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在这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间热闹非凡。唐人苏味道、宋人辛弃疾为我们再现了当时元宵佳节的盛况。主持人:叮当  相似文献   

2.
元宵节     
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相似文献   

3.
一、用乘数来表示时日唐朝方干的《中秋月》诗:“凉霄烟霞外,三五玉蟾秋。”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永遇乐·元宵佳节》:“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前者“三五”指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后者却指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汉朝《古诗十九首》之十七《孟冬寒气至》有两句:“三五明  相似文献   

4.
点亮心灯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在这  相似文献   

5.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the15th dayof the1st lunar m onth),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LanternFestival)。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故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赏灯的风俗起源于汉朝(the H an D ynasty),到了唐代(theTang D ynasty),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到处都挂着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点灯的盛况“接…  相似文献   

6.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人民传统的节日"元宵节",又称"灯节"或"上元节"。每到这一天傍晚,各地张灯结彩,花灯锦簇,观灯猜谜,喜吃元宵。我国以元宵为食品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那时的元宵是"实心丸子",没有馅。相传隋朝末年,隋炀帝为了粉饰太平,于公元607年正月十五这一天,召集了全国各地舞人乐人,在皇城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旧历中,一年有许多节日,现将主要的摘录如下:元旦旧历正月初一日。即现在的春节。人日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上元(元宵) 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这是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寒食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渭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但依照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清明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  相似文献   

8.
卷l《元宵》载风俗甚详.兹条列其下,并据府志、县志及其它书籍以参证.l.祭扫门户首曲“千门花柳” 即指此.此俗甚古.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先以杨枝插门,随杨校所指,仍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箸而祭之.”  相似文献   

9.
骁果兵是由隋炀帝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的勇武侠之士组成的一支精锐部队。其归初的目的是为了征辽战争的需要,“雁门之围”之后发展成为一支完全由隋炀帝控制的亲军部队。从骁果兵的待遇、管理及使用等方面来看,它是与原有府宾完全不同的募兵。“江都之变”之时,江都的主要军事力量是骁果兵。骁果的发展是隋炀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东采西摘     
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之夜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  相似文献   

11.
《小读者》2008,(2)
这是过年的压台戏——元宵佳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一个月夜。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对这个传统节日非常重视,而且一定要闹个痛快才算迎来新一年的春天的延续。闹元宵的风俗很多,有"观花灯"、"猜灯谜"、"舞狮子"、"吃元宵"等等。元宵之夜,一家老少出门观灯,孩子们提着早已准备好的灯笼,三五成群,欢呼吆喝着。来吧,我们为你准备了趣味十足的灯谜,先来这里酝酿热闹的气氛吧!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正月十五,只要全家人聚在一起,就着电视里元宵晚会的BGM(背景音乐),吃上一顿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汤圆,就算过了元宵节了.但回望千百年前,古人在这一天的仪式感可比我们要强得多.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被古人视为新的一年正式开启之日.据传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大街上还要表演节目,不过我最高兴的还是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们中国的习俗。听妈妈讲吃元宵还有一个小笑话呢!想你一定等不及了吧! 从前,有一个乡村里的人来城里找工作。正好那天是正月十五,由于乡村比较贫穷落后,所以不知道什么是“元宵节”,他  相似文献   

14.
骁果兵是由隋炀帝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的勇武豪侠之士组成的一支精锐部队.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征辽战争的需要,"雁门之围"之后发展成为一支完全由隋炀帝控制的亲军部队.从骁果兵的待遇、管理及使用等方面来看,它是与原有府兵完全不同的募兵."江都之变"之时,江都的主要军事力量是骁果兵.骁果的发展是隋炀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  相似文献   

16.
隋炀帝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辛亥(二十一日)下诏开通济渠(又称汴河或御河),而于当年八月壬寅(十四日)就“御龙舟,幸江都”了。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一书据此认为汴河“只化了一百七十多天工夫便开成”了。(第181页)事实果真如此吗? 《隋书》卷六十五《吐万绪传》云: “大业初,转光禄卿。贺若弼之遇谗也,引绪为证。给明其无罪,由是免官。岁余,守东平太守。未几,帝幸江都,路经其境,迎谒道傍。帝命升龙舟,绪因顿首陈谢往事。帝大悦,拜金紫光禄大夫,太守如故。”  相似文献   

17.
猜灯谜     
2月23日 星期六 晴 正月十五齐欢聚,欢天喜地闹元宵。今天是农历正月十四,早上八点刚过,我和爸爸便去济宁市万象和广场参加猜灯谜活动,一起感受元宵佳节的热闹气氛。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的正月十五,只要全家人聚在一起,就着电视里元宵晚会的BGM (背景音乐),吃上一顿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汤圆,就算过了元宵节了。但回望千百年前,古人在这一天的仪式感可比我们要强得多。元宵节也称上元节,被古人视为新的一年正式开启之日。据传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而且让士族庶民都挂灯,以表虔诚。  相似文献   

19.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等是元宵节里几项重要的民间习俗。在元宵节这一天,我们学校举行了猜灯谜活动。每班选10名同学参加,共分两轮,我被选中了。走进猜谜现场,已经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这瞅瞅那瞅瞅,嘿,还真让我瞅到了一个自己会的。  相似文献   

20.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西汉,元宵赏灯从东汉明帝开始,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入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