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生命教育理论的提出,赋予了教育以关注生命、呵护生命的本质,也赋予了大学语文教学新的课程使命。从课程性质上看,大学语文以"文"为主的选本取向决定了课程教学要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审美鉴赏为主,并在审美中体会生命意识的张扬。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要侧重通过经典作品的分析和赏析,让学生成为审美对象,从而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发现生命之"真",感受生命之"善",使大学语文成为学生确立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的向导,并使教学对象的生命之"美"在知、情、意的融合中澄明。  相似文献   

2.
杨静  刘永飞 《考试周刊》2014,(16):167-168
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就是"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反映了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中国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命题。本文对"钱学森之问"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其蕴含的中国教育问题,最终提出了应对策略,对当前的中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活教育理论"是基于中国教育现实和陶行知对教育之社会功用与促进人的发展之功用的理解基础上建立的教育理论体系,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及促进教育功效的最优化配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我们可以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三方面吸取其教育思想之精华并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名师之名,建立在扎实的课堂教学的根基上,没有过硬的课堂教学能力,不可能成为名师。名师之名,也建立在对课堂教学背后的学习观念、学科内涵、教学规律的领悟和贯通上,没有高屋建瓴把握教学的能力,也不可能成为名师。郑少鸣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在2007年5月31日所作的展示活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专题论坛:让学生学会阅读"就体现了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在介绍"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新要求"和"江苏省对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指导意见"基础上,阐述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淮海工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由此进一步指出了普通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应坚持的共性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6.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以对现实人的本质的肯定,对儿童具有自主学习、发展、创造需要与潜能的肯定为前提和起点,构成了它的科学基石;以"不教",也即使学生养成自主全面发展,能够离开教者、超越教者,终身自学、创新实践的现代中国人为目的和价值,构成了它的核心理念;以"为了不教"之"教",也即科学、生动、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为方法和路径,构成了它的实践智慧;以教师自觉追求"教是为了不教",成为自我教育者和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善教者""教育家"为关键和保证,构成了它的主体精神。这四个方面科学内涵整体联系、辩证统一,由此使"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发展中原创的既富有哲学意蕴又充满实践智慧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期"创刊20年"的分享嘉宾是李铭老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与他相伴整整20年了。入职之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是他的"唯一之选":在教育教学中有了困惑,找杂志;研究课题缺材料,找杂志。如今,阅读杂志已经成为他的"专业动作",他也从一名心理兼职教师成长为心理教研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杂志也成为他所在的课题组推荐给团队成员学习的必备参考资料。他的成长经验是:系统的专业学习是一名教师保持持久的教学生命力、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优化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就业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水平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也就成为中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制约中职"双师型"师资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工作实践归纳并探讨了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教育已成为具有时代普适意义的教育范畴和前沿性思考,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开始向支持教学系统重构方向迁移,教学主体急切呼唤与之对应的教学形态出现。为此,以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O2O"价值论为理据来探讨高校教学"互联网+"智慧教育的变革,即教学系统的重构,从而促进我国智慧教育实践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目前正处在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学政治教育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成为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先行者,新的教育改革更加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更加注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提升,这就要求教育者发挥"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发展,针对学生所长开发其潜能,使之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解答疑惑,同时也被赋予了育人的职责。德育渗透,即从落实德育首位的要求出发,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中(包括校外,课内外),把德育内容与其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其他内容的教育教学时,结合进行德育。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使之成为一切活动及学生成长发展的动力和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越来越重视,"人生规划意识教育"也成为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任务。简单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中"人生规划意识教育"开展的现状,提出了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人生规划意识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董爱敏 《小学生》2013,(10):79-79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它不仅让学生更广泛地了解世界,了解生活,同时又能创设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能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淮南子中也说"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现代教育家斯宾塞也强调"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然而,有  相似文献   

14.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一个热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教育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今后的发展中,信息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会呈现出加快发展之势.显然,这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对教师自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快适应信息化教学也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必修课."信息化"是形成"信息化视野"的基点.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仅就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谈一点自己的感悟,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文化的栽体,具有人文性、思想性、美学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儒家思想(又称为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启思想之志、引美学之思、修语言之功的目标。取儒学之教育思想拓小学语文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儒学教育思想也是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我们在取儒学教育思想之精华的同时,新时代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素材,使语文教学价值、语文教学理念、语文教学方法、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了新的特质,也丰富拓展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融合成为新时代语文教学的指向针。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71):153-154
和谐教育凭借其以人为本、促成学生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而成为现代素质教育趋势与背景下重新回归到一线教学与教育研究领域之内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其自古希腊之雅典至当下,皆活跃在教育者的视野中,而具有悠久的发生历史与可观的预期实施效果。在此,据其教育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形式切入角度,面对目前非和谐教育不容忽视的现状,高中化学之"和谐教育"便具有了可被实地实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1978年,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开始了基于情境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战研究。她创建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及操作体系。并使之成为中国语文教学的一大流派。这项源自语文课堂并持续30年之久的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8.
韩愈说过:"师之,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指出,作为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新课程也提出,教学的中心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些都要求要培养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面对2011年国家出台的《新课标》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全面关注学生已经成为未来教育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审美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而且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了渗透审美教育的有效对策,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教学是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增强"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升教学效果、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的导向作用以及当前探索"纲要"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应有之义。本文就"纲要"课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意义和具体设计等问题进行探讨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