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是地面等高线按比例缩小后,垂直投影到平面上所成的许多水平曲线。等高线地形图具有突出的优点,它能设想从空中俯视地面,鸟瞰地形全貌;它能准确反映各方坡面变化,给人以立体概念。它在军事上、工程上用处很大。它和分层设色法相结合,用在教学上也很合适。等高线高度的起算,以海平面为标准。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等高距的大小,根据地  相似文献   

15.
平岚  郭建 《地理教育》2013,(4):26-27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地图部分提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教学目标,这将为学生"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以及认识、适应、利用地理环  相似文献   

16.
地形图是承载地理事物的重要工具,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础性内容,在地理学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剖面图是地形图重要而特殊的表现形式,着重表现地理事物在垂直方向的起伏状况。分析、绘制地形图与剖面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必要技能,因而在地理高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无不涉及到了地形图与剖面图的应用。为突出两者的区别,笔者在分析和研究了地形图和剖面图的概念和类别后,以2004年几套高考试卷为例,谈谈地形图与剖面图在地理试题中的应用。一、地形图与剖面图的概念及类别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起伏变化的普通…  相似文献   

17.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高考中对其考查较为频繁。从近几年高考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情况来看,主要从地形种类的判断、相对高度的计算、地形剖面图判断等方面进行切入。考生往往因为答题方法不正确导致失分较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化难为简的解答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解题有所帮助。一、相对高度的计算解答这类试题,必须记住下面这个法则:如果两个地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经过,那么这两个地点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N-1)×等高距≤H<(N+1)×等高距例1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  相似文献   

18.
姜兴伟 《地理教育》2015,(Z1):81-82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通过对前一节"地图的阅读"的学习,已使学生对地图有初步了解,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地形图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地图类型,故具有地图应有的性质和功能,即地形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学习中是较为基础和重要的一节。  相似文献   

19.
<正>一、利用互动软件,增加思维利用地理软件能逐层演示剖析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来历,从地形地貌到海拔高度,动感直观,会显著提升学生兴趣。例如采用虚拟地球仪互动软件Google Earth Maps(谷歌地图),可以带给学生在卫星上观察地球的视觉冲击。教师可以基于这个软件带领学生进  相似文献   

20.
黄雷  徐瑾 《地理教育》2015,(2):20-22
一、教学分析课标要求:1能在地图中指出某个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能运用地图简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2能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明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3能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能运用地图说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教材分析:东南亚是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了解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