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的风范     
我们四川家乡有一种风俗:生了孩子,父母怕养不大,就替孩子找个干妈。好像有了干妈的呵护,孩子就能消灾免难,茁壮成长。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母亲给我们各自找了一个干妈。于是我们就管干妈叫“妈”,管父亲叫“伯伯”,管母亲叫“娘”。 娘出生于清光绪年间的一户书香门第。她的伯  相似文献   

2.
她的刘海     
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我也是父亲的第二个孩子,我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而那个女孩,她不是,我管她叫姐姐。后来我和母亲搬出了那个家,那个时候我还只和母亲的梳妆台一样高。离开父亲的时候我抱着自己的玩具被母亲抱出了家门,头靠在母亲的肩窝里,没有哭。从此,我们走出了那座房子。父亲说:“我送你。”母亲微笑着点头:“我该走了。”父亲为母亲打着伞,雨水滴湿了母亲的左肩,我看见了。自我满月就一直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母亲不在,她为了那个姐姐把我放在这儿,她说太忙。打小我的印象中只有两位老人的存在,而忽略了母亲,那个太忙的母亲。…  相似文献   

3.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娘家人叫她“老李家”,父亲叫她“孩的娘”,户口簿上写的是“李史氏”。母亲虽然没文化,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她说话干净利落,形象生动,从不拖泥带水,而且有时很有文采。我小时候她常抱我去戏园子看梆子戏,戏剧人物就进入她的语言。她说某人脸红,就说“脸红得关公似的”;形容某人爱哭,就说“哭得像刘备似的”。我稍大一点,天凉了不肯加衣,她说:“穿上,寸草遮丈风。”那  相似文献   

4.
今天早上你到客厅一定觉得很奇怪——沙发不见了,原来挂在火炉上的油画,换成爷爷的照片,架子上的摆设也移到了地面,换成两瓶菊花和百合。中午,爸爸妈妈叫哥哥和你穿整齐,一起到爷爷的照片前面行礼祭拜。因为今天是你爷爷逝世40周年。爹地和妈咪先跪下来,由爹地对着爷爷的照片说  相似文献   

5.
错误的手套     
寒假时我带着儿子然然回家,父母不胜欢悦。母亲喜滋滋地为她的小外孙忙碌着,但却不知怎的老是对着然然喊我的小名。“我不叫娜娜,我叫然然!”那小小的男孩一遍遍地抗议着。父亲微笑着告诉我说:“管全世界的小孩都叫娜娜,那可是你妈的强项哩!”  相似文献   

6.
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白沙镇潘祥村有这么一个小女孩,叫董晓玲,7岁时,由于一场车祸,母亲从此瘫痪在床,父亲也身受重伤,她成了一个不幸的人;8岁时,父亲脑伤复发,狠心丢下她娘儿4个,她服侍着妈妈,支撑着这个家;9岁时,她背着高位截瘫的妈妈上学堂,一直背到现在,整整5年,演绎着一个震撼人心的反哺故事。  相似文献   

7.
小然,女,15岁,初三学生。她学习勤奋,各学科成绩优秀;乐于助人,师生关系融洽;心地善良,懂事,父母和亲戚都以她为骄傲。但是上初三后,她的父母要离异,小然陷入了痛苦中。她在第一次来访时告诉我:“父母分居,我目前和母亲生活。我曾和父亲谈过,希望父亲与母亲和好,但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8.
《母婴世界》2011,(12):24-39
实话实说: 亲爱的爹地妈咪们,照本说明书养娃未必能打造出“完美宝宝”,因为,天底下没有完美的事物,同样,没有完美的娃。  相似文献   

9.
就在几个星期之前,苏姗意外地经历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刻。那天,她正在卧室里为另一个孩子换衣服,突然,5岁的女儿艾丽莎走了进来,来到她的身边,“扑通”一声重重地坐在床上。“妈咪,您长大以后想要当什么?”孩子问道。苏姗只当她又是在玩什么假想出来的游戏呢,所以就没把它当回事儿,而是漫不经心地回答道:“嗯……?,我想,我长大以后希望能做一个妈咪。”“您不能再当妈咪了,因为您现在就已经是了。除了妈咪,您想要当什么?”“哦,好吧。我长大以后,也许会当一个牧师。”苏姗又一次回答道。“不行,妈咪,您现在已经是牧师了!”“对不起,亲爱的,…  相似文献   

10.
叫一声爸爸     
有个女孩子叫小玉,母亲体弱多病,父亲已经五十多岁了,下岗后在街边摆了个修鞋摊。小玉很争气,学习很好,考上了重点高中,只是她从来不把同学带回家,因为父亲显得很老,以至于有的同学会傻乎平地叫“爷爷”;小玉也从不会在同学面前提起父亲的职业。  相似文献   

11.
亲亲的额吉     
额吉,是蒙古族人对母亲的称呼。第一次见她,她正站在门口。我大大方方地叫了一声:“妈妈!”她拉着我的手,眼睛眯成一条细细的缝:“叫额吉!”于是,我就叫她额吉。这一叫,就是十年。十年前,我和毕力格相爱了,但遭到他父亲的坚决反对。毕力格的父亲是地道的蒙古族人,希望自己的独子也能找个蒙古族姑娘。  相似文献   

12.
年过40的老妈依旧是美丽和妖娆的,她略施粉黛,穿戴时尚,一头栗色的卷发很随意地披在肩上.如果不说出真实年纪,谁都会以为她才年近30,怎能想到,她唯一的儿子也已经上高一了.老妈长有一张清秀的娃娃脸,除了保养有方,更是因为她有一颗年轻的心,乐观、从容的生活态度. 老妈最不喜欢我当着许多人的面叫她“老妈”,她说,听来就像叫“老老的妈妈”,让她伤心,她只允许我叫她“妈咪”,说这洋气;她也不允许老爸叫她“老婆”,说是感觉在叫“老老的婆婆”,她喜欢老爸叫她“爱人”或是“琳妹”.  相似文献   

13.
骄傲的光彩     
那年那个温暖的夏日,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她才36岁。下午,一位警官找到我父亲,请他允许医院用我母亲的大动脉管和眼角膜。我当时就震惊了,哭着跑进了房间。当时我只有14岁,怎么也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把我所爱的人拆开。但是,我的父亲却对他们说:“我同意。”“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她?”我向他尖叫着,“妈妈完整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她也应该完整地离开。”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位母亲写给初为人父的儿子的家信,看着他的兴奋和忙乱,她对他说:“孩子的降生使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但要真正成为一个新生命成长意义上的父亲,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体验。”  相似文献   

15.
爱的行动     
母亲下班回家,小女儿从屋里跑出来迎接, “妈咪、妈咪,让我告诉你今天发生的事。”听了几句之后,母亲便打断说其余的部分等会儿再说,她得煮晚饭了。电话在吃晚饭时响起,然后其他家人的  相似文献   

16.
一路上有你     
2020年8月,一名考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新生,选择骑行的方式,随同父亲北上千里报到,她的名字叫刘家文。“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人生的这段旅程,一路上与我们相伴的有很多的“你”。在刘家文的这段青春旅程中,与之相伴的是她的父亲。说到亲情,总会让我们想起《诗经》的那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相似文献   

17.
洪玉 《现代家教》2003,(9):13-13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改改。父亲接过来一看,说:“不行,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原来父亲和母亲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个美国朋友,我们都叫她戴比,是个儿科医生,也是一个很懂得教养孩子的母亲。一次,我们一起野餐,戴比的二女儿歇若,不知为了什么原因,同另一个孩子闹了起来。她先是找到戴比告状:“妈咪。安娜不让我玩跳绳。”戴比对她说:“亲爱的,去同安娜协商一下。”戴比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让孩子去与另一个孩子“协商一下”,这个说法我觉得挺新鲜。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2014,(25)
一 父亲去世三年后,你来到了我家. 50岁的母亲需要一个老伴儿. 你是一个老实人.见面时,你深知自己各方面都没有优势——房子小、工资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而且刚刚结婚的儿子一家还需要帮衬. 你诚恳地留母亲在家吃口便饭.没让她伸一下手,你就做了四菜一汤,尤其是那道南瓜煲肉丁,让母亲不忍释筷.临走时,你对我母亲说:“以后要是想吃了,就来.我家虽不宽裕,但招待个南瓜还是有的.” 母亲选择你,理由其实算得上自私——她服从并照顾了父亲大半辈子,她想做一回被照顾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大鹏 《家庭与家教》2005,(10):42-43
家庭不幸,少女渴望倾诉刘娟的家在南部县盘龙镇窑村,母亲名叫刘德华。因为刘家共育了6个女儿,所以刘德华被留在中招赘女婿上门以延续当地人十看重的“香火”。1986年1月,刘娟呱坠地,她的出生不但没有给母亲德华和父亲李雄德带来任何欢乐而成了他们思想上的包袱,她因此常无缘无故地遭受父亲的打骂。一次,幼小的刘娟唱着儿歌歪斜斜地去地里叫正在耕作的父亲家吃饭,出于好奇,她想帮父亲拿农具,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小动作居然招来了父亲的一顿黄荆棍暴打。还有一次,父亲和母亲正在做饭,刘娟不小心说错了话,结果父亲竟像发了疯一样用火钳打在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