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板栗壳为原料提取棕色素,研究了不同的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及粗提棕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棕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为:75℃,条件下,用1%的N a O H提取2h,料液比为1:1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16.8%。棕色素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色素在碱性条件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在100℃范围内稳定性好,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持注射用前列腺素E1在常温储存条件下质量稳定 ,对不同工艺配方的产品进行破坏性试验研究 ,优选出合理的工艺配方 :产品在 40± 1℃ ,相对湿度 75 %的条件下存放 3个月后观察其鉴别项中的特异吸收峰为 2 78nm ,通过试验得出 ,加β 环糊精对主成分进行包合工艺能够使产品在常温储存条件下有效期内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几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作为培养原料,对袋料栽培单片黑木耳的最优培养基配方及其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的7个试验培养基配方中,以配方7为最佳,即玉米芯40%,稻草15%,棉杆30%,豆秸14%,石灰1%。在初期培养温度25℃,湿度60%,黑暗或弱光;中期培养温度20℃,湿度80%,光照30%-60%;后期培养温度25℃及20℃各12h,其湿度分别对应90%及95%,光照60%和100%,且加强氧气供给,早晚各通风换气30min的培养条件下,菌丝体30d满袋,10d出耳,且木耳量多、色深,一茬产量可达37.18g(干重),产出比(木耳干重除以栽培料干重)可达18.59%。  相似文献   

4.
碱法提取橙皮苷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设计正交试验,对碱浸酸析法提取柑橘皮中橙皮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L1(64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在70℃、pH11.5的碱液中浸提2小时,然后调整溶液pH值至4.5,温度60℃,该条件下橙皮苷得率为2.60%。  相似文献   

5.
以二年生橄榄实生容器苗(以薄膜袋育苗)为砧木,取霞溪本橄榄充实健壮的秋梢为接进行小苗嫁接试验,研究环境因素、嫁接时间、接选择与处理、砧木处理等对橄榄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月10日前后采用砧木留叶、二年生充实健壮的秋梢作接,并以100mg/L的NAA处理,在覆盖透光率50%遮阳网的小拱棚里进行嫁接。嫁接后40天内保持棚内温度20—25℃、相对湿度80—88%,之后拆除小拱棚,嫁接成活率和成苗率高且稳定,其分别可达90.5%和78%,橄榄实生容器苗于小塑料拱棚可控环境条件下进行嫁接是橄榄苗木生产上提高嫁接成活率及其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对碘盐在模拟烹调过程中碘损失进行了实验探究。分别在40℃、60℃、80℃、100℃的水浴中加热15min,碘损失约7%、24%、30%、38%;在沸水浴中分别加热10、20、30、60min,碘损失约4%、10%、24%、30%;分别加入白醋2、4、8d并在沸水浴中加热15min,碘损失约9%、16%、30%;分别加入动物油和植物油,在沸水浴中加热15min后,碘损失约95%、75%。在烹调过程中碘盐中碘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特定高温和强光逆境下番茄叶片中的环式电子传递(CEF)和线性电子传递(LEF)的光保护机制。创新点:通过引入电子抑制剂的方法系统分析了CEF和LEF对亚高温强光胁迫的响应。方法:将品种为"辽园多丽"的番茄幼苗(n=160)平均分成四组(表1):组1,于常温常光照25°C,500μmol/(m~2·s)条件下培养并作为对照;组2,叶片喷施蒸馏水并在亚高温强光35°C,1000μmol/(m~2·s)(HH)条件下培养;组3,HH条件下叶片喷施100μmol/L敌草隆(DCMU,CEF抑制剂);组4,HH条件下叶片喷施60μmol/L甲基紫精(MV,LEF抑制剂)。在处理5 d及恢复10 d期间,分别测定番茄幼苗叶片的光能吸收、激发能分配、光系统活性、类囊体膜完整性和ATP酶活性等指标。结论:CEF和LEF通过一定程度上改善叶片光能吸收及激发能分配,并且维持类囊体膜较高完整性和ATP酶活性,从而维持光系统活性并减少光抑制和光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8.
该实验对胡萝卜-苹果复合果汁(carrot-apple compound juice)进行了配方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胡萝卜-苹果复合果汁的最佳配方为:鲜榨苹果汁60%、鲜榨胡萝卜25%、柠檬酸0.2%、蔗糖8%,在12000 r/min均质条件下复合果汁稳定性最佳;胡萝卜-苹果复合果汁的最佳灭菌条件为80℃、20 min.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制有通便功能的芦荟胶囊,建立产品质量标准.方法 通过研究制剂成型性优化筛选富莱欣牌芦荟胶囊配方,设计生产工艺,评价产品稳定性、安全性以及通便功能.结果 确定芦荟胶囊所用芦荟冻干粉每天最佳用量折合芦荟(以干品计)约1.5 g/d,确定大豆膳食纤维最佳用量区间为90~100 mg/d,玉米淀粉最佳用量区间为1200~1400 mg/d,二氧化硅最佳添加量为3.8~4.1 mg/d.连续3批产品质量稳定,功效成分及理化指标在3个月(38±1)℃和相对湿度75%的环境中有很好的稳定性.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 该胶囊生产工艺可行,证明具有明显的通便功能,且各项质量指标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商洛学院学报》2015,(6):67-70
选用磷脂酶D作为工具酶,在异辛烷、正丁醇和水构成的微乳体系中,进行了蛋黄磷脂酰胆碱的精制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工艺条件为:卵磷脂浓度为0.24 g·m L(-1),卵磷脂与氯化胆碱质量比为7:1,加酶量为11.0 mg·m L(-1),卵磷脂与氯化胆碱质量比为7:1,加酶量为11.0 mg·m L(-1),反应温度为40℃,反应起始pH为4.0,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磷脂酰胆碱的转化率达84.5%。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基于2,2’-联咪唑(简计为H2biim)/磷钼酸具有质子导电性的有机-无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H6[(H2O)1.5(H2biim)2(CH3OH)]2[(H2biim)(CH3OH)2][PMO12O40]2·2CH3CN}n;简计为(1))掺杂氧化石墨烯的一个复合物(简计为1-GO1)。采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证实了合成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结构特征在1-GO1复合物中得以保留。在约98%湿度下,1-GO1在温度85℃~100℃范围内显示良好的导电性,其质子导电率达到1.88×10-3~8.8×10-3S cm-1。此外,在温度100℃,1-GO1在湿度35%~98%范围内的质子导电率达到0.89×10-3~8.8×10-3S cm-1。在同等条件下,1–GO1的质子导电性优于化合物1。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筋(BFRP)在混凝土环境中的耐碱性能进行了加速腐蚀试验研究.腐蚀试验环境包括3种,分别为自来水、盐水及室内空气环境,将包裹有混凝土保护层的BFPR筋试件分别放置在上述3种环境中,试验同时采用碱溶液直接浸泡BFRP筋作为对比,对直接碱溶液浸泡环境与混凝土包裹环境之间的加速系数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60℃的高温进行加速.试验结果表明:自来水和盐水浸泡对于包裹有混凝土的BFRP筋试件没有明显差异.分析认为,与混凝土内部高碱性的孔隙溶液接触是BFRP筋退化的主要原因,当经受高温和高湿环境共同作用时,混凝土环境中BFRP筋的退化将明显加速;BFRP筋的退化速率在初期较快,随着龄期的增长,退化速率降低.基于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对于所采用的BFRP筋,60℃饱和吸湿混凝土环境下,BFRP筋2.18 a的退化程度与60℃碱溶液直接浸泡环境下1 a的退化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13.
选择观赏性好的红掌、鹅掌柴、大花惠兰、绿萝4种小型观赏植物,探索每种植物水生根形成和生长的适宜温度、湿度、基质、催根剂等条件,结果表明:几种观赏植物的适宜催根温度为18 ~ 28℃,湿度为60%~ 90%,基质用珍珠岩或按照m(珍珠岩)∶m(蛭石)=1∶1的比例混合,催根剂为生根粉,则可成功地实现4种小型观赏植物的水生诱变.  相似文献   

14.
以二甲基硅油(500mm^2/s)为主要原料,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60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831为复配乳化剂,采用转相乳化法,探究了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乳化剂配比、硅油用量等因素对硅油乳液性能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硅油用量为10%(相对乳液总量),乳化剂配比为span-60:1831=0.47:0.53,乳化剂用量为5%(相对乳液总量),乳化温度为90℃,乳化时间为60min.此条件下制得的硅油乳液外观均匀、细腻、无颗粒,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人工合成甜菊糖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测定人工合成甜味剂甜菊糖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C18柱为分离柱,流动相为20 mmol/L硫酸铵缓冲溶液(pH4.4)-乙腈(体积比为60∶40),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整个分离过程在15 min内完成.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5%~9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主要目的是对锌布片制剂的稳定性进行实质考察。按照新药审(西药)常用制剂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表规定,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考察方法进行考察。供试品通过对强光、高温、高湿、加速试验、室温放置等一系列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本产品对光、湿、热稳定,测试方法可行,结果可靠,符合所定质量标准。同时根据稳定性考察结果,经有效期统计分析,初步确定本产品的有效期为3年以上(3年)。  相似文献   

17.
细胞融合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细胞工程技术,本研究以鸡红细胞为材料,以PEG(Mw=4000)为诱导剂,研究不同的PEG体积分数(0%、25%、50%、75%、100%),不同的融合时间(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不同的融合温度(20℃、30℃、35℃、38℃、40℃)对鸡红细胞融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PEG的体积分数为50%,融合时间为15 min,温度为38℃时融合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α-溴代富马酸二甲酯(α—BrDMF)的合成分为两步:以冰乙酸为溶剂,富马酸二甲酯(DMF)与溴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生成富马酸二甲酯二溴化物(α—BrDMF);d—BrDMF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除反应可得α—BrDMF。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加成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当DMF与溴的摩尔比为1:1.1,在4℃下反应10h,产率为70.6%。消除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物料摩尔比为1:1,在60℃下反应2.5h,可得灰白色固体α—BrDMF。皮肤过敏性测试表明α—BrDMF无明显致敏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金银花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其GC/MS的分析方法,通过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建立了金银花的GC/MS指纹图谱,并利用该指纹图谱比较了两个不同产地金银花的质量情况.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实验条件是:毛细管柱为Rtx(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50℃;程序升温为60℃至150℃(5℃/min),150℃至250℃(8℃/min);60℃以后停3min,150℃以后停8min,250℃以后停5min,E1源温度200℃,离子源接口温度250℃.结果表明,金银花挥发油的提取率随地区的不同而不同,采用GC/MS法控制药材的指纹图谱,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金银花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